西湖杂咏·秋

西湖杂咏·秋朗读

疏林红叶,芙蓉将谢,天然妆点秋屏列。

断霞遮,夕阳斜,山腰闪出闲亭榭。

分付画船且慢者。歌,休唱彻;诗,乘兴写。

译文

深秋来了,落木萧萧,原先茂密的树林看上去变得稀疏了。但是,那山上的红叶,还有那即将谢去的芙蓉,这时却格外惹人喜爱。周围的群山,造化成了秋天的屏障,一重一重,千姿百态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晚霞被遮断,夕阳斜照在山坡上,山腰间又忽然显露出悠悠然的令人神往的亭榭。

啊,多么美好的景色呵!画船上的艄公,请你慢慢的划,让我再看看。唱歌的,请继续唱,不要停下来。写诗的,请乘着自己兴致,尽情的写吧,千万不要停笔。

注释

秋屏:秋天的屏障。

亭榭:亭阁台榭。

分付:嘱咐;命令。

  这首写西湖秋景的小令,一开始渲染深秋景色,稀疏树林,被秋霜染红的枫叶,将要凋谢的木芙蓉。但是,作者要强调的,不是这萧瑟的景象,而是天然装点成的秋天特有的重重叠叠的山峦的可爱。深秋时节,有的树木虽然落叶,而不落叶的树木依然翠绿,加上经霜的红叶,那秋山被点缀得何等斑斓,因而使人没有丝毫伤感。接着写晚霞映在山坡上,写山腰间蓦然露出的亭榭,晚霞前用一个“断”字,亭榭前用一个“闪”字,这都使自然界的景象机趣盎然,活灵活现,令人感到仪态万方,千姿百态。在亭榭闪出后,又用一个“闲”字。一“闪”一“闲”,既蓦然,又悠然,想象丰富,意境悠远。作者薛昂夫是维吾尔族诗人,对汉文化造诣颇深。当时的评论者称“其诗词新严飘逸”(王德渊《薛昂夫诗集序》),就这首小令而言,也可见他的文字功夫非同一般。

薛昂夫

薛昂夫(1267—1359) 元代散曲家。回鹘(即今维吾尔族)人。原名薛超吾,以第一字为姓。先世内迁,居怀孟路(治所在今河南沁阳)。祖、父皆封覃国公。汉姓为马,又字九皋,故亦称马昂夫、马九皋。据赵孟頫《薛昂夫诗集序》(《松雪斋文集》),他曾执弟子礼于刘辰翁(1234~1297)门下,约可推知他生年约在元初至元年间。历官江西省令史,佥典瑞院事、太平路总管、衢州路总管等职。薛昂夫善篆书,有诗名,诗集已佚。诗作存于《皇元风雅后集》、《元诗选》等集中。 ...

薛昂夫朗读
()

相关作品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

星会黄姑夕,天回白帝秋。明河初左界,大火渐西流。

晚景逢多故,寒心集百忧。山林莽寥落,何处觅丹丘。

()

苍烟枯木共荒寒,篱落堤湾汹涨湍。

归路宛然归未得,闲将李叟画图看。

()

四时咸一德。

五气或同论。

犹吹凤凰管。

尚对梧桐园。

器圜居士厚。

位总配神尊。

始知今奏乐。

还用我云门。

()

叨开制府国西陲,听说悬弧已自悲。晚得一城如斗大,可云千骑上头宜。

交同矍圃三差在,迹似湘峰九尽疑。地远青山无捷径,天寒白雪有连枝。

洪崖画迹开元代,梁苑罍樽武帝时。万里并将棠棣颂,百年先废蓼莪诗。

夜听风雨床难接,春勒池塘草更迟。五短久应输散骑,二难端合避僧弥。

清朝尚玺强增秩,醉客将军谬保持。

所愿赐绯行简并,宁容剪白表微嗤。雄心老骥羞人问,小技雕虫懒众知。

今是昨非孤抱合,宦情文思一时衰。

长怜北海如流语,未信平原柰乐词。家有鉴湖那用乞,车还下泽不言疲。

由来损益多深味,学易年今尚可追。

()

筇杖芒鞋上小蓬,半篙春水饱帆风。

两关三寺山无数,藏在蒙蒙烟雨中。

()

睡觉寒炉酒半消,客情乡梦两遥遥。

无人为我磨心剑,割断愁肠一寸苗。

()

天与幽人候,寤言矢勿谖。浅深河汉影,明灭斗星痕。

嚣落孤存伴,澄馀别有根。阳春留郢调,炉火问寒温。

()

画了梧枝又竹枝,绿阴如水墨淋漓。信人捲去糊窗壁,雨雨风风总不如。

()

誓师屠六郡,登城望九嵏。山沈黄雾里,地尽黑云中。

霜戈曜垄日,哀笳断塞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