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朗读

篱落岁云暮,数枝聊自芳。

雪裁纤蕊密,金拆小苞香。

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霜。

春丛莫轻薄,彼此有行藏。

译文

一年将近在篱笆边,几枝菊暂且开得欢。

白雪裁剪出细蕊密,金蕾开放香气连连。

千年曾为贫士之酒,一生都被霜雪摧残。

春日花丛不要轻薄,彼此行止都是天然。

注释

岁云暮:即岁暮。一年将近时。

纤蕊:纤细的花蕊。

白衣:犹布衣,古未仕者著白衣。

青女霜:青女,神话中霜雪之神。

轻薄:轻浮刻薄,不厚道。

行藏:谓出仕即行其所学之道,或者退隐藏道以待时机。后因以“行藏”指出处或行止。

菊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无法考证,但据诗意可知作于秋日菊花盛放之时。作者生活在动乱迭起的晚唐时代,久受压抑,其所作之诗,多讽刺现实或官僚集团,这首诗即是借咏物而刺世之作。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60-161

  一年精近,本已是万木凋落,百花残尽之时,作者想不到篱笆旁边那枝枝菊花开放了,“几朵依稀散晚香”,这“数枝”花为冷漠的秋季增添了艳丽的色彩。这就是诗的开头两句所叙述的内容。作者接着描写道:这两句是说:白色的菊花像白雪剪裁而成,那密密的花蕊纤细柔软,金色的菊花,花蕾刚刚绽开,清香才流溢出来。作者抓住菊花的色彩,运用生动的语言,细腻地予以刻画。菊花,黄白相间,艳丽多姿,也算是大自然的宠儿。可是“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霜”,它也是历尽了人间的沧桑。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去后,以一介贫士的身份退隐田园,每日里种菊南山,酣歌纵酒,(尤爱菊花酒)虽酒债处处,但精神却得到了超脱。“千载”句便暗指此事。这两句诗表面上写菊花,实地里却是作者自身的慨叹。据史载,作者因恃才傲物,多所讥讽,以故为公卿所恶,曾十上不中。故其思想情绪借诗人表达出来。

  这两句是说:春天的花草你没有必要因为开在春光里就沾沾自喜,似乎了不得,从而轻浮刻薄,其实呀,你开在春天,我作为菊花开在秋天,都是天定的,并不是自然厚爱你而薄待我,大家彼此都差不多。言外之意则是:“你们那些官运亨通的人不要瞧不起这个‘白衣’人。你们为官固然饭好,可是自古是‘伴君如伴虎’,每天你们难道不是‘战战惊惊,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吗?我作为一个‘白衣’,虽说手中没有生杀予夺之权,可是我生活得自由、坦然。可见,我们‘彼此有行藏’啊!”在警告春花不要自我狂妄而轻视白菊的同时,严肃地指出群花应各自尊重本来的生长规律和特定禀性。

  此诗以轻巧从容见长,它吐语隽永有致,意蕴却深邃绵厚。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罗隐朗读
()

相关作品

光阴迅流矢,富贵等浮沤。昨日少年今白首,华构咫尺归荒丘。

人生贵适意,栖栖欲何求?肘印累累大如斗,不及介春堂上一杯酒。

可以消百虑,可以介眉寿。况有苍鸾白鹤翔坐隅,琼树照耀青芙渠。

洞庭云璈奏和响,双成玉佩鸣清虚。玉仙人,真吾侣,便须日日陪尊俎。

尽把西湖酿春酒,三万六千从此数。

()

树头鸦舅鸣,农人起耘苗。问之何尔忙,良田莠骄骄。

去年耘较迟,草蔓全力寡。稂莠非不除,卒以害吾稼。

吾闻农人语,猛省天下事。养虎当害人,玩寇亦如此。

()

堂堂天上张公子,龙剑分光自斗牛。海上忽归槎万里,云间未放月中秋。

才为汉殿无双手,恩到闽山第一州。亦有人言识仙骨,只看何日议封留。

()

暑雨将云变态多,冲泥得得此经过。花因信宿分荣落,人亦更番互啸歌。

空槛坐来移酒榼,小舟撑出晒渔蓑。烟波别后应相忆,祗恐尘埃负薜萝。

()

高士多异标,骅骝隐奇骨。拙匠昧玄理,纷纷写毛发。

曹霸画马权奇高,裴公之面飘三毛。始知能事贵得意,耻与形相论纤毫。

燕山叶子心目灵,少年刻意工丹青。闭门解衣日盘礴,兴起落笔通幽冥。

我谒南曹大司马,五岳峥嵘走堂下。烟霞㸌目不敢前,熟视乃知是君写。

一谪潇湘今几秋,思君不见增烦忧。绝怜山水最奇处,苦乏妙笔移沧洲。

覆釜峰,湘江水,世传蓬壶无乃是。我有长绡寄向君,烦君写入茅庐里,欲访形容问吾子。

()

久厌城居适野情,搘筇蹑屐傍山行。

人间多少险巇路,纵是天平还不平。

()

曾联金辔赏春风,花里风前酒面红。行乐昔年君我醉,诗觞何日我君同。

一声啼鸟青春晚,几树残红野寺空。相忆情怀正萧索,半山夕日水声东。

()

蕊馆何年记旧封,宴亭此日驻凭熊。

佛螺近作临窗岫,仙驭遥添拂衽风。

谈树憩棠交结荫,飞翚贺雀并翻空。

使君邀胜留千骑,可在秦楼更向东。

()

寒食初过一百五,陌上风轻敛微雨。

宫花铺绣浅深红,蜀柳垂丝千万缕。

都人士女趁时节,郡圃山樊乐樽俎。

肯教容易度春光,来日清明更妍煦。

()

文字先生饮,?谓刘执中。

?江山清献游。

典刑传父老,樽俎继风流。

度岭逢梅雨,还家指麦秋。

自惭鸿雁侣,争集稻粱洲。

野阔横双练,城坚耸百楼。

行看凤尾诏,却下虎头州。

君意已吴越,我行无去留。

归途应食粥,乞米使君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