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春芳·红杏了

占春芳·红杏了朗读

红杏了,夭桃尽,独自占春芳。不比人间兰麝,自然透骨生香。

对酒莫相忘。似佳人、兼合明光。只忧长笛吹花落,除是宁王。

译文

红杏花开过了,娇艳的桃花凋谢了,梨花独自暮春开放,兰草麝香怎能和梨花相比呢?梨花的香气自然飘来深深的像从骨子里沁出。

饮酒赏花,忆起这酒似歌妓“佳人”的姿色,兼有荼蘼花般的香艳,梨花啊!不要因时令之笛吹落;否则,担心的便是开国受命之宁王。

注释

占春芳:词牌名。《万树词律》卷四注云:“此体他无作者,想因第三句为题名。”《词式》卷二:“苏轼咏杏花,制此调。”

红杏了:红杏花开过了。

夭桃尽:娇艳的桃花凋谢了。

兰麝(shè):兰草与麝香,即大自然生成的兰草香和人工制成的麝香。

透骨:从骨子里沁出,极言深刻。兼合明光:占尽酒和花般的酴醾的香艳。以颜色似之,故名。

参考资料:

1、王水照 王宜瑷.苏轼诗词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22-123

2、王水照 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89

占春芳·红杏了创作背景

  这首《占春芳》,约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三月末到四月初因乌台诗案谪居黄州时。

参考资料:

1、孔凡礼 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229-230

  与咏梅花、咏海棠一样,苏轼以梨花自况,袒露他贬居黄州后心胸仍像洁白梨花那种旷达情怀。

  上片,以反衬手法,从视角上写梨花的品格。“红杏了,夭桃尽,独自占春芳。”开头三句,以“红杏”开过了,“夭桃”谢“尽”了来衬托梨花盛开状态,交代梨花独放的暮春季节。“独”字一用,宛有万花皆离我独笑的孤姿;“占春芳”再无他花,只有此花独为大地占尽春芳,显示高洁。以红衬白,个性鲜明。“不比人间兰麝,自然透骨生香”,从嗅觉上和心态上,以反衬之笔,写梨花的自然清香和沁人脾的魅力。兰草与麝香本是花中之王和香中之首,在此与梨花相比,自然逊色多了。但他并未贬低兰麝。然而,作者巧妙地指出:兰麝怎能和“自然透骨生香”的梨花相比,进一步突出了梨花的名贵地位和观赏价值。这为下片写人埋下了隐示性的一笔。

  下片,运用了正喻手法,写包括作者在内的游黄州、武昌的友人梨花般的品格。“对酒莫相忘,似佳人、兼合明光”,突出他们饮酒赏花,酒花香醉的谐谑情景。“对酒莫相忘”为领颔句,领取串连下文。喝上了酒,就会忆起这酒似歌妓“佳人”的姿色;还兼有或占尽那似酒似花的、“无花香自远”的“明光”酴醾的韵味。酒、佳人与酴醾的联系是从白色与麝香般的气味为媒体的。紧接着两句点题:“只忧长笛吹花落,除了宁王。”由上的写物而隐喻到写人,让人留恋的红杏、夭桃最后凋谢了,但最担心的是梨花,不要因时令之笛吹落;否则,担心的便是开国受命之宁王。很显然,作者以此隐寓着贤明的神宗,能否像宁王那样,不要吹落他这“梨花”。

  全词笔法奇特,博喻成堆。先是以“红杏”、“夭桃”红色和凋谢反喻梨之白花和盛貌;继而以兰麝的兰黑色和沉香来正喻梨花般的白花和透骨的本质;再以上片的花物来喻隐下片的人事;下片又以酴醾般的酒、花与忆想中的“佳人”相喻,且三者融为一体,互得益彰。最后,借花抒发花与宁王息息相关的命运,来影射宋朝皇帝是否爱惜孤洁梨花般的贬臣东坡;何况苏东坡早是“酴酴醾不争春,寂寞开最晚”的齐安花了。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苏轼朗读
()

相关作品

尘坌障双眼,闭门息交游。圣经断金义,当从古人求。

清尊洗风月,非可与妇谋。据梧不成寐,帘影灯幽幽。

()

竹牖茅檐屋数间,不贪杯酒不游山。征租纳罢秋田熟,未必天童似我闲。

()

夜雪腊前冻,朝阳春后苏。

人怜疏蕊瘦,花笑病翁臞。

露白能多少?寻春似有无。

诗催全不力,煮水换铜壶。

()

残暑偏能著此翁,吹襟剩喜得西风。

露滋小径兰苕冷,月射高梁燕户空。

衰病呻吟真一洗,醉歌跌宕与谁同?从今日日增幽兴,水际先丹数叶枫。

()

精灵原不死,三尺剩琴材。天地红羊劫,江山白雁哀。

孤臣余涕泪,故国久蒿莱。好和竹如意,冬青无数开。

()

镌章琢句寻常事,激烈心情约可怜。

今日词臣须颇牧,古来蒙士出幽燕。

杨家忠义存三疏,孙相威名在九边。

莫借文章追往哲,要凭肝胆报皇天。

()

秋晚翠娟娟,寒条经雨边。断云藏半树,归鸟没孤烟。

筱弱梢梢重,藤轻叶叶便。上方夕磬早,亭午落清喧。

()

曹操亡年德剧衰,孙权晚节乱如丝。豫州幸自无颇辟,亦为区区怒费诗。

()

一上高斋忆谢公,云间江柳有无中。诗家政有都官宅,肠断荒山落叶风。

()

鸣玉锵锵翠满阑,济川佳致此时看。春风不厌儿孙长,劲节尤宜霜雪寒。

栖凤每留千岁实,掣鳌还付八冥竿。高楼取就西山外,谁玩当年傲吏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