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中好·谁道阴山行路难

于中好·谁道阴山行路难朗读

谁道阴山行路难。风毛雨血万人欢。松梢露点沾鹰绁,芦叶溪深没马鞍。

依树歇,映林看。黄羊高宴簇金盘。萧萧一夕霜风紧,却拥貂裘怨早寒。

译文

是谁说阴山之路无法行走呢?大规模狩猎时禽兽毛血纷飞万人庆祝。松树梢上的露珠沾湿了拴鹰的绳索,芦苇深的都没过了马鞍。

靠着树休息,映衬着林子看着。众人围着用黄羊庆祝。霜风吹着,晚上都是寒冷的,拥有用貂的毛皮制作的衣服却怨着冬天来的比较早。

注释

于中好: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押平声韵。也是曲牌名。南曲仙吕宫、北曲大石调都有。字句格律都与词牌相同。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南曲列为“引子”,多用于传奇剧的结尾处。

风毛雨血:指大规模狩猎时禽兽毛血纷飞的情景。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谁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

鹰绁(xiè):拴鹰的绳索。

马鞍(ān):马具之一,一种用包着皮革的木框做成的座位,内塞软物,形状做成适合骑者臀部,前后均凸起。。

黄羊:一种野羊。

簇(cù):众人围聚。

貂裘(diāo qiú):用貂的毛皮制作的衣服。

参考资料:

1、(清)纳兰性德著,纳兰词注,岳麓书社,2005.1,第124页

于中好·谁道阴山行路难创作背景

  康熙十七年九月(公元1678年),康熙巡行至遵化及景忠山,词人亲自陪同,这首《于中好》就是词人在狩猎途中所写的。

参考资料:

1、闵泽平编著,纳兰词全集 汇编汇评汇校,崇文书局,2012.03,第81页

2、(清)纳兰性德著;田萍注解,纳兰词全集鉴赏,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04,第295页

  上片描绘塞上自然风光,前二句说阴山道上并非“行路难”,而是别有一番情趣滋味。显然这是仿李白的《上皇西巡南京歌》:“谁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接着二句写塞上特异的风光,进一步烘托了这种特殊环境下的体会。

  下片写行旅中的生活情景,前二句描绘途中的休憩和欢宴,后二句转而描述了异域的风俗异味,此中的“怨早寒”并非真的哀怨,而是表达了一种惊异的心理感受。

  这首词气势豪迈,格调激越,细致生动地描摹了塞上风光。通过对狩猎途中所遇到的事物的细致描写以及射猎后的宴饮场面和特有的塞外风情和惊奇的感受的描写,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豪迈之情。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纳兰性德朗读
()

相关作品

知稼堂中一味闲,卷帘终日卧看山。

虽无微禄供贫病,幸有新诗伴往还。

()

秋到家山冷不知,但惊风露入新诗。低头欲拜无东野,满耳惟闻说项斯。

骨格昂藏云鹤瘦,吟哦凄断雪猿悲。文章已得真消息,三十科名未是迟。

()

银月凄凉,绮霞明灭,秋色如此。露满清襟,风生衰鬓,夜已三更矣。寻思往事,千头万绪,回首诮如梦里。指烟霄,不如归去,不知今夕何夕。鹑衣百结,膱脂垢腻,犹是小蛮针指。对酒逢诗,高吟大笑,四海今谁似。荷亭竹阁,共风同月,此会今生能几。君须记,去来聚散,只□底是。

()

我昔闻关中,水深土平旷。泾渭贯其间,沃壤谁与抗。

桑麻郁千里,黍林高一丈。潼华临黄河,古出名将相。

沦陷七十年,北首增惨怆。犹期垂老眼,一睹天下壮。

()

紫极龙飞冀北春,石潭犹自守鲛人。风云气薄山河迥,闾阖睛开日月新。

三辅看天常五色,万年卜世自中宸。同游不少扳鳞志,独有波臣愧此身。

()

一岁忧兵四阅时,偷生不恨隙驹驰。

如何南纪持竿手,却把西州破贼旗。

傥有青油盛快士,何妨画戟入新诗。

因君调我还增气,男子平生政要奇。

()

送远临河涘,苍苍夕景微。云山望不极,书札到应稀。

碛暗风沙起,春长旅雁归。秦关百二阻,何处换征衣。

()

此山多灵异,峻岨实非恒。洑流自洄纠,激濑视奔腾。

悬崖抱奇崛,绝壁驾崚嶒。硣碌上争险,岞崿下相崩。

百年积死树,千尺挂寒藤。诡怪终不测,回沈意难登。

愿欲书闻见,聊以寄亲朋。

()

郡阁春深种合欢,将雏一曲动双弹。褰帷此日惊骑竹,洒泪何人说梦兰。

楚璧自含明月堕,隋珠空抱夜光寒。况逢嬴博分符地,片石嶕峣不忍看。

()

我行其野,春日迟迟。

有苑者柳,在水之湄。

有鸣仓庚,岂曰不时。

求其友声,颉之颃之。

嗟我怀人,何日忘之。

六日不檐,方何为期。

期逝不至,我心西悲。

跂予望之,其室则迩。

一者之来,我心则喜。

我之怀矣,升彼虚矣。

爱而不见,云何吁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