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中好·别绪如丝梦不成

于中好·别绪如丝梦不成朗读

别绪如丝梦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

书郑重,恨分明,天将愁味酿多情。起来呵手封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

译文

别后的相思之情绵绵不绝,如丝般纷乱,让他辗转反侧,不能入睡。更何况好不容易入睡后,竟然还梦到了家乡,使人越发感伤。起来倾听那边塞半夜的雨声,却回忆起在家中小楼上我们挑灯夜话的情景。

认真地书写,对你的思念格外分明,天生的多愁善感使自己变得多情。起身用嘴中的热气暖手,将家书封好,偏偏看到“鸳鸯”二字时,心痛又被触动,手又僵了起来。

注释

于中好:即《鹧鸪天》,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上阕第三四句、下阕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对仗。也是曲牌名。

如丝:形容绵绵不绝。

孤枕:独眠。边城:临近边界的城市。

紫塞:边塞.长城。

红楼:指绘有艳丽彩画的楼阁。这里代指家中的楼阁。

“天将”句:事实是多情酿愁味。倒转其辞,益见愁浓,亦合平仄。

呵手:用嘴中热气暖手。封题:物品封装妥当后,在封口处题签,特指在书札的封口上签押,引申为书札的代称。

鸳鸯(yuān yāng):伴侣、情侣的意象。冰:此谓冰结,手僵不能动,意为触动心病,伤感之至。

参考资料:

1、(清)纳兰性德著.孙红颖解译,纳兰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2:第129页

于中好·别绪如丝梦不成创作背景

  词或作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秋月,纳兰去梭龙勘察,塞上怀远,心念闺中妻子而作。

参考资料:

1、闵泽平编著.纳兰词全集 汇编汇评汇校:崇文书局,2012.03:第141页

  上片写词人对家人的怀念。首句“别绪如丝睡不成”,情意坦诚,多情公子这时正在塞上,分离后的思念令他辗转反侧,无法入眠,而“那堪孤枕梦边城”一句就更进一步地表明了纳兰的愁思之深。一般说来,“梦边城”应当解释为“梦见边城”,可是联系上下文,应该解释成“梦于边城”。孤枕难眠,所以纳兰索性披衣起床,去倾听那夜半塞外的冷雨声。但邢夜雨声就像伤心人拨弄琴瑟的弦声,悲凄彻骨,每一声都敲打着纳兰那颗满是悲愁的心,也更加引发了他的思念,令他不由想起了家里的妻子,心想这时的她会不会也正在想念着自己。

  下片从书信落笔,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相思情怀。这时的思念之情好像春天的杂草似的,疯狂生长,所以纳兰拿起了笔,铺开纸笺,写下了一首抒发自己离愁别绪的书信寄给妻子。词中的“书郑重,恨分明”显得语义不清,令人疑惑,谁又能明白当时的纳兰要表达什么意思。“天将愁味酿多情”一句将纳兰的思念和悲愁推向高潮,意思是说:就连上天都在用滴滴答答的绵密雨声来酝酿自己的悲苦。这个“酿”字,可谓是全词的词眼。“偏到鸳鸯两字冰”意为一想到我们天各一方,相见遥遥,又不禁彻骨寒心了。塞外苦寒,纳兰好不容易写完信,呵着冰冷的双手粘好了信封,在为信封签押时,笔尖却被冻住了,四周一片冰冷的寒意。情深意重笔轻,落下“鸳鸯”二字时,心中更凄楚。从“天将愁味酿多情”、“偏到鸳鸯两字冰”来看,颇含悠然不尽之意,“鸳鸯两字冰”,化虚为实,深刻地表达了相思的愁苦。

  全词对爱侣的萦思写得回环婉曲,意韵别生。“偏到鸳鸯两字冰”的描画,意味悠长,既渲染出边塞的严寒景象,也折射出心中的清冷景况,亦摹写出这份苦寒对恩爱伴侣儿女情长的阻隔,多重意蕴缭绕字里行间,情韵悠远。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纳兰性德朗读
()

相关作品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

七月垂杨绿尚匀,新秋爽气胜新春。寒蝉白鹭清如许,人面宫腰瘦几分。

天涯路,十由旬。登山临水送行人。西风吹醒黄粱梦,饱吃西瓜坐树根。

()

乱山偪孤霤,急吐吞九八。峰峰雨助瀑,洗石如刀刮。

石皮皴剥骨,流刀犹自刷。万千百丈石,激落声裂

()
<p>全吴临巨溟,百里到沪渎。海物竞骈罗,水怪争渗漉。</p><p>狂蜃吐其气,千寻勃然蹙。一刷半天墨,架为欹危屋。</p><p>怒鲸瞪相向,吹浪山毂毂。倏忽腥杳冥,须臾坼崖谷。</p><p>帝命有严程,慈物敢潜伏。嘘之为玄云,弥亘千万幅。</p><p>直拔倚天剑,又建横海纛。化之为暴雨,潈潈射平陆。</p><p>如将月窟写,似把天河扑。著树胜戟支,中人过箭镞。</p><p>龙光倏闪照,虬角搊琤触。此时一千里,平下天台瀑。</p><p>雷公恣其志,ze磹裂电目。蹋破霹雳车,折却三四辐。</p><p>雨工避罪者,必在蚊睫宿。狂发铿訇音,不得懈怠僇.</p><p>顷刻势稍止,尚自倾蔌蔌。不敢履洿处,恐蹋烂地轴。</p><p>自尔凡十日,茫然晦林麓。只是遇滂沱,少曾逢霢霂。</p><p>伊余之廨宇,古制拙卜筑。颓檐倒菌黄,破砌顽莎绿。</p><p>只有方丈居,其中蹐且跼.朽处或似醉,漏时又如沃。</p><p>阶前平泛滥,墙下起趢趚.唯堪著笞笠,复可乘艒宿。</p><p>鸡犬并淋漓,儿童但咿噢。勃勃生湿气,人人牢于锔。</p><p>须眉渍将断,肝膈蒸欲熟。当庭死兰芷,四垣盛薋菉。</p><p>解帙展断书,拂床安坏椟。跳梁老蛙黾,直向床前浴。</p><p>蹲前但相聒,似把白丁辱。空厨方欲炊,渍米未离bL.</p><p>薪蒸湿不著,白昼须然烛。污莱既已泞,买鱼不获鮛.</p><p>竟未成麦饘,安能得粱肉。更有陆先生,荒林抱穷蹙。</p><p>坏宅四五舍,病筱三两束。盖檐低碍首,藓地滑澾足。</p><p>注欲透承尘,湿难庇厨簏。低摧在圭窦,索漠抛偏裻.</p><p>手指既已胼,肌肤亦将瘯。一苞势欲陊,将撑乏寸木。</p><p>尽日欠束薪,经时无寸粟。eA蝓将入甑,蟚蜞已临鍑。</p><p>娇儿未十岁,枵然自啼哭。一钱买粔籹,数里走病仆。</p><p>破碎旧鹤笼,狼藉晚蚕蔟。千卷素书外,此外无馀蓄。</p><p>著处纻衣裂,戴次纱帽醭。恶阴潜过午,未及烹葵菽。</p><p>吴中铜臭户,七万沸如臛.啬止甘蟹ee,侈唯僭车服。</p><p>皆希尉吏旨,尽怕里胥录。低眉事庸奴,开颜纳金玉。</p><p>唯到陆先生,不能分一斛。先生之志气,薄汉如鸿鹄。</p><p>遇善必擎跽,见才辄驰逐。廉不受一芥,其馀安可黩。</p><p>如何乡里辈,见之乃猬缩。粤予苦心者,师仰但踖踧.</p><p>受易既可注,请玄又堪卜。百家皆搜荡,六艺尽翻覆。</p><p>似馁见太牢,如迷遇华烛。半年得酬唱,一日屡往复。</p><p>三秀间稂莠,九成杂巴濮。奔命既不暇,乞降但相续。</p><p>吟诗口吻噅,把笔指节瘃。君才既不穷,吾道由是笃。</p><p>所益谅弘多,厥交过亲族。相逢似丹漆,相望如脁肭。</p><p>论业敢并驱,量分合继躅。相违始两日,忡忡想华缛。</p><p>出门泥漫漶,恨无直辕輂.十钱赁一轮,逢上鸣斛觫。</p><p>赤脚枕书帙,访予穿
()

径草齐腰人迹稀,凌晨忽有叩柴扉。

远携吾子出疆贽,来看先生杜德机。

许燕颔侯行且验,评鸢肩夭是耶非。

惜无斗酒堪浇汝,一曲劳歌赠北归。

()

侠客佩吴钩,翩翩控紫骝。挥鞭度辽水,拟斩月支头。

朔气三河冷,边风九月秋。国仇吾欲雪,非为觅封侯。

()

山川陪祭祀,引望见江云。月到今宵好,秋从此日分。

声驰黄鸟咏,梦绕白鸥群。谩忆岩头桂,无由折赠君。

()

南岳高僧开道场,阳羡贡茶传四方。蛇衔事载《风土记》,客寄手题春雨香。

故人惠泉龙虎蹙,吾兄紫笋鸿雁行。安得茅斋傍青壁,松风石鼎夜联床。

()

南昌假传欲上书,孺子乃复辞聘车。

东都已颠不可救,莽篡未露犹枝梧。

福为市卒终潜吴,稚乃悬榻太守居。

吁哉迹异心不殊,出处语默如是天。

()

山舍初成病乍轻,杖藜巾褐称闲情。炉开小火深回暖,
沟引新流几曲声。暂约彭涓安朽质,终期宗远问无生。
谁能役役尘中累,贪合鱼龙构强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