啰唝曲·那年离别日

啰唝曲·那年离别日朗读

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

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

  据晚唐范摅《云溪友议》记述,刘采春是中唐时的一位女伶,擅长演唐代流行的参军戏。元稹曾有一首《赠刘采春》诗,赞美她“言词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徊秀媚多”,“选词能唱《望夫歌》”。《望夫歌》就是《啰唝曲》。方以智《通雅》卷二十九《乐曲》云:“啰唝犹来罗。”“来罗”有盼望远行人回来之意。据说,“采春一唱是曲,闺妇、行人莫不涟泣”,可见当时此曲歌唱和流行的情况。

  《全唐诗》录《啰唝曲六首》,以刘采春为作者。此曲在佳作如林的唐代诗坛上赢得了诗评家的推重。管世铭在《读雪山房唐诗钞》中说:“司空曙之‘知有前期在’、金昌绪之‘打起黄莺儿’……刘采春所歌之‘不喜秦淮水’、盖嘉运所进之‘北斗七星高’,或天真烂漫,或寄意深微,虽使王维、李白为之,未能远过。”潘德舆在《养一斋诗话》中更称此曲为“天下之奇作”。这类当时民间流行的小唱,在文人诗篇之外,确实另有风貌,一帜别树,以浓厚的民间气息,给人以新奇之感。其写作特色是:直叙其事,直表其意,直抒其情,在语言上脱口而出,不事雕琢,在手法上纯用白描,全无烘托,而自饶姿韵,风味可掬,有司空图《诗品》所说的“不取诸邻”、“着手成春”之妙。“那年离别日”是这组诗的第四首。

  这首诗写夫婿逐利而去,行踪无定。张潮有首《江南行》:“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所写情事,与这首诗所写有相似之处。“朝朝江口望”,一心望夫婿归来,而不料愈行愈远。这正是望而终于失望的原因,正是每次盼到船来以为是夫婿的归船、却总是空欢喜一场的原因。正如李鍈在《诗法易简录》中所分析:“桐庐已无归期。今在广州,去家益远,归期益无日矣。只淡淡叙事,而深情无尽。”长期分离,已经够痛苦了;加上归期难卜,就更痛苦;再加以行踪无定,愈行愈远,是痛苦上又加痛苦。在这情况下,诗中人只有空闺长守,一任流年似水,青春空负,因而接着在下一首诗中不禁发出“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的近乎绝望的悲叹了。

  随着唐代商业的发达,嫁作商人妇的少女越来越多,因而有《啰唝曲》之类的作品出现,而闺妇、行人之所以听到此曲“莫不涟泣”,正因为它写的是一个有社会意义的题材,写出了商人家庭的矛盾和苦闷。

刘采春

刘采春,淮甸(今江苏省淮安、淮阴一带)人,一作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是伶工周季崇的妻子。她擅长参军戏,又会唱歌,深受元稹的赏识,说她“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可见她在当时是一名很有影响的女艺人。 ...

刘采春朗读
()

相关作品

<p>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p><p>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p><p>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p><p>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p><p>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p><p>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p><p>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p><p>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p><p>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p><p>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p><p>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p><p>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p><p>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p><p>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p><p>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p><p>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p><p>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p><p>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p><p>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p><p>只有斑斑墨,颇似临行泪。</p><p>门前两行树,离离到天际。</p><p>中央亦有丝,有丝两头系。</p><p>如何君寄书,断续不时至?</p><p>每日百须臾,书到时有几?</p><p>一息不相闻,使我容颜悴。</p><p>安得如电光,一闪至君旁!</p><p>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p><p>自君镜奁来,入妾怀袖中。</p><p>临行剪中衣,是妾亲手缝。</p><p>肥瘦妾自思,今昔得毋同?</p><p>自别思见君,情如春酒浓。</p><p>今日见君面,仍觉心忡忡。</p><p>揽镜妾自照,颜色桃花红。</p><p>开箧持赠君,如与君相逢。</p><p>妾有钗插鬓,君有襟当胸。</p><p>双悬可怜影,汝我长相从。</p><p>虽则长相从,别恨终无穷。</p><p>对面不解语,若隔山万重。</p><p>自非梦来往,密意何由通!</p><p>汝魂将何之?欲与君追随。</p><p>飘然渡沧海,不畏风波危。</p><p>昨夕入君室,举手搴君帷。</p><p>披帷不见人,想君就枕迟。</p><p>君魂倘寻我,会面亦难期。</p><p>恐君魂来日,是妾不寐时。</p><p>妾睡君或醒,君睡妾岂知。</p><p>彼此不相闻,安怪常参差!</p><p>举头见明月,明月方入扉。</p><p>此时想君身,侵晓刚披衣。</p><p>君在海之角,妾在天之涯。</p><p>相去三万里,昼夜相背驰。</p><p>眠起不同时,魂梦难相依。</p><p>地长不能缩,翼短不能飞。</p><p>只有恋君心,海枯终不移。</p><p>海水深复深,难以量相思。</p>
()

汨没红尘中,辜负黄华秋。林泉与朝市,试问孰为优。

胡然久沈首,令我心悠悠。酷思山水乐,梦寐空神游。

()

厌穿山径石嵚

()

初卷含风八尺漪,井桐已复不禁吹。

蝉声未用催残日,最爱新凉满袖时。

()

丞相纷纷诏敕多,绍兴天子只酣歌。

金人欲送徽钦返,其奈中原不要何!

()

绣帘临晓觉新霜,便遣移厨较猎场。燕卒铁衣围汉相,

鲁儒戎服从梁王。搜山闪闪旗头远,出树斑斑豹尾长。

赞获一声连朔漠,贺杯环骑舞优倡。军回野静秋天白,

角怨城遥晚照黄。红袖拥门持烛炬,解劳今夜宴华堂。

()

曈昽曙色自东方,玉殿分行坐两旁。百辟趋跄同虎拜,九重肃穆俨龙光。

卿云近日偏流彩,积雪先春早应祥。大祀礼成歌既醉,年年正月纪春王。

()

冬月今宵满,他乡此夜情。城高初影堞,楼静故当楹。

雾濯寒辉苦,风吹夕晕生。捲帘愁不寐,庭树宿鸦惊。

()

广场较艺号肩摩,笔挫千人敏若梭。共喜此声传烜赫,直应无物避爬罗。

雅音尚汩多哇郑,荆璞谁收屡献和。洗眼今看色丝语,快于执热濯东波。

()

殿后春旗簇仗,楼前御队穿花。一片红云闹处,外人遥认官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