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海欢传八骏归,仍闻消息语依依。要荒岂必劳重幸,帝命今方式九围。
禹服正须垂拱治,尧年何用筑宫祈。明禋眷答皇灵切,长使钩陈护六飞。
传闻郊祀后大驾寻复出狩疑信未得因用前韵纪事一首。唐代。祝允明。 穷海欢传八骏归,仍闻消息语依依。要荒岂必劳重幸,帝命今方式九围。禹服正须垂拱治,尧年何用筑宫祈。明禋眷答皇灵切,长使钩陈护六飞。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少年阅人若邮传,汉廷公卿日千变。故人一蹙便青云,咫尺相逢不相见。
丈夫须髯但如戟,黄尘没马渠未识。晁侯文采老不闻,两耳壁塞目为昏。
三年刺促簿书里,更觉和气生春温。谁能种兰生九畹,从公不辞堕车蹇。
冰霜入眼蚊蚋去,桃李成蹊草茅远。胸中沧海无水旱,眼底浮云看舒卷。
顷来江上几送迎,聚蚊成雷公不惊。笙竽沸地不知晓,公但寒窗延短檠。
乃知风雨昼窈冥,我亦不废晨鸡鸣。箕山之下颍水边,脱冠便归须壮年。
诸公先寻买山钱,我亦从今当着鞭。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