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宗侄孙道进任新会教谕次同年李若虚韵 其二

送宗侄孙道进任新会教谕次同年李若虚韵 其二朗读

吾家文献自唐开,未羡床头笏满堆。此去誉髦期不忝,青毡还付与云来。

黄仲昭

(1435—1508)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黄仲昭朗读
()

相关作品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

几见秋风来,坐念岁月改。

宫蕉泣白雨,孤愁越青海。

()

美玉不受制,韬奇完太璞。混沌凿未施,真机葆深蓄。

离俗清道心,亦藉烟霞沐。化迹留空山,神悴知者孰。

会心岂在远,灵景生坦腹。充然养天和,谁能量盈缩。

()

五岭东来势忽止,阴那山自云中起。山在云中不可见,得云山乃留真面。

我生爱山尤爱云,策马寻山看云变。阴那之奇无不有,擎空突兀拿云手。

大云放作天下雨,小云留赠山中友。登山不学昌黎哭,游山岂作开云祝?

高秋十日云沉沉,山灵知客嫌秋阴。狞云忽散秋宇净,古柏荣枯护禅定。

倚天五叶开青莲,奇峰顿落琳宫前。上有飞仙来往之天桥,下有茶香万斛之流泉。

山中寺古逾千年,开山何人潘了拳。金光明现身丈六,昔曾入梦来清源。

吁嗟乎!占山须占天下奇,作佛须作云雨师。万里中原腾旱气,愿驱群云出山去。

留云不遣遣云阴,山与祖师俱惭愧。

()

吾闻崆峒山,屼峍三万丈。星辰罗层颠,云霞罩苍莽。

琪树竞芬芳,石室廓弘敞。伊昔广成子,于兹抱玄养。

日月参辉光,天地同沆茫。猗欤度关翁,千载契心赏。

拂袖凌紫霄,跨鹤遥相访。欣然许相从,无极恣来往。

祝君真仙姿,襟怀多倜傥。长谢轩冕荣,亦澹声色想。

谅是长往人,不待智者奖。惭予骨相凡,龊龊堕尘网。

金光许共餐,愿言执鞭鞅。

()

黄发真人戴玉冠,身骑金虎佩苍鸾。

俯窥日月行丹极,贪礼星辰拜石坛。

幡影一庭仙掌净,钟声万户彩云寒。

朝元初罢千官下,碧宇沉沉夜未阑。

()

船过临平欲住难,藕花红白水云间。只因一霎溟濛雨,不得分明看好山。

()

少年闯将漫天来,造反旗飘战局开。师道尊严归粪土,人伦礼义堕尘埃。

刀枪齐举弦歌地,血肉横飞尔雅台。狂热转头成幻灭,边陲野岭不胜哀。

()

一身飘泊御风游,岭上閒云水上鸥。锦字怕随江雁断,诗魂还逐晓莺流。

野塘孤棹黄花晚,香谷寒窗杂树秋。只恐重来仙路迥,烟迷露阻武陵舟。

()

谢隐士当少微兮,精神见乎天文。

严子陵应客星兮,光芒动夫至尊。

居剡下以高洁兮,戴安道之父子。

游嵩岳以偕隐兮,孔述壑之弟昆。

却米饷而不受兮,朱百年之夫妇。

受肥遁以就闲兮,阮万龄之祖孙。

闭蓬户以观书兮,淳之栖於穷岫。

轻白璧而不盼兮,景齐隐於日门。

扣药船而引声兮,歌竞传於仲御。

渔镜湖以赋诗兮,岛尚号於千干。

黄公列乎四皓兮,成定储之羽翼。

嵇康侪於七贤兮,著养生之至言。

王子猷咏招隐兮,爱山阴之竹种。

谢灵运赋山居兮,采地黄为溪荪。

著貂裘坐岩石兮,弘之志不在钓。

袘豹席与棕桥兮,志知岂羡回轩。

彼皆不事王侯兮,以高尚而辟世。

亦地气之所钟兮,多秀水与名山。

客曰士各有志兮,斯固古之逸民。

夫何欲洁其身兮,弗念君臣之大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