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 2016 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
国际商务类基础课试题卷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1-30;市场营销知识 31-60。每小题 2 分,共 120 分。 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
1.从世界范围的角度看,国家与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技术或劳务的交换活动 称为
A.国际贸易
B.对外贸易
C.服务贸易
D.技术贸易
2.假设 A 国 2015 年的进口价格指数为 100,出口价格指数为 103,则 A 国 2015 年的贸易条件有
A.100%程度的改善 C.100%程度的恶化 3.钢铁产品属于
A.劳动 C.资本
密集型商品。
B.3%程度的改善 D.3%程度的恶化
B.技术 D.土地
4.依照商品的物理形态来划分,对外贸易可以分为
A.一般贸易与专门贸易 C.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B.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过境贸易 D.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
国际分工。
5.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属于
A.水平型 C.横向型
6.下列不属于当代国际分工特点的是
A.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 B.不同层次的工业部门分工在逐步发展 C.垂直型分工向水平型分工过渡 D.社会主义国家参与国际分工 7.二战后世界市场发展的趋势不包括
A.进入世界市场的国家或地区逐渐增多 B.世界市场一体化趋势增强 C.世界市场日趋复杂
B.垂直型 D.混合型
D.世界市场由买方市场演变成卖方市场
国际商务类基础课试题卷 第 1 页(共 8 页)
8.一国的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则该国的国内价值量就 国际价值量,该国商品在国际交换中就会遭受损失。
A.高于
B.低于
C.等于
D.以上都不是
9.各国平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同一商品产生的平均利润和成本价格,称为
A.世界市场价格 C.国际平均价格
10.提出超保护贸易理论的学者是
A.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11.下列属于保护贸易理论的是
A.绝对优势理论 C.要素禀赋理论
B.国际垄断价格 D.国际生产价格
B.凯恩斯 D.李斯特
B.比较优势理论 D.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时,才有理由也值得实行贸易保
12.李斯特认为,只有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 护主义政策。
A.第二个阶段 C.第四个阶段
13.下列不属于超保护贸易特点的是
A.贸易保护对象已经扩大 C.贸易保护目的发生变化
B.第三个阶段 D.第五个阶段
B.贸易保护由主动转为被动 D.贸易保护措施多样化
14.某国对服装进口征收从价税,税率为 10%。现在有 1000 件衣服,每件进口价 格为 50 元,则这批衣服应交的关税为
A.500 元
B.900 元
C.5000 元
D.10000 元
15.进口附加税主要包括
A.从价税和从量税 C.特惠税和普惠税
B.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 D.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
16.以倾销作为打垮国外竞争对手、占领国外市场的手段,在达到目的后提高价 格,获得垄断利润的倾销属于
A.偶然性倾销 C.长期性倾销
17.最惠国待遇的适用范围不包括
A.进、出口许可证发放的行政手续
B.船舶驶入、驶出和停泊时的各种税收、手续和费用 C.有关进口、出口、过境商品的关税及其他各种捐税 D.沿海贸易和内河航行
B.掠夺性倾销 D.外汇倾销
国际商务类基础课试题卷 第 2 页(共 8 页)
18.下列不适用于国民待遇条款的是
A.外国产品所应缴纳的国内捐税 B.商标注册、著作权及发明专利的保护 C.领海捕鱼权 D.船舶在港口的待遇 19.国际商品协定的主要对象是
A.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 C.发展中国家的工业产品 20.
B.发达国家的初级产品 D.发达国家的工业产品
是确定各成员国权利和义务的依据,关系到各成员国的具体经济权益,
是国际商品协定中最重要的内容。
A.财务条款
B.行政条款
C.经济条款
D.最后条款
21.国际商品协定的有效期一般为
A.1 年
B.3 年
C.5 年
D.10 年
达到稳定价格水平
22.缓冲存货机制中,当某商品市场价格上涨时,应通过 的目的。
A.抛售
B.收购
C.协调
D.行政命令
23.区域经济一体化最低级和最松散的组织形式是
A.经济一体化 C.特惠关税区
B.经济同盟 D.共同市场
24.能够实现资本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是
A.自由贸易区 C.特惠关税区
B.共同市场 D.单一商品一体化
25.世界上第一个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建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
A.东盟自由贸易区 C.欧洲经济共同体 26.亚洲“四小龙”不包括
A.马来西亚
B.韩国
领域。
C.国内支持
D.出口补贴
C.中国香港
D.新加坡
B.亚太经合组织 D.北美自由贸易区
27.《农产品协议》不涉及
A.市场准入
B.国民待遇
28.《服务贸易总协定》基本原则不包括
A.透明度原则
B.逐步自由化原则 D.最惠国待遇原则
C.国民待遇原则
国际商务类基础课试题卷 第 3 页(共 8 页)
29.我国对外贸易领域的基本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
30.海关所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的,受海关监督的特定地区和仓库,外国商 品进入该区域可以暂时不缴纳进口税是指
A.自由贸易区 C.出口加工区 31.构成市场的首要因素是
A.交易场所
B.人口
C.购买力
D.购买欲望
B.保税仓库 D.自由边境区
32.“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的经营理念体现了
A.生产观念 C.市场营销观念
B.产品观念 D.推销观念
33.公司派人员去销售现场了解新产品的市场反应,属于
A.探索性调查 C.因果分析调查 34.银行、保险公司是
A.金融公众
B.内部公众
C.地方公众
D.一般公众
B.描述性调查 D.预测性调查
35.房地产公司和汽车经销商之间的竞争关系属于
A.产品形式竞争 C.平行竞争
36.下列属于宏观环境因素的是
A.消费习俗
B.供应商
C.顾客
D.营销中介
B.愿望竞争 D.不存在竞争
37.根据恩格尔定律,恩格尔系数越大,说明该地方的生活水平
A.越高
B.越低
C.二者无关联 D.不变
38.下列属于选购品的是
A.洗发水
B.电冰箱
C.人寿保险
D.饮料
39.小丽购置了手机,后来又买了内存卡,这体现了消费市场的
A.替代性 B.层次性 C.连带性 D.发展性
国际商务类基础课试题卷 第 4 页(共 8 页)
40.产业用户修订采购方案,改变产品的规格和型号,属于
A.新购
B.修订重购
C.直接重购
D.再购
41.市场细分中的“市场”是指
A.商品
B.消费者
C.交换场所
D.交换关系
42.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设计不同的产品和运用不同的营销策略,属于
A.无差异性策略 C.大量市场策略
B.集中性策略 D.差异性策略
43.“宁城老窖,塞外茅台”的广告诉求使用的定位方法是
A.利益定位 C.比附定位
B.使用者定位 D.属性定位
44.“我们生产的是化妆品,出售的是美丽”,突出了产品的
A.形式层次
B.核心层次
C.附加层次
D.延伸层次
45.为提升品牌形象,企业决定增加中高端产品线,这种组合策略是
A.向上延伸 C.双向延伸 46.处于 为负值。
A.导入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的工作。 B.中期消费群 D.落伍者消费群
D.衰退期
B.向下延伸 D.缩减产品组合
的产品,销售量少,促销费用高,制造成本高,销售利润很低甚至
47.新产品打开市场的关键是要做好
A.早期采用者 C.晚期消费群
48.企业生产的所有产品都使用同一种商标,这种策略是
A.统一商标 C.商标延伸
B.个别商标 D.统一加个别商标
49.将多种有关联的产品组合包装在同一包装物中,属于
A.类似包装 C.组合包装
B.附赠品包装 D.再使用包装
50.大宗物资的采购,通常采用的定价法是
A.竞争定价法 C.投标定价法
51.适用于附带产品定价法的产品是
A.电脑
B.手机
C.电池
D.手表
B.随行就市定价法 D.需求导向定价法
国际商务类基础课试题卷 第 5 页(共 8 页)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医药卫生2016年河南省对口升学国际商务类基础课试题卷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