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鼓泡塔反应器的研究报告 1、 鼓泡塔反应器的概念
鼓泡塔(Bubble Column Reactor)是在塔体下部装上分布器,将气体分散在液体中进行传质、传热的一种塔式反应器。以其结构简单、无机械传动部件、易密封、传热效率高、操作稳定、操作费用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加氢、脱硫、烃类氧化、烃类卤化、费-托合成、废气和废水处理、煤的液化及菌种培养等工业过程。 特点:
气相高度分散于液相中,具有大的液体持有量和相际接触面,传质和传热效率高,适用于缓慢化学反应和高度放热的情况;结构简单,操作稳定,投资和维修费用低 缺点:液相有较大的返混,气相有较大的压降。 2、 鼓泡塔反应器的起源与演变
20世纪70年代以后,有关鼓泡塔的研究日益活跃,除标准型鼓泡塔外,又开发了各种各样的改型鼓泡塔(射流喷射型、气液下流型、双管式、多段式、填充式等)和悬浊鼓泡塔等。图1是各种鼓泡塔的示意图,从图中可见,在鼓泡塔中,气液两相基本呈并流和逆流两种。
3、 鼓泡塔反应器的结构
3.1简单鼓泡塔的基本结构
图2简单鼓泡塔
1-塔体;2-夹套;3-气体分布器;4-塔体;5-挡板;6-塔外换热器;7-液体捕集器;8-扩大段
主要由塔体和气体分布器组成。塔体可安装夹套或其它型式换热器或设有扩大段、液滴捕集器等;塔内液体层中可放置填料;塔内可安置水平多孔隔板以提高气体分散程度和减少液体返混。
简单鼓泡塔内液相可近似视为理想混合流型,气相可近似视为理想置换流型。 最佳空塔气速应满足两个条件:(1)保证反应过程的最佳选择性;(2)保证反应器体积最小。
影响传质的因素:
当气体空塔气速低于0.05m/s时,气体分布器的结构就决定了气体的分散状况、气泡的大小,进而决定了气含率和液相传质系数的大小。
当气体空塔气速大于0.1m/s时,气体分布器的结构无关紧要。此时的气泡是靠气流与液体间的冲击和摩擦而形成,气泡大小及其分布状况主要取决于气体空塔气速。
3.2气体升液式鼓泡塔
图3 气体升液式鼓泡塔
1-筒体;2-气升管;3-气体分布器
塔内装有气升管,引起液体形成有规则的循环流动,可以强化反应器传质效果,并有利于固体催化剂的悬浮。适用于高粘性物系。例如:生化工程的发酵、环境工程中活性污泥的处理、有机化工中催化加氢等
特点:在这种鼓泡塔中气流的搅动比简单鼓泡塔激烈得多。简单鼓泡塔中气体空塔速度不超过1m/s,气体升液式鼓泡塔中气升鼓泡管内气体空管速度可高达2m/s,换算至全塔截面的空塔气速可达1m/s,其液体循环速度可达1~2m/s。
3.3空心式
图4 空心式鼓泡塔
最适用于缓慢化学反应系统或伴有大量热效应的的反应系统。热效应较大时,可在塔内或塔外装备热交换单元。
3.4多段式鼓泡塔反应器
图5 多段式鼓泡塔反应器
克服鼓泡反应器中的液相返混现象,适用于高径比较大的情况。
4、 鼓泡塔反应器的流体力学与混合特性
5 鼓泡塔反应器的流体力学特性
鼓泡塔内气液尺寸的大小、气泡的上升速度、床层的含气率、相界面积等参数,反应流体在塔内的流动状态,对于分析、操作和计算鼓泡塔反应器具有重要意义。
5.1气泡直径
鼓泡塔内的气泡有两种形成机制,当气速比较低时,靠分布器的小孔分散成气泡;当气速较高时,靠液体的湍动使喷出的气流破裂形成气泡。
气泡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气液传质面积。在同样的空塔气速下,气泡越小,说明分散越好,气液相接触面积就越大。
在安静区,因为气泡上升速度慢,所以小孔气速对其大小影响不大,主要与分布器孔径及气液特性有关。
在湍动区,气泡是靠气流与液体之间的喷射、冲击和摩擦而形成。因此在这种鼓泡塔内,气泡的形状、大小和运动是各式各样的,是瞬息万变的,是随机的,形成大小不一的气泡群。
鼓泡反应器的气泡直径可按Akita准数关联式计算:
2?gDR?L?d?26?????DL??VSR?0.5?????gD32?R?L?2??L??0.12?uOG????gD?R????0.12
可用下式描述气泡直径沿径向的变化:dB—塔内直径d处的气泡平均直径
?d??3???9?5.2? dB??10DR??5.2含气率
单位体积鼓泡床(充气层)内气体所占的体积分数称为含气率。液体不流动时的含气
率称为静态含气率;液体连续流动时的含气率称为动态含气率。
气含率的含义是气液混合液中气体所占的体积分率,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εG——气含率;
VG——气体体积,m3; VL——液体体积,m3;
VGL——气液混合物体积,m3。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医药卫生关于鼓泡塔反应器的研究报告 - 图文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