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交流活动的影响
[摘要]通过讨论在不同文化环境下,国际商务活动呈现的差异,从微观的
角度分析文化差异在人 际交流、商务洽谈、管理风格、商务决策和企业结
构等方面对国际商务交流的影响。
[关键词]国际商务交流;文化差异;影响
Abstract:Cultural differences account for much of the communicative misunderstandings and conflicts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ctivities. This article conducts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cultural shock o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ctivities from a wide range of perspectives covering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business negotiation,business administrative style,business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s well as decision making.
Key words: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Cultural differences; Impact
引言:
在国际商务交流日益增多的当今世界,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交流,并且赋予各种 交流行为以不同的内涵。其中,文化的多样性表现得特别突出,频繁的商务活动也带来各种文化冲撞。 比如,多数亚洲文化崇尚团结与和谐,而西方文化则更鼓励个性与竞争。在交流过程中,不同文化很可能 导致彼此误解和冲突。
有效的商务沟通往往依赖于对不同文化和文化差异的理解与适应,依赖于对可能出现的文化差异的良好判断和方略调整。因此,对国际商务交流活动中文化差异的影响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运用比较研究法剖析国际商务交流活动中文化冲突的具体表现形式,试图探讨关注、理解和适应各种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交流实践的重要性。本研究对于增强文化理解能力、提高跨文化沟通水平、 促进国际商务交流具有现实意义。
一、 本研究理论依据简述
跨文化交际关于文化模式的理论是本研究的主要理论支撑。此外,本文还借助信息科学、社会科学、心理学、管理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对拟研究的问题加以阐述。
跨文化交际关于文化模式的理论中有两个重要的理论:Hall的高语境(High—context)和低语境(Low—context)取向理论;Hofstede的价值维度(Value Dimensions)理论。
1. Hall的高语境和低语境取向理论
Hall以高语境和低语境取向理论来解释个体对内隐信息的依赖程度:“高语境交流指交流过程中内隐的意思较多,清晰编码传递的信息较少;低语境交流正好相反,绝大部分的信息要经过清晰编码传递。”具体说,在高语境文化中,人们较愿意间接、婉转、含蓄地交流,意思常常蕴涵在信息中,需要经过推理才能理解,直白被认为是唐突而不受欢迎。他们对非语言表达方式的敏感度比低语境文化的人高。他们认为眼神、表情、动作、甚至沉默能够表达用语言无法表达的意思。他们尽量避免直接的冲突,通常用暗示表达不满的情绪。在交流过程中,他们几乎不会直接说“不”,视觉接触较少,沉默较多。语境文化中,交流更多依赖语言。人们倾向于直白、清楚的表达。任何事情都有必要解释,意思就显露在字面上。他们不
欢迎摸棱两可、委婉含蓄,更喜欢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甚至当众反驳和顶撞都 不太在乎。沉默会让他们感到难以忍受。对他们而言,大部分的信息必须经过口头语言加以详尽处理。 2. Hofstede的价值维度理论
Hofstede运用“价值考察模块”(the Values survey Module)调查问卷为IBM主持了两次调查,对搜集 的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最后分离出对比价值观念的4个价值维度,即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不确定性回避(uncertainty avoidance);男性化和女性化 (masculinity—femininity)。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表现出的在态度、观念、信仰和行为等方面的差异都在这4个维度上得以反映,并由此形成理解某些特定社会准则的基础。
(1)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文化倾向于鼓励自主、独特个体的发展。该文化中,个人的进取心、事业心受到鼓励,人们讲求个人价值和个人奋斗,非常崇拜个人英雄主义,而不注重集体的力量,很少有集体归属感。人们普遍 具有较高的独立自我意识和竞争意识。个体的需求、愿望和目标通常得到优先考虑。每一个体都强调自己的隐私、财产、独立思考等权利。他们比较关注事物本体,愿意面对新环境、新事物。他们重视个体的决策,看重个体的成就。
集体主义文化则倾向于强调整体的和谐发展。该文化中,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得到重视,人们鼓励相互合作,不倡导内部竞争,尽量避免冲突,对集体的依恋性和归属感强烈,追求团结、和谐的共同进步。个体的需求、愿望和目标必须符合集体的整体利益;反过来,集体对下属的个体也承担
照顾的责任。与个人主义文化相反,集体主义文化不激励个人英雄主义,而是注重整个集体的荣辱。决策方面强调由领导集体共同决策。
(2) 权力距离
权力距离指人们对社会权力分配不均等现象的合理性的看法和接受程度。权力距离分为高低两种。高权力距离文化认为,等级差别和权力分配的不均,权力相对集中在高层,要通过建立制度、典章和礼仪来巩固和加强内部成员的社会关系。低权力距离文化崇尚权力的平均主义,认为权力相对分散、等级差别和权力分配的不均应当最小化。
(3) 不确定性回避
不确定性回避是一个衡量标准,它可以衡量在一定文化中人们对解决不确定问题、应对模糊情景的意愿程度。对不确定因素的回避程度分为强弱两种。在强不确定性回避文化中,人们关注不确定性,尽量回避不确定性,设法减少不确定性,他们不求变化,但求平稳;他们执行规范、计划、章典、礼仪,以保持社会生活结构的稳定性;他们相信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最佳方式是每个社会成员按照广泛认同的范式统一行动。在弱不确定性回避文化中,人们认为精确预测未来可能性不大,因此不太注意不确定性;他们也不愿意通过建立规章制度来应对不确定性,觉得这样会妨碍社会自由。与强不确定性回避文化中的人们比较,弱不确定性回避文化中的人们更喜欢面对变化和动感,甚至认为模糊情景能给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他们注重个性化选择,敢于承担风险,比较容易接受不同的文化,但对墨守成规的方式和官僚体制的容忍度较差。
(4) 男性化和女性化
Hofstede用“男性化”和“女性化”来分别指代自信、坚强、注重物质成就的社会文化特征和谦逊、温柔、关注生活质量的社会文化特征。在男性化社会文化中,人们竞争意识强烈,追求功成名就、财富、权力,鼓励、赞赏工作狂,崇尚绝对权威解决问题,注重工作绩效,人生哲学是“吃是为了活着,活着是为了工作”;而在女性化社会文化中,人们 更看中生活质量,乐于采取和谐沟通的方式去解决冲突,强调平等、团结,不认为功成名就、财富、权力是人生最高目标,追求人性的沟通,人生哲学是“工作是为了活着,活着是为了细细地品尝人生。
二、 相关研究回顾
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交流活动的影响的相关研究,国外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在近几十年得到迅猛的发展,随着国际商务交流势头的猛增,该问题的研究还存在广阔的空间。1976年Destler、sato、Clapp 等对美日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引起不同结果的研究开启了该类研究的先河[3J10。80年代,Fisher在其经典之作《国际谈判》中指出:“文化差异越大,交流中发生障碍和误会的可能性越大。” 90年代,从跨文化的视角研究文化对国际商务交流中的作用变得更加深入和广泛。对商务交流中文化的多样性, Trompenaars曾从普遍主义与独特主义、个人主义与社群主义、中立主倾向与情绪倾向、特定型文化与广泛型文化、成就导向与归属导向、时间的连续与同时等方面加以说明MJ。21世纪之初,这方面的专著已不断 增多。国外的研究已从文化是影响国际商务的因素发展到文化如何影响国际商务交流及影响的程度方面。 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虽然较晚,但在短短几年中也出现不少成果。赵湘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和管理背景下,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交流活动的影响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