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备课笔记
课 题 执教日期 认识计算器及其计算方法 执教班级 四( )班 1.初步了解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名称和功能。 教学目标 2.学会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3.感受计算器给计算带来的便利,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认识计算器,掌握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利用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资源 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课堂提问 学生活动 集体备课后的调整 一、谈话引入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三道乘 法计算的题目,同学们想算 用计算器计算。(板书课题) 关于计算器,你二、交流共享 知道些什么? (一)认识计算器 1.学生交流对计算器的认 识。 2. 认识计算器上常用的按提问:你认识计键 算器上常用的集体汇报时,教师可以通过按键吗? 一算吗? 20×5 24×35 6987×9876 2.导入:当我们遇到这种比较复杂的计算时,除了用笔算外,还可以借助一些计算工具。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工具是计算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组织全班交流。 让学生取出自带的计算器进行观察。 组织学生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尝试独 实物投影来进行介绍。 (二)学习计算器的使用方 认一认:在自己法 的计算器上找1.教学例1。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到上面学习的这些键。 (2)组织汇报交流。 用计算器计算①计算38+27。 40000-165×②计算30×18。 182。 2.教学例2。 一是(1)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注意两点:按键过程中要例题2: (2)汇报交流。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1页“练一练”第1题。 2.完成教材第41页“练一练”第2题。 3.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七”第1、2题。 4.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七”第3题。 5.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七”第4题。 6.阅读“你知道吗”。 四、反思总结 立用计算器计算。 可以按照算式的先后顺序,先输入“38”,然后输入“+”再输入“27”,最后输入“=”,这时屏幕上呈现时刻关注屏幕“65”,就是上显示的数字计算结果。 和题目中的数可以按照算字是否相同;二式的先后顺是混合运算的序,先输入练习要注意运“30”,然后算顺序。 输入“×”再先估一估,再用输入“18”,计算器算一算。 最后输入思考:算式里有“=”,这时屏两种运算,应该幕上呈现先算什么?再“540”,就是算什么? 计算结果。 板书设计 媒体呈现方案 课件出示例题及习题 教学反思
个人备课笔记
课 题 执教日期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执教班级 四( )班 1.进一步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探索数学知识的方法,感受数学的教学目标 形式美。 3.在有趣的探索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的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体会并掌握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 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和蕴含的规律。 教学资源 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谈话引入 课堂提问 学生活动 集体备课后的调整 1.课件出示题目:用计算 器计算下面各题。 用26640分别除以438×15-1274 111、222和333,商(70310-69615)÷130 各是多少?用计算118+2884÷28 器算一算。 36×(7380÷36) 3. 导入新课。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教师:将下面两题分例题3。 别和第一题比较,你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有什么发现? (1)展示学生完成的作 业。 提问:根据发现的规(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律,你能直接填出下3.运用规律。 面各题的得数吗? (课件出示题目) (2)让学生独立进行填
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填写在教材上。 学生观察, 独立思考。 小组内和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组织全班交流。 让学生先用计算器算出前三题的得 写。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学生填完后,引导用计算 器验算。 (3)组织汇报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三、反馈完善 是怎么想的。 1.完成教材第42页“练一 练”。 2.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 七”第5题。 3.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七”第6题。 4.完成教材第44页“练习七”第7题。 5.完成教材第44页“练习七”第8题。 (1)说说前面四道算式有什么特点。 (2)用计算器算出各题的得数,并说说得数是怎样变化的。 (3)根据规律填出后两道算式及得数,并用计算器验算。 四、反思总结 你能再写一组这样的算式吗? (1)引导学生观察题目左边的算式,说说算式中的规律。 (2)根据左边算式中的规律,直接写出右边算式的得数。 (3)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数,再直接填出后面几题的得数,最后引导用计算器验算所写的得数是否正确。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反馈。 (1)先让学生通过观察与交流,弄清每组算式中的数与方格中的数的对应关系,以及每组中两道算式的特点。 (2)分别算出它们的和,说说有什么发现。 板书设计 媒体呈现方案 课件出示例题及习题 教学反思
个人备课笔记
课 题 执教日期 练习七 执教班级 四( )班 1.通过练习,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巩固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熟练运用计算器进行相关的计算和检教学目标 验。 3.在练习的过程中,感受计算器给计算带来的便利,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发现算式中蕴含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资源 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课堂提问 学生活动 集体备课后的调整 1.说说你对计 从以下几个方面启发学生算器有哪些了 交流: 解? (1)计算器上各种常用的 功能键。 (2)计算器的功能。 (3)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 方法。 从这张发票中根据购物发2.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你知道了什票上的信息,用计算器算 3.导入练习。 么? 二、基本练习 用计算器算一出各种物品再计1.完成教材第44页“练习算,2000元够的价钱,算出所有物七”第9题。 不够? 将张叔叔去中山购物中心购(1)仔细观察,品的总价,买了一些商品,这是他的购这些算式有什购物发票填写完整。 物发票。 么特点? 先组织学生对购物发票进(2)29×101 行观察,了解购物发票上的表示什么意 一、知识再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