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读下表, 完成1~3题。 类地质量 体积 平均密度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行星 (地球为1) (地球为1) (g/cm3) 水星 金星 地球 0.05 0.82 1.00 0.056 0.856 1.000 5.46 5.26 5.52 87.9 d 224.7 d 1 a 56 min 24 h 火星 0.11 0.150 3.96 1.9 a 37 min 1.从表中可以看出地球与火星( ) A.质量相近 B.体积接近 C.公转周期最为接近 D.自转周期相近
解析:选D。由表中地球和火星的两组数据对比可知,最为相近的是自转周期。
2.材料中所反映的太阳系的众行星,其绕日公转方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同向性——各行星的公转方向都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 B.共面性——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黄道面在同一平面
58.6 d 243 d 23 h C.近圆性——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为近似正圆的椭圆 D.各行星都在各自的轨道上按一定规律绕日运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解析:选B。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而共面性指的是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黄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
3.如果把太阳系中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一下,则( ) A.地球上将会被水淹没,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生存下去 B.地表温度太高,原子无法结合起来形成生物大分子,也就不会有生命物质
C.地球上将不会有大气 D.地球上将只有固态和晶体物质
解析:选B。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会对地球地表温度有较大的影响。因白天气温过高,夜晚温度过低,而使表面无液态水存在,亦不利于生命物质的合成。大气的存在与地球质量和体积有关。
图中四地为中国重要的航天基地,读图回答4~5题。
4.从发射节省能源角度考虑,最合适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选D。在四个航天基地中, ④地纬度最低,发射时获得的初速度最大,可以节省能源。
5.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发射升空,此季节对发射最有利的气象条件是( )
A.昼短夜长,有利于观察 B.风力较大,有利于升空 C.晴天多,对发射干扰少
D.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考验飞船适应太空的情况
解析:选C。9月25日是秋季,晴天多,能见度高,有利于观察,
对发射的干扰少。
下图是M、N两地太阳辐射的年变化示意图,回答6~8题。
6.M地最可能位于( )
A.赤道 B.回归线 C.极圈 D.极点
解析:选A。从图中可以看出,M地的太阳辐射总量变化较小,且最大值出现在太阳直射赤道附近的春、秋分日前后,最小值出现在夏至、冬至日前后,故该地最可能位于赤道。
7.N地五月一日时昼夜状况是(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极昼 D.极夜
解析:选C。N地一年中只有春分日至秋分日能获得太阳辐射,故它应位于北极点,五月一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此时的北极点发生了极昼现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