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计算公式
1.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①平均速度: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表达
位移
式为平均速度=.
时间
?xx?, 即: v??tt路程
②平均速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即平均速率=.
时间
s即: v?。
t2.加速度
Δv
①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即a=Δt. ②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符号是m/s2.
3.匀变速直线运动: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的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可由下面四个基本关系式表示: 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v?v0?at 用于求末速度:
其中:v0为物体的初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v为末速度
1②位移与时间的关系:x?v0t?at2 用于求一段时间内的位移
22③速度与位移的关系:v2?v0?2ax 用于知道初、末速度,不知道时间求位移或加速度的情况下。
4.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①下落过程中某时刻的速度v:v?gt
1h?gt22②物体下落的高度h:
2v?2gh 用于知道末速度,不知道时间,求下③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落高度的情况。
5.纸带问题计算步骤
①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判断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为多少。 ② x1,x2,x3是否需要计算.
③如果x2?x1?x3?x2为常数,则物体做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
?xx?x④求纸带加速度:用a?2?221计算
TT⑤求某一点的瞬时速度:取该点左边一个点,右边一个点的平均速度代替,例如求第2点的速度,取第2点左边一个点1,右边一个点3的平均速度代替第2点的速度,
x?x2即v2?v13?1 . 计算时一律采用国际单位,长度单位都化为米
2T
1 2 3 4
6.胡克定律
①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
②公式:
F=kx
x是弹簧的形变量(伸长量或压缩量),而不是弹簧的长度。
③F-x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如图所示),直线的斜率表
示弹簧的劲度系数k.
④弹簧弹力的变化量ΔF与形变量的变化量Δx也成正比,即
?FΔF=kΔx. 或k?
?x7.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跟压力成正比
f?uFN,
其中u为动摩擦因数,FN为压力,f为滑动摩擦力,实际计算中常用支持力计算,因为支持力与压力大小相等。 8.牛顿第二定律
①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合外力F合成正比,跟它的质量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②表达式:F合?ma, ③“牛顿”的定义:使质量为1 kg的物体产生1 m/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 N,即1 N=1_kg·m/s2.
9.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
运动情况 受力情况 (1)速度与时间的关系:v?v0?at 加速度:a(2)位移与时间的关系:x?v0t??F合m 根据
F合?ma
12at 求外力拉力 2滑动摩擦力
f?uFN
(3)速度与位移关系式: v2?v0?2ax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