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语文试题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一、积累运用(22分)
1、根据提示用楷体按原文填写。(2分) (1)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2)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理解与运用性填空。(8分)
(1)在古代文化典籍中徜徉,我们的心灵时时受到美好情操的浸润。我们钦佩孟子“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的高尚气节,我们也崇尚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博大胸怀。
(2)月常常入诗。象苏轼《水调歌头》中“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深思念与美好祝愿;还有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想象奇特,赋予月亮浓浓的感情色彩。
(3)我们常用“妙手偶得”来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写作素材或创作灵感),这就使我们想起了陆游诗《文章》中的句子:“ 文章本天成 ,妙手偶得之。” (4)《论语》十则,则是儒家的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文中提出了要不断的对自己的言行进行“三省”。文中提出的“三省”的具体内容是: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期末了班上要搞一次学习情况总结会,如果你要在会上发言,请你拟一个简明的发言提纲。(4分)
首先讲 本期学习取得的主要成就 。 接着讲 分析取得成就的主要经验 。 再接着讲 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 最后讲 明确今后的打算 。 4、下面是李明同学制订的2005年下半年课外阅读计划。请先在文中横线上补写几句话作为该计划的引言,然后按要求答题。(4分) (1)补写引言(2分)
2005年下半年语文课外阅读计划
根据本人语文学习的实际情况,按照新课标中对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基本要求,制定2005年下半年语文课外阅读计划 。
一、坚持参加学校组织的每一次课外阅读指导活动,并做好听课笔记。 二、在2005年7月——9月间阅读完《水浒传》、《朝花夕拾》和《冰心散文选》,并各写一篇读书笔记。 三、在在2005年10月——12月间阅读完《鲁滨逊漂流记》、《格列弗游记》和《西游记》,并各写一篇读书笔记。
四、在学校整个“读书活动”结束之时,写出两篇鉴赏文章(每篇1000字左右)。
五、每月检查一次读书计划落实情况,总结评估,肯定成绩,找出不足,提出努力方向。
初三年级(2班)李明
2005年7月6日
(2)请从李明计划阅读的作品中选择其中一部,仿照示例完成读书卡片。(2分) 示例:
读书卡片 所选作品:《三国演义》 主要人物:诸葛亮 相关情节:空城计 人物评价:足智多谋,指挥若定 读书卡片 所选作品: 《水浒传》 主要人物: 鲁提辖 相关情节: 三拳痛打镇关西 人物评价: 除暴安良,疾恶如仇 5、读下面这则短文,用简略的话概述:“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主要职责。(4分) 197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第17届大会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为有效地实施《世界遗产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6年成立了一个政府间合作机构——世界遗产委员会,由公约缔约国大会选举产生的21个国家组成,其主要任务之一是缔约国提出建议的基础上,确定应在《世界遗产公约》范围内加以保护的各国文化和自然遗产,将这些国际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使国际社会将其作为人类的共同遗产加以保护。
“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 二、阅读(48分)
有家真好(14分)
张抗抗
家,首先是一所房子,有梁柱的支撑和坚实的墙壁;父母是房子的屋顶,可遮风挡雨,抵挡冷雪酷日。孩子是房屋的窗户,以便房子里新鲜空气的流通。在这所房子里走来走去的,是许多欢乐的笑声。门是家与外界的通道,所以家不会与世隔绝。屋顶下,每人各有各的房间,有聚有散,互不干扰,家一定有厨房,可以烧出美味的食物,所以在冬天,家里也是热气腾腾。
家,是一辆汽车,可以送你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父母是轮换开车的司机,孩子是乘客。到了父母年迈的时候,孩子就当上了司机,父母变成了乘客。大家都觉得这样的安排很合理。开车的时候必须小心翼翼,一一不能违反交通规则,一般说来,遵纪守法的人家,像开车一样,不容易出事故。即使车子偶尔有些小故障,平日注意保养,就可以尽量避免损失。还有,车子是需要经常加油的,所以一个家接需要有多多的收入。作为家庭的成员,不能只用油不加油,因为油用完了车子就走不动了。作为乘客的时候,只会消耗油料,那么哪怕经常抽空擦洗汽车,实际也会很觉得安慰的。
家,是一棵大树,在土壤里有很深的根,经风沐雨岿然不动。它把养料送到枝条和树叶里,然后结果打籽,一代一代延续下去。一个人丁兴旺的大家族,就像大树上筑着许多鸟窝,小鸟唧唧喳喳很热闹的。树很怕蛀虫和白蚁什么的咬噬,台风来了,坚持不住的是有虫疤的树。大树倒下时,在地上留下一个大坑,看了很令人伤心。所以大树需要保护,整枝打药浇水,件件事情马虎不得。
家,是一首轻音乐,让人心旷神怡。烦了累了的时候,音乐响起来,人在外面被那些震耳欲聋的迪斯科摇滚岳轰炸的疲惫的神经,会像丝弦一样放松下来,感觉到有一点陶醉和惬意。轻音乐的演奏不需要庞大的乐队,不像交响乐那么雄壮,于是待在家里的时候,请抓紧时间享受那欢快而轻松的乐曲,它会让人忘记许多不愉快的噪音,然后想一想以前和以后美妙的旋律,日子就像流水一般过去了。 6、短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3分) 对家的歌颂与赞美 。
7、作者认为“有家真好”好在四个方面,请从文中摘录出相关的句子。(4分)
一是:家可遮风挡雨 。
二是:家可以送你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 三是: 家经风沐雨岿然不动 。 四是: 家让人心旷神怡 。
8、说说带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深刻含义。(3分) 要使家庭温馨,必须遵规守法 。
9、请从文中摘出一个比喻手法的句子,说说其表达的作用。(4分) ①摘录的句子是 家,是一首轻音乐,让人心旷神怡。
②表达的作用是 生动地写出了家的愉悦与温馨,表达了对家的热爱与赞颂 。
(二)(14分) 节约意识须全面
建设节约型社会,要落实到每个社会成员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具体到机关来讲,如何才算做到了节约,如何才能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作出表率?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当前,有的人对“节约”理解有失片面,一提节约,好像就是节约几张纸、几度电、几滴水等。节水节电、节约办公材料当然不可忽视,也不能小视,但在机关工作中倡导节约,还是要求我们树立全面的节约意识,坚决反对更大的浪费,堵住大宗的浪费源头。】
所谓更大的浪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部分地区的盲目建设、重复投资。比如在经济建设方面,存在着不懂经济规律,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乱上项目、乱投资等问题。二是某些领导干部不惜民力,大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一些地方缺乏建设和发展的连续性、长远性,领导干部为了追求个人“政绩”,拆了建,建了拆,造成资源、资金的巨大浪费。三是不计成本的活动和会议。政府机关履行职能,当然需要一定的活动和会议。(A)但如果不计成本,没有必要的活动太多,无关紧要的会议太滥都会造成巨大的浪费。
在坚持节约、反对浪费中,既要抓“小”,更要抓“大”;既要增强个人节约意识,更要加强制度建设,这样才能把节约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对于公务人员来说,必须树立节约意识,珍惜国家的每一分钱;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体制建设上,应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政府不干预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和具体业务,推进依法行政,从制度上杜绝乱上项目、乱投资的行为;(B)建立相应的干部考核与激励机制,从体制上激励各级党政机关在建设节约形社会的实践中帅先垂范、作出榜样。
2005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
10、短文所要强调的论点是:(1分)节约意识须全面。 11、根据你对短文的理解,说说“全面的节约意识”在文中所指的具体内容是:(2分) 既要抓“小”,更要抓“大”;既要增强个人节约意识,更要加强制度建设。 12、认真分析文中A、B两处带线的句子,然后答题。(4分)
(1)带线句“A”是一个病句,应改正为:但如果不计成本,没有必要的活动太多,无关紧要的会议太滥就会造成巨大的浪费。
(2)带线句“B”中有两个错别字,依次应作这样的修改。 将“ 形 ”改为“ 型 ”; 将“ 帅 ”改为“ 率 ”。 13、请用简略的话说说作者论证的基本思路。(3分)
首先提出“必须树立全面的节约意识”这一观点,然后分析造成更大浪费的现象,最后提出全面节约的基本要求。。
14、议论文特别强调论证的严密性,认真分析第1段“【】”中的句子,说说作者是怎样体现这一特点的。(2分)
在强调树立全面节约意识的同时,也肯定了从点滴做起的个人节约行为。 15、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向我们发出了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号召,请围绕“节约”这一主题拟写一则广告语。(2分)
。
(三)(12分)
(甲)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16、给两则短文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俟( sì )识( zhì ) ..
17、甲乙两段文字所要表达的主题是(用文中原话回答)(2分) 苛政猛于虎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今以蒋氏观之( 拿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那些 ) ..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它 )何为不去也( 离开 ) ..19、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所以写这篇捕蛇者说,以期待那些考察民情风俗的人得到它 。
②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年轻人,你记住这句话,残暴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凶残。 。
(四)(8分)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0、这首诗刻写的生活情景是:(3分) 希望客人如约而至,可客人没按时而来,甚至没有来。
21、诗中以动写静,烘托单调、寂寞的句子是“ 闲敲棋子落灯花。”(2分) 22、诗的末句中“敲”与“落”用得好,是因为:(3分)“敲”与“落”用得好,写出了等客人的烦恼,落与敲承接严密,“闲敲”“落灯花”,写出了约客不至的又急又气的心理。 四、写作(50分0
23、以“编辑叔叔,我想对你说”为题,给教科书的编者或课文作者写一封信,谈谈你的感想、收获、意见或建议。 要求:
①可就教科书中的某一文谈自己学习体会,可谈你喜欢或不喜欢的课文,可思考教材中练习、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插图插页等内容的设计,可以就教材某一单元或整册的编排谈自己的看法??
②要注意自己的身份,用语得体。 ③符合书信的一般格式。 ④字数在600字左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