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高职学生组“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赛项竞赛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名称: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赛项组别:高职学生组 专业类别:装备制造 二、竞赛目的
本项竞赛旨在三维扫描、数字建模、逆向工程、创新设计以及数控编程与加工等方面的技能竞赛。通过竞赛,展示各职业院校的教学成果;检阅参赛选手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和创新设计的技能水平以及团队协作、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安全及文明生产等方面的职业素养;引导我省高职院校加强专业改革,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于教学,促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
三、竞赛内容与时间
(一)竞赛内容
竞赛内容将以任务书形式公布。
针对目前批量化生产的具有鲜明自由曲面、多零件的机电类产品(或零部件)进行反求、建模,对无自由曲面的结构或零件根据机械制造类专业知识按要求进行局部的创
1
新(或改良)设计与装配设计,同时,要求完成多个零件的数控编程与加工。
整个竞赛内容分为“数据采集与再设计”和“数控编程与加工”两部分,第一部分比赛时间为3小时,第二部分比赛时间为2.5小时,连续完成。设置比赛评分权重分别为60%和40%。
1.第一部分:数据采集与再设计 该部分要求竞赛队完成三项竞赛任务。
任务1:样品三维数据采集。利用给定三维扫描设备和相应辅助用品,对指定的外观较为复杂的样品进行三维数据采集。该模块主要考核选手利用三维扫描设备进行数据采集的能力。
任务2:三维建模。根据三维扫描所采集的数据,选择合适软件,对上述产品外观面进行三维逆向建模。该模块主要考核选手的三维逆向建模能力,即逆向工程技术应用能力。
任务3:产品创新设计与装配设计。要求参赛人员利用给定样品和已经完成的任务2内容,结合机械结构与制造知识,按给定使用功能与零件尺寸限制等要求,对样品中缺失的零部件进行创新结构设计与装配设计,并完成该创新零件的工程图纸。该模块主要考核选手应用机械综合知识进行机械创新设计的能力。
2.第二部分:数控编程与加工
该部分要求竞赛队完成三项竞赛任务。
任务4:已知零件的数控编程与加工。选手根据任务2完成的模型和赛场提供的机床、毛坯,选择合适软件对该产品进行数控编程和加工。主要考核选手选用刀具,以最
2
佳路径和方法按时高质量完成指定数控加工任务。并考核选手工艺编制、程序编制、机床操作等方面的能力。
任务5:创新零件的数控编程与加工。根据比赛现场提供的毛坯尺寸,要求选手完成任务3中所设计的创新零件的数控编程与加工制造任务。主要考核选手结合生产实际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加工工艺方案并考核选手工艺编制、程序编制、机床操作等方面的能力。
任务6:职业素养。主要考核竞赛队在本阶段竞赛过程中的以下方面: (1)设备操作的规范性; (2)工具、量具的使用; (3)现场的安全、文明生产;
(4)完成任务的计划性、条理性,以及遇到问题时的应对状况等。 (二)竞赛时间
竞赛期间的日程安排见下表1。
表1 竞赛日程表
日程 报道当天 时间 全天 09:00-09:45 第二天 10:00-10:45 11:00-16:00 第三天 07:00-12:30 内容 参赛队报到 赛前说明会 领队会议,抽签 参赛队熟悉竞赛场地 第一场比赛 地点 山东职业学院培训中心 山东职业学院西报告厅 山东职业学院西报告厅 竞赛场地 竞赛场地 负责人 组织筹备组 保障组 联络宣传组 专家组长 裁判长 组织筹备组 组织筹备组 3
13:30-19:00 07:00-12:30 第四天 13:30-19:00 第五天 全天 第二场比赛 第三场比赛 竞赛场地 第四场比赛 公布竞赛成绩及返程 山东职业学院培训中心 裁判组 组织筹备组 裁判组 组织筹备组 裁判组 四、竞赛方式
1.竞赛以团队方式进行,不计选手个人成绩,统计竞赛队的总成绩进行排序。 2.竞赛队伍组成:每校限报1支参赛队,每支参赛队由2名参赛选手组成,其中队长1名。每队可配2名指导教师。
3.竞赛需采取多场次进行,由赛项执委会按照竞赛日程表组织各领队参加公开抽签,确定各队参赛场次,参赛队按照抽签确定的参赛场次分批进入比赛场地参赛。承办学校所在代表队安排在首场比赛。
五、竞赛命题
采取提前公开竞赛样题的方式进行比赛,赛前一周在大赛官网上公布样题,同时公布详细的竞赛用工、量、刀具规格、数量,以及赛场提供的有关夹具等信息。正式比赛时,参赛队自带工、量、刀具,夹具由赛场提供。正式赛题与样题形式上保持一致,难度相当。每场比赛的赛题在大赛监督人员的监督下由裁判长指定人员进行随机抽取。
六、竞赛规则
(一)报名资格及报名要求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