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试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标准制定的依据与要求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5 22:03: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试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标准制定的依据与要求

发布日期:2010-08-27 摘自《中国大学教育》

高等教育大众化使高校越来越认识到: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灵魂和生命线,质量问题必然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主题,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与发展之本,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专家Diana Green认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是指特定的组织为向学生和社会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根据一定的质量标准体系,按照一定的程序,对高校的教育质量进行的控制、审核和评估。”根据Diana Green的解释,高校对教学质量的保证,首要任务是建立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我国不少高校在构建校内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就目前已有研究成果的内容而言,主要体现在: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的含义解读、意义分析、基本原则、体系结构等方面,就研究的视角而言,主要集中在高职教学质量标准研究、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研究、基于全面质量管理和ISO9000族标准的借鉴与研究等等。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构建的研究在解决“为什么制定”问题的同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依据什么制定质量标准”问题,这是制定质量标准的顶层设计问题,也是构建质量标准体系的上位问题,对推动本科教学质量的评估和管理以及标准化建设有着具有导向作用的重要意义。本文提出建立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的若干依据,以求对应

用型本科院校构建校内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制定教学质量标准的理论依据

建立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必须从认识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质量和高等教育质量观着手。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在为数不多的研究中,有学者将国际上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归纳为如下五种观点:高等教育质量就是创造例外 (exception);高等教育的质量就是达成标准 (consistency);高等教育的质量就是满足期望 (fitness for purpose);高等教育的质量应该“物有所值”( value formoney);高等教育质量是一种学生改造过程 ( Tran for- mative process) [1]。还有学者提出对高等教育质量概念的分析,从内涵来看,它是高等教育产品和服务满足高等教育系统内外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从外延来看,既可从纵向上分为教育投入质量、教育过程质量和产出质量,也可从横向上分为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质量和社会服务质量,还可从教育活动上分为教学质量、管理质量和为教学提供服务的质量[2]。

高等教育质量观是社会、用人单位、学校自身对教育工作和受教育者质量的基本看法。教育质量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在高等教育的不同发展时期,有不同的质量观。从高等教育培养人才要求的角度,可以包括知识质量观、能力质量观、全面素质质量观;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角度,人们对质量观的认识由精英教育的

单一的学术性质量观,向大众化教育的多维质量观发展。正如 1998 年在巴黎召开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所通过的《21 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第11条所指出的那样“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要“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主要包括以下观点:一是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多元化。由于高等教育系统的多样化和高等院校内部的多样化,导致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多样化,因此,不能用精英高等教育的“学术性质量”标准来衡量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应用性质量”标准。不同层次的高校有不同的质量标准,即使在同一层次的高校中,它们的教育质量也各有千秋。另外,不同地区的高等教育质量存在差异,不存在适用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统一的“国际质量标准”和“全国统一标准” [3]。二是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发展性。高等教育质量是一种“发展性质量”,高等教育质量标准随着时代和现实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不存在一个既定的、永恒的质量标准。三是高等教育质量需求的个性化。在精英高等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是按照高度统一的质量规格进行的,标准化、专业化、集中化、同步化是其显著特征。而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是按照以多样性为基础的质量标准来进行的,弹性化、柔性化、多样化、个性化是其显著特征,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宗旨就在于尽可能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充分满足他们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四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性。在当今时代,虽然高等教育仍然主要以人才培养为主,但高等教育的

职责范围和活动空间已得到极大扩展,这就需要我们确立一种整体的质量观,而不是从某一方面确立高等教育质量观。

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质量观决定质量标准,质量标准反过来又影响质量观。因此,高等教育大众化就更加需要建立多元质量观,不同种类和层次的高等教育应取不同的质量观。有学者指出:研究型大学必须坚持学术质量观,普通专科教育应当坚持个人选择导向的高等教育质量观,而一般本科院校必须树立社会需要导向的高等教育质量观[4]。基于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观的理解,应用型本科院校要体现作为一般本科院校教育应当具有的一定的学术性和学理性,但在更多情况下,判断这类本科教育质量主要是依据其办学定位与办学目标,看其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是否满足服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受到社会的认可和欢迎。这些院校必须依此为最主要的质量标准,建立起“满足需要”导向的质量观,并据此构建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二、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价值取向:制定教学质量标准的核心依据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是指用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好坏以及满足个人、群众和社会需求程度的相关准则。在精英高等教育阶段,教育质量标准比较单一,即坚持单一的学术标准,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教育质量标准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既有学术性标准,又有职业性标准,还有人文性标准等。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理想的质量标准可以体现为:统一性标准与多样性标准的结合、学术性标准与职业性标准的

试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标准制定的依据与要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0zre7qw2e1xkfw974om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