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部分命题区域5生物的种群、群落与环境第1讲种群和群落作业(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8 15:59:4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A错误;第1~20年内,物种c逐渐成为优势物种,主要与其适应环境有关,B错误;第1~5年内,物种a密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该种群能获得较多的光照,适应环境的结果,C错误;第10~15年内,由于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的遮盖,物种a获得的光照较少,因此不能适应环境而逐渐消失,D正确。

11.第4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全国野生大熊猫1 864只,圈养375只,栖息地258~349万公顷,栖息地保护区67个,大熊猫在国内得到很好的保护。若将圈养的大熊猫放归至栖息地保护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放归圈养的大熊猫会使栖息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 B.栖息地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会因圈养大熊猫的放归而受到影响 C.将圈养的大熊猫放归栖息地是通过增加迁入率来提高其种群密度的 D.将圈养的大熊猫放归栖息地后,栖息地的大熊猫种群基因库会增大

解析:选A 大熊猫属于栖息地原有的物种,所以放归圈养的大熊猫不会使栖息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增加,A错误;圈养大熊猫的放归会导致栖息地内被大熊猫捕食的生物、天敌等的数量、分布等发生改变,进而导致栖息地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B正确;将圈养的大熊猫放归栖息地是通过增加迁入率来提高其种群密度的,C正确;放归的大熊猫中可能具有与栖息地大熊猫不同的基因和基因型,所以放归大熊猫后,栖息地的大熊猫种群基因库和基因频率都可能增大,D正确。

12.图中甲表示某环境的条件变化情况,乙、丙表示该环境中两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丙两种动物是捕食关系

B.t1~t2乙、丙种群数量的变化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 C.从t0~t4的不同时间段内,乙种群的K值保持不变 D.t3~t4乙种群数量的增长不受环境条件制约

解析:选B 乙、丙两种动物是竞争关系,A错误;t1~t2乙、丙种群数量的变化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体现,B正确;从t0~t4的不同时间段内,乙种群的K值在增大,C错误;种群数量的增长受环境条件制约,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19·河南洛阳高三统考)伏牛山系是南北气候和植被过渡带,油松为该区域典型的树种。为合理经营和保护林业资源提供依据,研究人员对老君山某区域油松林进行了调查。请据图分析:

(1)图1是研究人员调查的该地区阴坡与阳坡油松的____________图。据图推断,该地区油松的种群数量将会____________。

(2)图2是研究人员绘制的油松死亡率曲线。据图分析,油松阴坡比阳坡整体死亡率________,可能与阴坡、阳坡的____________条件差异大有关。图中,阳坡油松以15年为周期呈现死亡率高峰,发生这种波动的原因是每当油松种群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____________,引起植株大量死亡。依据上述研究,林业人员可确定油松砍伐的合理时期,有效提高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解析:(1)从图1可知,该种群幼年个体数目多,成年和老年个体数目少,故该地区油松的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多。(2)据图2分析可知,油松阴坡比阳坡整体死亡率高,可能原因是阴坡与阳坡光照条件差异大,其中阳坡油松以15年为周期呈现死亡率高峰,发生这种波动的原因是每当油松种群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种内斗争加剧,引起植株大量死亡。依据上述研究,林业人员可确定油松砍伐的合理时期,有效提高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答案:(1)年龄组成(结构) 增长 (2)高 光照 种内斗争加剧

14.(2019·山东潍坊一模)在河流经过的沿岸,常因长年淤泥而产生泥滩地,进而形成如图所示的湿地,请回答相关问题:

(1)该湿地形成过程中,生产者吸收的CO2量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

“小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使营养结构逐渐复杂,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稳定性逐渐增强。

(2)光滩区、近水缓冲区和核心区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群落空间结构的________方向上。区别核心区和近水缓冲区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经该湿地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在该系统中能量不能循环流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对滩涂沙土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研究时,常用____________法进行采集、调查。在对某种动物种群密度调查时,若前后历经多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基本不变,说明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物种丰富度增加,生产者的种类丰富和数量增多,生产者吸收的CO2量大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物种丰富度增加,营养结构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升高。(2)光滩区、近水缓冲区和核心区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群落空间结构的水平方向上。区别核心区和近水缓冲区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3)流经该湿地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在该系统中能量不能循环流动的原因是各营养级生物呼吸散失的热能不能被再利用;捕食关系不能逆转。(4)在对滩涂沙土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研究时,常用取样器(或捕捉器、采集罐、吸虫器等)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在对某种动物种群密度调查时,若前后历经多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基本不变,说明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答案:(1)大于 抵抗力 (2)水平 群落的物种组成 (3)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各营养级生物呼吸散失的热能不能被再利用 (4)取样器(或捕捉器、采集罐、吸虫器等)取样 稳定型

15. “种群存活力”分析可用于研究一些因素如何影响到种群灭绝的可能性,这种研究方法目前已被用来评价秦岭大熊猫现有种群的存活能力,并借此探讨相应的保护措施。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秦岭大熊猫种群动态,常需要调查种群密度,它是种群最基本的________特征。 (2)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秦岭大熊猫进行“种群存活力”分析时,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数据,请据表分析回答。

初始种群 规模/只 种群在200 年内的灭 绝概率 若以“种群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小于5%”作为种群可以维持存活的标准,则该种群维持存活所需的最小初始规模范围在______________只之间。

0.412 0.132 0.076 0.065 0.041 0.010 0.002 0 10 20 25 28 30 40 50 70 (3)若以环境质量下降、自然灾害以及人类的偷猎和捕捉等限制种群数量增长的环境阻力为“限制压”,下图曲线表示不同“限制压”下(以小数表示)初始规模不同的种群与其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的关系。请据图分析:

由图可知,随着限制压的增大,种群灭绝的可能性会________,维持种群存活的最小规模会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种群的灭绝概率为5%,则当限制压为0.02时,“最小存活种群”的规模为__________只。

(4)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请你提出2个针对秦岭大熊猫的保护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种群的最基本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初始种群规模为28只时,种群灭绝概率为6.5%,初始种群规模为30只时,种群灭绝概率为4.1%,因此若以“种群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小于5%”作为种群可以维持存活的标准,则该种群维持存活所需的最小初始规模范围在28~30只之间。(3)据图分析,随着限制压的增大,种群的灭绝概率越来越高,即种群灭绝的可能性增大,维持种群存活的最小规模也会增大;若种群的灭绝概率为5%,则当限制压为0.02时,由曲线图可知,该种群的“最小存活种群”的规模为160只。(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影响种群存活率的因素有限制压、初始种群规模,因此针对秦岭大熊猫的保护建议为:保证现有的环境状况不恶化(或逐步恢复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将(偷猎)捕捉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答案:(1)数量 (2)28~30 (3)增大 增大 160

(4)保证现有的环境状况不恶化(或逐步恢复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将(偷猎)捕捉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部分命题区域5生物的种群、群落与环境第1讲种群和群落作业(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11gi4kxkc0daes3y3831emx02sb1m00vpq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