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课程建设规划 6-1-1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及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1.课程建设目标 按照高等工程教育思想对课程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用信息技术、产学合作及科研成果对课程内容进行不断提高和完善。将《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建设成符合教育规律,满足应用性和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体现本学科专业特色的,富有五十多年历史厚重积淀的国内知名精品课程。 2.课程建设步骤 (1)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实验教师队伍是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基础。在教学队伍建设方面,采用主讲教授负责、青年教师参与、实验教师配合的方式,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的高水平教师和实验教师梯队。 (2)建设高水平的立体教材 按照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当前“中国制造”的世界制造业的大趋势,根据模具技术发展的要求。在“十一五”教材规划中,编写出具有应用性特色的,满足模具新技术发展的精品教材。同时与教材同步出版网络教材及电子课件。在此基础上打造出模具专业主干课程的系列精品教材。 (3)创建具有本学科专业特色的一流教学内容和方法 进一步完善以工程案例为主线的实践教学基地和模具技术中心。实现“在做中教”和“在做中学”的人才培养思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基于探索和实践的教学模式。按照让每一位学生动手设计和制造出一副模具,进行《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学规划和组织教学活动。形成具有实践性、应用性教学特色的一流教学内容和方法。 (4)创建高水平模具技术创新实验室 以课程教学改革带动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在十一五期间使模具技术中心、模具科技馆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进一步完善模具拆装实验室、冲压实验室的建设,以此为基础,创建高水平模具创新实验室,增加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开出能力,并将实验室建成开放式实验室。 (5)建设一流模具技术网站 在现有的西部模具技术网站的基础上,进行扩充和完善,通过网站进行远程教学,力争将本课程建设成为一门网上知名的精品课程。 (6)建设新的学生评价指标体系 (6)建 改革考试方法,加大工程实践技能和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在学习成绩评定中的比重。摸索更合理的课程学负责人领导下的集体备课制度,开展主讲教师指导性听课和新教师学习性听课工作。积极组织申报教学改革项目,鼓励教师从事教学法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习评价指标体系,以利于创新性人才培养。 (7)规范教学管理 完善已实行的课程组负责人和课程组教学管理模式。推行课程 3.网络化教学资源建设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按模具技术的发展要求,对课程的教学参考资料及课件等进行系统整理,建立课程的网络资源库。在现有的网络资源库的基础上进行扩展,进一步实现网上答疑、辅导和指导实验等教学组织工作。建立更加灵活、功能更加强大的网上教学和实验教学平台。在三年内实现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三门核心主干课程上网: 2005年: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2006年: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2007年:模具制造技术。 6-1-2三年内全程授课录像上网时间表 2005年:完成第一章~第四章的录像上网; 2006年:完成第五章~第十一章的录像上网; 2007年:完成全程录像资源的优化。 6-2本课程已经上网资源 网上资源名称列表 网上资源名称列表(http://211.83.32.106/jpkc/cygysj)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学习指南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电子教案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网络课程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网上实验室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验指导书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习题与思考题 模具科技馆资料 以模具工程案例和冲压工艺实验为主线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图形库 冲模设计国家标准 模具材料手册 冲压设计资料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学参考资料目录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