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9 黄山奇石
1.认识“闻、名”等16个生字,会写“南、部”等9个字,会写“黄山、南部”等11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5自然段。
3.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
4.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陡峭”等词语的意思。 难点
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1.字词教学
本课共有“闻、名”16个生字。可以结合语境来识字。
(1)随文识字:“闻、名、景、区、省、部、秀、尤、其”这些生字都在第1自然段出现,可以借助课文语境来随文识字,集中认读。
(2)词串识记:“巨”字可以组词识记。如“巨人、巨大”等等。
(3)看图识字:课文中许多奇石的名字含有“仙”字,如“仙桃石”“仙人指路”“仙女弹琴”等,集中认读这些奇石的名字,结合课前收集的奇石图片,了解“仙”的意思。
第 1 页 共 14 页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4)组块识记:“位、仙”“部、形、状”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教学时可以把左右结构的字组块识记,书写时注意有的左窄右宽,有的左宽右窄。 2.阅读理解
本课的朗读重在朗读中想象,在想象中阅读,要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想象画面。如“仙桃石”,要想象它奇特的外形——桃子,再想象它来源之奇——石桃太大,只能从天上飞来。只有插上想象的翅膀,才能让黄山奇石栩栩如生,生动有趣。教学时,还要指导学生读好轻声词,如“望着翻滚的云海”中的“着、的”要读得轻而短。指导学生读好重音,如“‘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中的“更、有趣”要重读,强调“有趣”,读出作者的赞叹之情。 3.表达运用
仿照课文根据图片中石头的形状展开想象,用上“像”说一说,写一写。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积累词语,用上本课的好词,如“陡峭”“秀丽神奇”等。 4.实践操作
班级举行“我是小导游”活动,学生制作黄山奇石名片,介绍喜欢的黄山奇石。也可以用上课后第三题的词语介绍自己游览过的景点。
1.预习提纲
(1)收集“黄山四绝”的资料,特别是“奇石”的图片,了解黄山的相关信息。 (2)初读课文,认读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自然段标出序号。
(3)再读课文,借助课文插图,猜想:课文写了哪些奇石?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第 2 页 共 14 页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闻、名”等9个生字,正确书写“南、部、些”3个生字。通过联系生活经验、看课文插图等方法,理解并积累“秀丽神奇、中外闻名”等词语。
2.运用想象画面等形式朗读课文,体会“仙桃石”的“奇”。 3.借助关键词,背诵第2自然段。
一、赏图导入,激趣质疑。
1.导入:你们知道黄山四绝吗?(课件出示“黄山四绝”中有代表性的图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今天,我们就来一睹黄山奇石的风姿。(板书:黄山奇石)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呢?
预设1:黄山奇石是什么样的呢? 预设2:黄山奇石“奇”在哪里呢?
预设3:“黄山四绝”有“怪石”,课题为什么不叫“黄山怪石”呢?
2.聚焦课题:你觉得“奇”是什么意思?“奇”是“奇特、神奇、奇怪、奇妙”的意思。(指名说,带着理解再读课题)
3.教师引导:黄山奇石“奇”在何处?带着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设计意图:
开课伊始,教师用美丽、奇特的黄山奇石图片导入新课,形象的黄山奇石图片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贵有疑”,读题之后引发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的学习,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初读感知,认识奇石。
第 3 页 共 14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