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2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4分)
① 年且九十( ) ② 寒暑易节( ) ..
③且焉置土石 ( ) ④ 甚矣,汝之不惠( ) ..23.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24.对于愚公移山,人们的态度不一。一方面,支持者众,其家人“______”,其妻“______”;另一方面,也有反对者,智叟就“______”。(用原文填空)(3分)
四作文(共50分,其中含书写和错别字考查5分。)
25. 请以“几分____________在心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题目横线处可以填写:“感动”“惬意”“思念”“忧伤”“酸涩”……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 ④不少于600字。
期末质量监测初中八年级
语文上册试卷 参考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20分(每小题各2分) 1.C 2.A 3.D 4.B 5.C 6.A 7.D 8.B 9.A 10.B 第Ⅱ卷 非选择题部分100分 二.积累运用(18分)
11. 名句默写(每空1分,错字、漏字、颠倒顺序等均不得分,共8分)
(1)大漠孤烟直(2)万里送行舟(3)似曾相识燕归来(4)东风不与周郎便(5)星河欲转千帆舞(6)惊起沙禽掠岸飞(7)贫贱不能移(8)馨香盈怀袖 12.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问题 (5分)
(1)“大国工匠”打造“优质制造”(意近即可)(2分)
(2)“大国工匠精神”指执着专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推陈出新的精神。(3分)(答出三点就可得满分) 13.诗歌鉴赏(5分)
(1)沦陷的城池、破败的山河、以及草木花鸟。(2分)
(2)国破家亡,满目荒凉,诗人睹物生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2分)流泪之人观落花,落花似在流泪,恨别之人听鸟鸣,鸟也惊心,这两个字生动传神的表现出诗人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1分) 三.阅读理解(32分)
(一) 阅读下文,回答14---17题。(10分)
14. (2分)“看电影事件”(1分)改变了“我”的观念(1分)(或看电影事件促使“我”弃医从文)。
15. (2分)(1)日本“爱国青年”(1分);(2)愚昧麻木的中国人(1分)。
16. (3分) “弱国”和“低能儿”之间本无因果关系,作者却在“中国人”前加上“所以”,并用“当然”来强调,揭露了这种逻辑的荒谬,(1分)表达了对这种谬论的愤慨和抨击。(1分)整全句子表达了作者在遭受凌辱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心情。(1分)
17.(3分)《藤野先生》的行文线索有两条:明线,鲁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鲁迅的爱国之情。(2分)弃医从文。(1分)
(二)请阅读《米粽之忆》回答18—21题(11分)
18.(2分)概括了文章所叙之事(1分),标明文章行文线索(1分)。
19.(3分)运用拟人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米粽在锅里翻滚的情形(1分);表达了作者对米粽的热切期盼之情(1分)。
20.(2分)表达了我对端午节和母亲的怀念之情。
21.(4分)母亲是一个勤劳能干、心灵手巧、乐观爱子的人。比如:“母亲赶夜给我做红布肚兜”表现母亲勤劳,融入浓浓的母爱;“绣的好看”“手巧眼也明亮”“手脚灵活,干什么活儿都利索”表现母亲能干、心灵手巧;“一边绣着一边还低声唱着歌儿”表现母亲乐观的性格。(性格2分;举例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2---24题(11分)
22.(每小题1分,共4分)① 将要 ② 更替 ③ 哪里 ④ 同“慧”,聪明
23. (2分)(1)凭你(现在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1分),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1分)
(2)(2分)你的思想顽固,顽固到了没法改变的的地步(1分),连幼儿寡妇都比不上。(1分)。
24.杂然相许;献疑;笑而止之。(每空1分)
25.(50分)作文:按中考评分标准评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