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妙的杯琴》教学设计与说明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教科书第20到21页
[教材简析]:通过实践体验容器质地不同、盛水多少,敲击出的音也不同。 首先通过第二十页“敲敲听听”,感受容器不同,盛同量的水,敲出的音不同;同样的容器,盛不同量的水,敲出的音也不同,从而了解用容器盛水可以敲出高低不同的音。教学时要让学生形成这样的认识的:根据发音的高低,可以用几个杯子做成“杯琴”演奏乐曲。这样才能使做杯琴的活动含有丰富的数学内容。通过制作“杯琴”并演奏、演唱,体现内容的综合。接着通过第二十一页“编编唱唱”,组织学生用同一种杯子盛水,进行发音高低的调试,做出一个杯琴,编出乐曲一起敲一敲,唱一唱,使数学上认识的容量和演奏乐曲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杯琴的奇妙。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挖掘数学中的美感。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容量知识科学的制作杯琴,并能演奏简单的乐。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制作杯琴
[教学难点]:利用制作的杯琴演奏出简单的乐曲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事课件。画面呈现多种乐器的演奏大家入迷了。解释一下鼓和钢琴的演奏发音的原因。放有杯琴奏乐片段。揭示课题 教师利用准备好的杯琴演奏乐曲(小星星)。 谈话:想不想学老师也演奏出这样的音乐。
谈话:看了教师的表演你发现了什么,产生了什么样的疑问?
生:为什么杯子通过敲击,就能发出声音?生:为什么杯子里的水不一样多,声音就不一样。
谈话:我们通过实验来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1、请你们先拿出不同的杯子,用量杯量同样多的水200ML倒入杯中,用筷子敲击杯子,听听发出的声音是否相同。体会水的相同,各个杯子的材料不同,音高也不一样。
2、再拿出一个杯子,先倒入20ML的水,敲一下,仔细听音高。再倒入40ML,听一听。让学生体会一下,水越多,音越低,水越少,音越高(板书)。分组讨论,体会不同的音高。
3、拿出7个相同的杯子,先敲满杯子和空杯子。体会最高音和最低音)最满的杯子为基准DO音,依次减少水量。试着调出Do, Re,Me,Fa,Sol,La,
Ci,提示,两个杯子之间间隔不能太近。
4、反复试验。教师让优秀的小组来表演。然后再调整着7个杯子里水,再敲一敲,你们会发现什么。
你们通过实验验证了杯琴的制作原理,(水越多,声音越低,空杯的声音最高)各小组完成后,选派代表展示。
[设计说明]: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精彩的课堂开头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二、实验操作,体验“琴声”完成杯琴的制作 (一)小组合作,敲敲听听
1、每个小组拿出准备好的杯子,倒入水,用筷子敲敲有什么发现? 2、小组交流
(杯子里水的多少不同,敲出的音也不同。) 3、你知道是什么道理吗?
4、媒体出示“你知道吗?”(自己学一学)从中你有知道了什么? (由于刚才的一次实验学生不能把水的多少与音的高低联系起来,他们的发现只是表面的发现,粗浅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在这里安排了第二次实验操作)
(二)二次合作,量量填填
1、边敲边量,杯子里水的多少与音量高低有什么关系?记录在表中 杯的编号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7号
杯的编号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7号 mi fa so la ci 音阶(高或低) do re 水的毫升数
2、观察表格,音的高低与杯子中水的多少有什么关系? 3、水是多少毫升的杯子,敲出来的声音比较像我们音乐中的do; (这里让学生先确定do以后,就容易排列和找到后面几个音)
4、请同学们观察并且讨论,相临的两个杯子中的水相差多少毫升,他们的音,比较准确动听和谐。
5、操作比较快的小组,让他们展示,并且说说他们的方法。
6、根据学生介绍的方法,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操作;确保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功;
7、按照 do、re、mi、fa、so、la、ci的次序排列杯子,并且完成书上的表格。
[设计说明]:在学生实际的活动过程当中,设计了两次合作体验,把大量的
时间留给了学生,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观察、分析、发现。在制作“杯琴”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具体指导,要教育学生耐心调试,一个音一个音地调准,以体会数学的价值,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感受生活的乐趣。 三、编编唱唱,奏响欢歌 才艺大比拼。
赛前布置,说明比赛规则。 评选最佳才艺组,颁发奖状。
[设计说明]:在制作“杯琴”后,让学生利用“杯琴”演奏一些熟悉的乐曲,以增强活动的吸引力。让学生唱一唱,使学生在获得成功的同时进一步感受快乐,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主动提炼出数学知识,再将这个知识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灵活地运用,把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知识的应用意识。 四、全课总结,体验收获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学生说说各自的见解
学生可能:用的杯子是相同的,装了多少水就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学生活动,发现音不同.
学生活动,发现水越少,音就越高. 学生将本小组的作品展示
每个小组把本组的节目表演给大家看.
让学生说这节课所学内容并播放排箫和编钟的影像资料。解释基本原理。 [资料链接]目前发现最早的金属打击乐器是在曾侯乙墓(距今2000多年的春秋时期的曾国)中出土的编钟,中间及下一层的钟叫甬钟。编钟的大小差异很大。整套编钟的总重量有5吨。编钟让现在人听到了远古的乐声。编钟有着优美的音色,宽广的音域曾侯乙编钟不仅能演奏简单旋律的乐曲,还能演奏和声
与复调手法的多声部乐曲,也可以用来伴奏,而且,每一件编钟都能发出两个不同的音,编钟的发声原理是用木槌敲击编钟,使编钟振动而发声的。
附杯琴制作
杯琴是通过在杯子中放入一些水来决定发出的声音的。放入的水越多,发出的音就越低。相反,水越少,音就越高。做杯琴,需要八个一样的杯子,把它们排成一字形。在放杯子时,一定要保持杯子与杯子之间的距离,这样发出的声音才不会被另一个杯子而吸收。最左边的是一个满水杯子,它是基音Do,依次向左边减水,音阶应该为Do, Re,Me,Fa,Sol,La,Ci。刚开始音肯定不准,这样就要调整另外七个杯子中水的多少,我们可以用滴管来做加水和减水的工作。慢慢的调整好水的高低音后,用筷子敲击玻璃杯,就可以演奏出美妙动听的歌曲了。如果你没有7个同样的杯子,也没关系,只要用滴管少量调整。不过,不一样的杯子就不能再按照前面杯子的规律来放水了。
教师弹奏音1、2、3、4、5、6、7,学生听音后根据音的高低加水或减水。小组选派一名成员做好每个杯中水有多少毫升的记录,直到把音调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