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杜甫诗三首》课课练1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5 23:44: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杜甫诗三首》第一练(基础练习)

命题人:郝 恒 审题人:黄 娟

1.下列对《秋兴八首(其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秋兴八首》是杜甫旅居夔州时所作。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

B.凡诗人触目所见无不是阴晦凄森的景象,可见诗人心情的孤寂凄楚,又可看出饱经战乱后国家的衰败残破。

C.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大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间的时光如流,人世上的生命不永。

D.诗人在夔州旅居已近两年,所以说故园之思随着孤舟在江上飘走,只有徒然面对着丛菊的第二次开放,为去年的情景而落泪。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秋兴八首(其一) 杜 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有人评价此诗“意境恢弘,气势磅礴”,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

(2)本诗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在抒情方法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答:

3.下面对《咏怀古迹(其三)》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诗开篇由山清水秀的昭君故里写起,与下文“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死后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昭君命运的同情。

B.颔联既写出了王昭君一生的苦楚、死后的孤独,也在“青冢”的称呼中表现了对这位

为民族和睦做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

C.诗歌的后两联借历史传说谴责了汉元帝的不分美善、朝廷里权贵们颠倒黑白的行为。 D.全诗借对王昭君的同情、对统治者的谴责,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1

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杜甫为什么会深情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

答: (2)“群山万壑赴荆门”一句描绘出了一幅雄伟的图景,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英雄生长的地方才适当,用于写昭君村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答: 5.下面对《登高》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勾画出一幅秋天肃杀的动人图景。首联“猿啸哀”和“鸟飞回”,画面惨淡,

气氛悲凉,以映照诗人心上的凄凉。

B.颔联“无边”“不尽”,使诗的境界显得广阔深远,气象万千。可以看出诗人心情激荡不已:韶光易逝,长年漂泊,人生无常。

C.颈联将以上两联景物描写中所蕴涵的感情明朗化。其中“万里”与颔联的“无边”对应,“百年”与“不尽”对应,从时、空两个方面把诗人的忧思表现得既深且广。 D.诗人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又从白发我志不得伸归结到时世艰难,抒发了诗人自己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登 高 杜 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登高》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这首诗中包含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

答: (2)后世评论家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句是诗人用“一生辛酸化出的”。请根据你的理解试作简要分析。

答:

2

搜索更多关于: 《杜甫诗三首》课课练1 的文档
《杜甫诗三首》课课练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19ln9jzui3fmdz9vdd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