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故事(四年级综合性学习案例)
总教学目标:
1、通过上网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伟人、名人、熟悉的亲人与小伙伴的成长故事,并在感受他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汲取营养,获得启示,主动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
2、会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报等方式,展示学习的收获,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
3、在查找资料、展示收获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会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报等方式,展示学习的收获。 教学难点:会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各种渠道,了解别人“成长的故事” 第一阶段:活动指导
(一)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种的指导性文字,明确本次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内容。 1、自读,划一划重点词 2、交流,说一说自读情况 3、点拨:
(1)活动内容:伟人、名人的成长的故事,或者小伙伴、亲人的成长故事。 (2)活动方法:阅读有关书籍、访问相关人物、给相关人物写信…… (3)展示形式: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报、制作ppt…… (二)组织学生分组、制定计划:
1、组织学生分组:将全班学生分成七组,选出活动小组长。
2、指导制定计划:提醒学生安排好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 第二阶段:两周的实践活动
1、按计划学生分组开展活动,收集资料。 2、学生将活动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准备展示。 第三阶段:展示成果 1、展示课:
(1)讲故事活动:请准备故事的学生讲讲名人、亲人、小朋友的成长小故事。 (2)演短剧活动:请准备课本剧的学生演一演名人、亲人、朋友的成长小故事 (3)小报展示:开展一次小报展示, 2、展览会:
(1)小报展:将学生制作的小报,进行张贴,供大家阅览欣赏。 (2)文章展:将学生写的自我成长文章,进行张贴,供大家阅读了解。 (3)电子展:讲学生做好的电子小报或ppt演示稿,输入电视终端,供学生点击阅览。
第一阶段指导课的教学过程: 一、话成长
1、谈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
同学们,学了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知道周恩来小时侯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从小的目标就是什么?…… 2、看照片,谈感受
伟人有成长的故事,我们小朋友也有。请看照片,让我们一起来回忆。 3、讲故事。预设:每张照片里都有一个故事,谁愿意讲讲自己成长的故事? 像这些令人感动,让我们明白是非,懂得道理的故事,都值得我们去了解。 4、板书课题 二、定内容
1、 读课文:有什么有趣的任务?
2、交流板书: 伟人、名人 熟悉的亲人
3、讨论:你最想了解哪位伟人、名人或者熟悉的亲人,为什么想了解他呢? 4、交流
引导:身边的亲人有谁比较出色,表现突出的呢?学生讲述熟悉的亲人 5、引出家乡的名人
随机引导:我们可以从自己熟悉的伟人、名人开始了解。出示资料《日有所诵》,泰戈尔与郑振铎。我们的家乡人才辈出,要了解成长故事怎么能忘了家乡的名人呢? 三、 探方法
1、小组讨论。
分组讨论:你们小组要了解哪一类人物的成长故事,可以怎么做,都会用到到什么方法?读课文,再讨论。看哪小组的方法多,又实用。在书上划,或者写在书上。
2、汇报,板书。
(毛泽东……) 伟人、名人——上网、阅读、写信、电话采访 (同学的表哥) 熟悉的亲人——采访、交朋友 (邬新颖) 小伙伴——直接采访 3、随机指导方法
预设1、指导写信:投影指导,小组尝试。
预设2、上网查找,谁会啊?演示。可以找老师帮忙。你真聪明。 预设3、采访。注意约好时间,对人有礼。 4、演一演:采访小伙伴的妈妈 四、订计划
1、提出要求:把我们讨论过的写下来,没讨论的商量后写写来,就成了计划,计划必须人人遵守,这样调查任务才会成功,看哪小组订的计划最好。 2、看计划书
3、讨论并制定计划。
4、汇报(优秀一份、需修改的一份)讨论并提意见。 5、再制定计划,汇报交流一组。 五、学展示
(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期待着你们找到很多的成长故事,到时候你打算怎么展示给同学、老师看呢?)
1、再读课文,也可以想想你有什么新点子吗?板书 2、看图学展示方式
3、你们小组准备用什么方法呢?讨论 4、汇报,完成表格。 成长的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