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五、材料分析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总题数:3,分数:45.00)
5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陶行知先生1926年11月在“南京中等学校训育研究会”上说:“训育上还有一个最不幸的事体,这事就是教育与训有分家:把教育看作知识范围以内的事,训育看作品行范围以内的事,以为学习知识与修养品行是受不同的原理支配的,甚至于一校之中管教务与训有者不相接洽,或背道而驰。殊不知学习知识与修养品行是受同一学习心理定律之支配的。我们如果强为分家,必致自相矛盾,必致教知识的不管品行,管品行的不学无术。所以,我们希望担任训育的人,要打破知识、品行分家的二元论,而在知识品行合一上研究些办法出来。”
注释:训育即现在所说的德有。
资料来源:谢维和陶行知先生留下的“作业”——立德树人的逻辑与实践研究之一[J].人民教育,2017(7)(分数:15)
(1)依照陶行知先生的观点,你认为影响和制约德育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分数: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一)外部条件
第一,家庭教养方式;第二,巷会属气;第三,同伴群体; (二)内部条件
第一,认知失调;第二,态度定势;第三,道德认知。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 解析:
(2)你认为德育有哪些基本途径?(分数: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一)政治课与其它学科教学,这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二)课外和校外活动,课外、校外活动是由学校以外的教有机关组织和领导的学生课余教育活动。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实施德育的要求。
(三)劳动,通过劳动,学生容易产生对劳动、科学与技术的兴趣与爱好,激发出巨大的热情和力量,受思想与行为上的严峻磨练,看到自己的才能和成果,能够培养学生爱劳动和勤俭、朴实、艰苦、顽强等许多品德。 (四)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活动,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是学校里学生的集体组织,他们组织开展的活动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且是实施道德教育、达到德育目标的有效形式。
(五)班主任工作,班主任要做好学生德育工作必须全面深入地了解研究学生,尊重信任学生,并争取其他任课教师、团队组织、社会有关方面和学生家长的配合,共同对学生进行教有。 ) 解析:
(3)你认为要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分数: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一)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徳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二)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①统一学校内部各方教育力量;②统一社会各方教育影响;③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 ) 解析:
5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从教20多年来,我在校内外多次观摩听课,近半来,我发现,有些经过教研组要体合力打磨的课,展示时总感觉太失真,作秀太明显:也有一些教师精心准备的课,却受到学生的令遇,台上教师口若悬河,台下学生却昏昏欲睡,这种情况与教师课前没有充分了解学生有关。所以教师各课不应只是备课本,更要关注学生学情,井由此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资料来源:陈长礼精心准备的课为何学生不实账[N],中国教育报.2018-5-2(分数:15)
(1)教师备课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什么?(分数: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备好是教好课的前提。对教师而言,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导作用/教师要在平时的学中有意识地攻集教学为上课坐准备。 ) 解析:
(2)教师备课应该树立什么理念?(分数: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新课标下的教师备课应具备四个方面的新理念: ①备课要体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②备课要体现尊重差异性的理念; ③备课更体现生活化的理念;
④备课要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转变的理念。 ) 解析:
(3)教师备课有哪些基本要求?(分数: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一)教师备课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即备学生、备教材和备教法。备教材要求教师钻研教材、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和阅读有关参考书。备学生要求教师熟悉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了解班级的情况;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备教法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特点等选择、设计最佳教学方法。
(二)写好备课计划,备课计划包括学年或学期学科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课题)教学计划;课时计划,即教案。 ) 解析:
5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是丁老师访谈学生及家长的记录片段:
丁老师:你觉得现在学习任务重吗?
学生冰冰:总的来说还是挺重的,我的课表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回家后还要完成很多家庭作业。 丁老师:你平时自由活动的时间能自主支配吗? 学生冰冰:很少有自由活动时间,更谈不上自主支配了! 丁老师:你对自己孩子的学习管得多吗?
冰冰母亲:你也知道,当前社会竞争压力很大,为了上好的大学,我会督促孩子完成各科作业,还让她去学一技之长。
丁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你考虑过孩子的学习兴趣吗?
冰冰母亲:我较少考虑地的兴趣。我觉得兴趣不是凭空而来的,一旦有了成绩,自然就会产生兴趣。 丁老师:孩子跟你叫过苦吗?
冰冰母亲:说过,但我觉得,只要学习就比瞎玩强。(分数:15)
(1)根据人本主义的教育目的观,谈谈你对访谈内容的理解。(分数: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人本主义强调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罗杰斯认为人的精神世界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情感和认知。教育就是促进这两方面同时发展,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人”。在具体教学目标上,罗杰斯重过程轻内容,认为教育就是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材料中冰冰母亲强调对自己孩子认知发展的重视,忽视了孩子的情感发展,学生冰冰由于过重的学习任务很少有自有活动的时间也反应出当下教育中对认知的过分强调,导致学生无法成长为“全人”。 ) 解析:
(2)人本主义所倡导的意义学习有何特点?(分数: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参与的过程,既包括认知参与,也包括情感参与; ②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发起的,内在动力在学习中起主要作用; ③学习是渗透性的,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以及个性等发生变化;
④学习的结果由学习者自我评价,即他们知道自己想学什么和自己学到了什么。 ) 解析:
(3)根据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育者应该如何改进自己的教育活动?(分数: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马斯洛根据需要出现的先后顺序和强弱程度将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只有当低一级的需要得到部分满足的时候才会产生高一级的需要,作为教育者要关注学生的低级需要,培养学生的高级需要。
②罗杰斯强调学生中心的教学观,学生中心模式又称非指导教学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最富有意义的角色不是权威,而是“助产士”与“催化剂”。 ) 解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