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笑开启心智 上饶县二小:郑婧
教师是做人的工作,而作为现代型的教师,不是简单的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到另一个脑袋,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进行心的交流。要让学生喜欢你教的学科,首先,得让学生喜欢教这门学科的教师,怎样让学生去接受你,喜欢你呢?通过多年教学,我认为,把微笑带进课堂,用微笑去搭建与学生交流的心桥,是心理沟通的一剂良方。因为微笑中有温馨,有鼓舞,它是人类最美妙、最动人的语言;微笑是催化剂,它使人振作,催人奋进。更重要的是微笑它能创建一种谐和、轻松、愉快的氛围,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进行教学交流,能更容易让学生喜欢自己,亲近自己,信任自己,从而达到维护学生自尊心,增强学生自信心的目的。
一、用微笑开启的心锁,给学生以爱心。
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宽容、关爱,比批评、惩罚更能感化学生,更能开启学生的心扉,并使学生产生信赖感和感激之情。特别是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或由于紧张,回答问题时结结巴巴,答案含糊不清,甚至答非所问;或因智力原因,接受能力差,对新知识点吃不透不消化;或上课开小差不专心听讲??,出现这些现象时,教师要充满爱心地真诚地给孩子一个微笑,耐心点拨引导,切忌粗暴、简单、批评,更不能挖苦,嘲弄,讽刺,要让学生从老师的微笑中感到似乎有一股暖
流浸润心田,从而消除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让学生获得克服困难的机会和勇气,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让思维活跃起来。
一堂数学公开课中,我让学生读出算式:(3.14+5.32)÷0.2,一位成绩较差的学生把小手举得高高的,我让他站起来读,可由于紧张,他结结巴巴地读得十分吃力,把算式3.14加5.32的和除以0.2,错读成3.14加5.32除以0.7,读完后,这位学生红着脸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这时我微笑着走到这位学生身边,关切地抚摸着他的头说:“你完全有能力读好,准是今天来了这么多老师听课使你紧张了,别灰心,请看清题目再来一遍,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成功。”在几位“嘴快”同学的隐约提醒下,他总算是把题准确地读出来了,我适时加以表扬,那位学生感激地看着我,脸上荡漾着成功的微笑。
二、用微笑拉近心距,给学生以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学生心理最敏感的角落,是学生前进的潜在力量和向上的源泉,是学生高尚纯洁的心理品质。”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维的交流。课堂上,对那些成绩较差而又缺乏自信的学生,教师要把微笑挂在脸上,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同时,还要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获得成功的条件,让他们有出头露脸机会,感到自己不差,也有能力学好,从而增强自尊,树立自信。
我班学生小伟,数学成绩不好,平时话不多,但很贪玩,性格内向并倔强,学校里不管对同学还是老师都牛气冲天,很不好相处。在班里
同学们都“敬而远之”,自然小伟同学在生活中朋友少,对学习也一点不感兴趣。
“一个也不能落下”——不能把小伟圈起来不管,可“严师出高徒”的理念,在他身上试过不凑效。之后,微笑教学法在小伟身上尝试了起来,课堂上,当小伟同学开小差走神时,我会微笑着靠近他,摸摸他的头,友好地暗示他进入问题情境,参与学习活动,下课后,我会时不时地微笑着和他聊聊本节课的学习状况,并告诉他有不懂地方尽管来问老师,老师随时都愿意帮助他学习。当与同学发生冲突时,我会与他心平气和地客观合情合地分析事情原委,,从而让他去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一个月下来,他数学成绩由原来的四十几分提高到了及格边缘,消灭了班上唯一的不及格。平时与同学相处中,小伟同学慢慢地学会了谦让、宽容,自然同学缘也渐渐好起来。在成绩进步的同时,小伟同学自尊得到了维护,学习自信心也增强了不少。记得在本学期第三次测试后,他拿着考了73分的试卷,主动跑到办公室笑着悄悄地对我讲:“郑老师,我下次有信心考上80分。”看着他那自信的微笑,我从心底里由衷地为小伟变化、进步感到高兴。
三、用微笑启迪智慧,给学生以恒心。
洋溢着微笑的表扬,是人生道路上最灿烂的阳光,是学生成绩提高和身心和谐发展的无形动力。在学生心目中教师的表扬和奖励具有极高威性,一个会
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肯定的手势,他们都能从中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从而去摆脱定向思维的束缚,打开学生思路,激活思
维,让学生潜在创新意识,迸发出一朵朵奇异美丽的火花,所以微笑是学生持续学习,继续前行的润滑剂。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哪怕是是小小的成功,比如算对一道题,写出了一个数量关系式,会背一个公式,理解一个等量关系式,找出了一个应用题的关键句,有时甚至是举手要求回答问题的这样一个小举动,我们都抛一个微笑给以肯定,因为你一个小小的表情,带给学生的是愉悦学习的兴奋点,奋发前行的动力。
别吝啬我们的微笑,让我们用饱含着关爱、期待、信任、鼓励的微笑去营造激励成功、启迪智慧、融洽关系的心理氛围,架设老师与学生通往成功的心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