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压强大小仍相等,则可以确定( )。
A.甲球的质量等于乙球的质量 B.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 C.甲球的体积等于乙球的体积 D.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
14.有甲、乙两个正方体铁块,甲的边长是乙的1/3,如果甲放在乙上,则乙受到甲的压力、压强与水平地面受到乙的压力、压强之比是( ) A.1:3,9:27 B.1:28,9:28 C.1:9,9:28 D.1:10,10:30
15.如图所示,质量均匀的物体悬浮在水中,现将它沿图示虚线切为大小不等的两块后仍放在水中,则( ) A.大块下沉,小块上浮 B.大块悬浮,小块上浮 C.两块都悬浮 D.两块都下沉
16.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以下做法中,有可能使两物体剩余
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的做法是 ( )
A.如果它们的密度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高度。 B.如果它们的密度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质量。 C.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高度。 D.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将它们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质量。
18.如下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的液体A和B,现从两容器内抽出相同体积的液
体后,两容器内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原来未抽出液体前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A、FB和压强pA、pB的关系是( A.FA>FB,pA>pB。 C.FA<FB,pA<pB。
19.如右图所示,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分别沿竖直方向截去厚度相等的部分后,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甲和p乙的关系为( )
A.p甲<p乙。 B. p甲=p乙。 C.p甲>p乙。 D.以上都有可能。
20.如右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大于乙的边长。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乙对地面
的压强为p2。若要使乙对地面的压强也变为p1,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第 9 页 共 9 页
甲 乙
)
B.FA=FB,pA>pB。 D.FA<FB,pA=pB。
A
B A 如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
B 如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沿竖直方向截去一部分。 C 如甲、乙质量相等,将甲放到乙上。
D 如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沿水平方向截去一部分。
甲 乙
21.用相同材料制成的圆柱体A和B,已知A的高度是B的高度的4倍,B放在水平的地面上,A放在 B的正
中央,如图所示,若A对B的压强和B对地的压强相等,则A的底面积与 B的底面积之比是 。
22.如图所示,正方体木块甲和乙边长之比为1:2,密度之比是4:1,将物块甲放在物块乙的中
央,则物块甲对乙的压强P1与乙对地的压强P2之比为 。
23.如图所示的平底空玻璃杯的质量、底面积等各项参数如下表所示。若在杯中装满水后,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
求:
(1)瓶中水的质量m水。 (2)水对杯底的压强P水。 (3)杯子对桌面的压强P杯
24.两只容积相等、高度和底面积都不相等的圆柱形容器A和B的平面图如图所示,容器A的底面积为400厘
米2,高为10厘米。两个容器都盛满水且放在水平桌面上。不考虑两个容器本身的重力和体积大小。求: (1)容器A中水的质量。
(2)容器A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容器B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质量m杯(千克) 底面积S杯(米2) 高h杯(米) 容积V杯(米3) 0.15 2×103 -0.1 2.5×104 -
第 10 页 共 10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