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中学2019~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八 年 级 数 学 试 卷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命题:张 虎 审卷:王兴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1.下列“表情图”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 ▲ ) A. B. C. D.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 ) A.a2?a3?a6
B.a6?a3?a2 C.(-a+b)(a+b)=b2-a2 D.
(a-b)2=a2-b2
在式子a5a22abm23.2,x?6,a,5,3?4,n?中,分式的个数是 ( ▲ )
A. 1 B.2 C.3 D.4
CEDO A
FB(第4题图) (第6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4.如图,若△ABE≌△ACF,且AB=5,AE=2,则EC的长为 ( ▲ )
A.3 B.2 C.5 D.2.5 5.分式
22?x可变形为 ( ▲ ) A.22?x B.?22?x C.?22x?2 D.x?2 6.如图,△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AD、AB于点E、
O、F,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 ( ▲ )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7. 已知a+b=3,ab=2,则a2?b2的值为 ( ▲ ) A.3 B.4 C.5 D.6
8.如图,△ABC中,AD⊥BC于D,BE⊥AC于E,AD与BE相交于F,若BF=AC,则∠ABC的大小是 ( ▲ )
海陵中学八年级数学试卷A.40° B.45° C.50° D.60° 9.如图,在△ABC中,∠C=90°,∠B=30°,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M和N,再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
12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连结AP并延长交BC于点D,则下列说法中①AD平分∠BAC;②∠ADC=60°;③点D在AB的中垂线上;④S△DAC∶S△ABC=1∶3.正确的个数是 ( ▲ ) A.1 B.2 C.3 D.4
10.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F⊥AB,垂足为F,DE=DG, △ADG和△AED的面积分别为50和39,则△EDF的面积为( ▲ ) A.11 B.7 C.5.5 D.3.5
(第10题图)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11.点P(-3,4)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 . 12.计算(x-1)(x+2)的结果是 ▲ . 13.使分式2xx?2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为 ▲ . 14.如图,△ABC中,AB+AC=6cm,BC的垂直平分线l与AC相交于点D,则△ABD的周长
为 ▲ cm.
BA
(第14题图)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5.当x为 ▲ 时,分式x2?9x?3的值为0.
16.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已知A、B是两格点,如果点C也是图
中的格点,且使得△ABC为等腰三角形,则点C的个数是 ▲ .
17.如图,将正方形OABC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1,2),则点B的坐标 是 ▲ .
18.如图,△ABC中,AB=AC,∠BAC=56°,∠BAC的平分线与AB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O,将∠C沿EF(E在BC上,F在AC上)折叠,点C与点O恰好重合,则∠OEC为 ▲ 度.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共64分.请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作答)
19.(本题9分)计算:(1)(?3x2y)3?(?2xy3);(2)(?2m?5)2;(3)(a?3)(a?3)(a2?9). 20.(本题9分)分解因式:(1)x2?10x; (2)m3?4m2?4m; (3)16a2?36b2. 21.(本题8分)计算:(1)2019×2019-20152;
(2)先化简,再求值:2b2+(a+b)(a-b)-(a-b)2,其中a=-3,b=2.
第 1 页 共 3 页
22.(本题8分)画图或作图: (1)如图1是4×4正方形网格,其中已有3个小方格被涂成了黑色.请从其余13个白色小
方格中选出一个涂成黑色,使整个涂成黑色的图形成为轴对称图形(只要画出一种图形),并回答符合条件的小方格共有 ▲ 个.
(2)如图2,点A、B是直线l同侧的两个点,在直线l上可以找到一个点P,
使得PA+PB最小.小玉画完符合题意的图形后,不小心将墨水弄脏了图形(如图3),直线l看不清了.请你帮助小玉补全图形,作出直线l.(尺规作图,保留痕迹,不要求写作法)
A
B
A B
P l
(图1) (图2) (图3)
23.(本题6分)
如图,△ABC中,AD平分∠BAC,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连结EF.
求证:(1)AE=AF;(2)AD垂直平分EF. A E
F BDC24.(本题6分)
仔细阅读下面例题,解答问题:
例题:已知二次三项式x2
-4x+m有一个因式是(x+3),求另一个因式以及m的值. 解:设另一个因式为(x+n),得 x2
-4x+m=(x+3)(x+n)
则x2-4x+m=x2
+(n+3)x+3n
∴??n?3??4?m?3n 解得:n=-7,m=-21
∴另一个因式为(x-7),m的值为-21 问题:仿照以上方法解答下面问题:
已知二次三项式2x2
+3x-k有一个因式是(x?4),求另一个因式以及k的值. 25.(本题8分)
在Rt△POQ中,OP=OQ,M是PQ的中点,把一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点M处,以M为旋转中心,旋转三角尺,三角尺的两直角边与△POQ的两直角边分别交于点A、B. (1)求证:MA=MB;
海陵中学八年级数学试卷(2)在旋转三角尺的过程中,四边形AOBM的面积是否变化?试说明你的理由.
(3)连接AB,探究:在旋转三角尺的过程中,△AOB的周长 ▲ 变化(直接填“有”或“没有”).
26.(本题10分)
如图1,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纸片ABC和DEC重合放置,其中∠C=90°,∠B=∠E=30°.
(1)操作发现
如图2,固定△ABC,使△DEC绕点C旋转,当点D恰好落在AB边上时,填空: ①线段DE与AC的位置关系是 ▲ ;
②设△BDC的面积为S1,△AEC的面积为S2,则S1与S2的数量关系是 ▲ .
(2)猜想论证
当△DEC绕点C旋转到如图3所示的位置时,小明猜想(1)中S1与S2的数量关系仍然成立,并尝试分别作出了△BDC和△AEC中BC、CE边上的高,请你证明小明的猜想. (3)拓展探究 已知∠ABC=60°,点D是角平分线上一点,BD=CD,DE∥AB交BC于点E(如图4).若在射线BA上存在点F,使S△DCF=2S△BDE,已知BE=1,请直接写出相应的BF的长.
第 2 页 共 3 页
海陵中学八年级数学试卷第 3 页 共 3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