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语 文(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
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
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5、答题卡上不准使用涂改液涂改。 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5道小题。
2、本学科考试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泯灭(mín) 慰藉 模棱两可(lénɡ) 消声匿迹 ..B.炽痛(chì) 呕歌 义愤填膺(yīn) 栩栩如生 ..C.气氛(fēn) 粗犷 强词夺理(qiǎnɡ) 殚精竭虑 ..D.伎俩(zhī) 缜密 杳无消息(yǎo) 胜卷在握 ..2.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77年前的今天,侵华日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杀害30多
万无辜民众,成为国人心中永远无法消弭的伤疤。 ..
B.由国防科大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第四次蝉联全球超级计算机500 ..
强榜单冠军。
C.湖湘儿女在湖湘文化的熏陶下,正一如既往地实事求是,埋头苦干,不断奋进。 ....
D.不法组织利用“世界末日论”绞尽脑汁,孜孜不倦地推销以世界末日为主题的 ....
逃亡行程,实属无稽荒诞。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 A.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领奖演讲中,让听众们分享了三个意味深长的故事。 B.为避免出现交通不会拥堵的状况,长沙交警出台交管方案为圣诞平安夜保驾护航。 C.沪昆高铁将助推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使沿线城市跨上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D.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第94次会议通过并审议了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的认可。
4.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填入的一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改变让世界更加美好, 。 , 。 。若不是改变,便不会有“神舟”飞船的神奇;若没有传承,也不会有“最美孕妇”这感动人心的称号。改变、传承,形成包含无穷力量的双手,推动社会走向希望的春天。 ①尽管落后的技术需要改变 ②传承却也必不可少 ③因此对于以前的认识,我们要传承其精华,剔除其糟粕 ④但优秀的精神无法替代 A.②①④③ B.④②③① C.④③①② D.②④①③ 5.“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2分) A.中秋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七夕节
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一) 第1页 (共6页)
6.综合探究(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探究材料所揭示的道理。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你的探究结果是: 7.综合运用(共6分)
因父母外出打工,近半留守儿童生活质量下降,精神上和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某校团委开展了“走近留守儿童”的主题活动,通过同学之间“结对子”的形式,帮助留守生走出心灵阴影,健康快乐成长。请你参加本次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学生拟写的活动主题词,作为主持人,你选用哪一个更贴切?请简要说
明理由。(2分)
①让世界充满爱 ②明天更美好 ③手拉手,心连心
选项 (只填序号) 理由 (2)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某高校研究机构对我省留守儿童的情况调查表,请你从中
提炼两则信息。(4分)
留守儿童抑郁情绪调查表 抑郁频度 经常 有时 很少 没有 百分比 5.9% 52.9% 35.5% 5.7% 解决方式 对父母说 对同学说 对老师说 不说 百分比 23.6% 35.5% 5.9% 35% ① ② 8.古诗文默写填空(共5分,每空1分) (1)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3)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4)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中采用设问的修辞格,反映出诗人超尘脱俗、
毫无名利之念的句子是“ ? ”。
9.名著阅读(共5分)
(一)
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郑屠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从以上文字中,你读出了鲁达怎样的性格?请再写一个与鲁达相关的经典故事名称。(3分)
(二)
请参照句式仿写填空。(2分)
览千古华章,养浩然正气。读吴承恩的《西游记》,我们能学到孙悟空的嫉恶如仇;读鲁迅的《朝花夕拾》,我们能感知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读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我们能了解 ;读高尔基的《童年》,我们能体会俄罗斯下层人民生活的苦难。
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一) 第2页 (共6页)
二、阅读(共60分)
(一)古诗文阅读(共24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0.“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两句体现出诗人怎样的心境?(4分) 11.请说说“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渐”和“才”的表达效果。(4
分)
周处 刘义庆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
①
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
②
“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选自《世说新语》中华书局2011版)
【注释】①二陆:陆机(别号“平原”)、陆云(别号“清河”)两兄弟,都是当时著名文学家。②令名:美好的名声。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A.并皆暴犯百姓/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 B.或说处杀虎斩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 C.乃入吴寻二陆/寻向所志(《桃花源记》) .. D.为乡里所患/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鱼我所欲也》) ..
13.下列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为乡里所患 .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 B.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 C.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 D.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每小题3分) (1)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2)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15.文中周处的性格有什么变化?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6分) (二)说明文阅读(共8分)
说窗
①“窗”字,初创时为“囱”,是个象形字。《说文解字》中说:“囱,在墙曰牖(音yǒu,窗子),在屋曰囱。象形。”远古先民的穴居之口开在屋顶,既是门,又是窗,所以,甲骨文的“窗”为原始形态“洞口”(窗)的直观白描。后来,“窗”字才变为由“穴”和“囱”两部分组成的字形。
②钱钟书先生在一篇关于“窗”的散文中写道:“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须再到外面去找。”这段话形象地道出了窗的最本质功能:给房屋以阳光、空气、清风与视眼。
③窗,具有审美功能,最能表现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对于人,“眼睛是灵魂的窗户”,对于房屋,窗户则是建筑灵魂的眼睛。窗户是会说话的,是有表情的,它所流露出的人
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一) 第3页 (共6页)
情味也特别令人回味。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中,窗是词人吟咏不尽的题材,自然景物是窗中永恒的画面。“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些名诗佳句,至今还广为传诵。
④窗的艺术性在中国园林中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窗在园林中的妙用,主要通过漏窗和空窗来体现其“借景”功能。开在园林墙上的漏窗,多用砖瓦空砌而成。框中构图,形式多样,千变万化。图案内容多为花鸟、山水或几何图形。它本身是景,又可窗内窗外双向“借景”,极尽“漏”之能事。不装窗扇的窗称为空窗。空窗有方形、长方形、圆形、六角形、扇形、葫芦形等多种形式,在大面积白粉墙的衬托下显得十分典雅优美。空窗本身不作景象,只在组景中起景框作用,窗的后面多臵石峰,植竹丛、芭蕉之类,形成一幅幅小品图画,正如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所说:“同一物也,同一事也,此窗未设之前,仅作事物观,一有此窗,则不烦指点,人人俱作画图观矣。”
⑤窗的这些特点为古代那些能工巧匠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于是,窗的设计就更加活泼,造型更加丰富,且流露出更多的真性情。然而现在,我们房屋窗户的造型几乎100%着眼于实用,窗的魅力在现代建筑中日益衰退。学者赵鑫珊在他的《建筑是首哲理诗》中感叹道:“近半个世纪以来,我们的窗仅仅是生存的窗,原先的生命窗消失了??然而,只有生命窗才富有诗意。”作者的感慨带给人们一种尴尬,同时也给了我们许多深思。
16.本文介绍了窗的哪些功能?(4分)
17.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说一说下面链接材料提到的苏州园林中的哪一处窗户属于
“漏窗”,并简述理由。(4分)
【链接材料】苏州园林中的留园石林小院之南的“洞天一碧”小屋内,面东墙上有“六角”窗将墙隅空地生长的修竹与秀石框入窗,极富雅意。狮子林的一处墙上四个不同形状的窗子依次塑有古琴、围棋棋盘、函装线书、画卷,这些富于鲜明文化特色的图案内容为园林增添了不少的雅气,再加上窗下栽植的南天竹、石竹、罗汉松,四季长青,与之相配,既具有形式美感,又饱含耐人寻味的幽雅情调。 (三)议论文阅读(共8分)
做难做的事
①美国名校芝加哥大学的翰〃博耶教授到访北大时曾提到,芝加哥大学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做自己不会做的事。这里“不会做的事”指的正是那些做起来很困难,富有挑战性,但却对个人乃至社会发展十分有益的事。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努力做难做的事。
②为什么要做难做的事呢?从大的方面看,只有做难做的事并取得成功,才可能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历史上,每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革新无不是前贤在面临巨大困难的情况下奋力而为的成果。换句话说,如果人类满足于已有认知,只做容易的事情,社会发展就会停滞不前。从小的方面看,个人能力的提升,美好理想的实现,都必须从做难做的事开始。只有勇于做难做的事,向自己的短板和局限挑战,才可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进步。
③做难做的事,需要勇于打破陈规,跳出现有认知格局。面对难题,哥白尼勇于打破陈规,他在经年累月严谨观察、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日心说”,让人认识到托勒密“地心说”的谬误,拉开了启蒙运动的帷幕。爱因斯坦挣脱了牛顿经典力学的束缚,提出了“相对论”,引发了20世纪伟大的物理学革命。面对科学难题,二人不囿于成见,不盲从权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最终冲破了前人的桎梏,取得了科技领域的重大进步。自然科学是这样,人文领域同样如此。中国古代文学之所以会出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样一浪接着一浪,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的繁荣局面,正是一代代文学巨擘回应时代文学创作难题,勇敢打破陈规,不断推陈出新的结果。旧的文学样式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变得僵化,不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这样一来,摆脱前代文学束缚,采用新的文学样式就成为势所必然,但只有那些愿意接受挑战,并敢于打破陈规,跳出现有格局的人才可能取得成功。
④做难做的事,需要勇于挑战自我,克服个人原有局限。《国王的演讲》中,英王
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一) 第4页 (共6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