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共40分.1至8题每小题3分,9至12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甘蔗榨汁 C.炭包吸附异味
B.自行车胎爆裂 D.鲜奶制成酸奶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甘蔗榨汁、自行车胎爆裂、炭包吸附异味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甘蔗榨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自行车胎爆裂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炭包吸附异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鲜奶制成酸奶,生成乳酸,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3分)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 )
A.浓硫酸的稀释 B.测溶液的pH
C.倾倒液体 D.取用固体药品
【分析】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横、二放、三慢竖”)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D、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3分)2019年3月23是第59个世界气象日,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旨是呼吁大家关注气候变化,合理利用资源,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美团、网购等包装用品分类回收,综合利用
B.用LED灯作为光源照明,少用空调,温控适度 C.推广网络学习和无纸化办公 D.过期食品因为含碳,一律焚烧处理
【分析】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有:美团、网购等包装用品分类回收,综合利用;用LED灯作为光源照明,少用空调,温控适度;推广网络学习和无纸化办公;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
【解答】解:A、美团、网购等包装用品分类回收,综合利用,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用LED灯作为光源照明,少用空调,温控适度,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推广网络学习和无纸化办公,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过期食品因为含碳,一律焚烧处理错误,因为会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4.(3分)夏季,鱼虾养殖池内常设置一些水泵,把水喷向空中,从化学角度分析,喷水的目的是( )
A.降低养殖池内水的温度
B.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便于氧气溶解 C.增加观赏性
D.便于太阳照射,杀灭水中的病菌
【分析】根据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夏季气温高,氧气的溶解度减小,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设置一些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溶于水的氧气量增加,而不是降低养殖池内水的温度,故选项错误。
B、设置一些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溶于水的氧气量增加,故选项正确。
C、设置一些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而不是增加观赏性,故选项错误。
D、设置一些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而不是便于太阳照射、杀灭水中的病菌,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气体的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掌握气体溶解度的两个影响因素(温度、压强)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3分)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华为“备胎芯片”全部转正,汽车上的备胎也是应对不时之需,汽车备胎中的橡胶与下表中的哪项材料类别相同( )
A 黄铜 不锈钢 A.A
B 棉花 羊毛
C 塑料 合成纤维 B.B
D 玻璃钢 钢筋混凝土
C.C
D.D
【分析】A.根据黄铜、不锈钢是金属材料进行分析; B.根据棉花、羊毛是天然纤维进行分析;
C.根据塑料、合成纤维是有机合成材料进行分析; D.根据玻璃钢、钢筋混凝土是复合材料进行分析。 【解答】解:汽车备胎中的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A.黄铜、不锈钢是金属材料,故A错误; B.棉花、羊毛是天然纤维,故B错误; C.塑料、合成纤维是有机合成当否,故C正确; D.玻璃钢、钢筋混凝土是复合材料,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是一道考查物质分类的试题,需要同学们在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掌握相应的知识进行解题。
6.(3分)近期发生的火灾和爆炸事件恰人们敲响了安全警钟,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对发生的火灾,首先要尝试用水扑灭,同时考虑其它办法
B.只要控制好燃烧和爆炸的条件,就能使之为我所用,造福人类 C.加油站、加气站内拨打电话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 D.明火附近避免喷洒空气清新剂或杀虫剂,以免引发火灾 【分析】A.根据可燃物的种类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B.根据燃烧和爆炸的条件进行分析; C.根据防止发生危险来分析;
D.根据空气清新剂或杀虫剂是易燃品进行分析。
【解答】解:A.发生火灾时要根据可燃物的种类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故A错误; B.控制好燃烧和爆炸的条件,就能达到防火灾、灭火和防止爆炸的目的,就能使之为我所用,造福人类,故B正确;
C.在加油站附近的空气中弥漫着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接打手机产生的电火花可能会引燃甚至引起爆炸,故B正确;
D.清新剂或杀虫剂是易燃品,遇到明火之后可能会引进火灾,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事故发生的原理,学会预防和防护的措施,对于保障生命、财产的安全及正确解答本题有着重要意义。 7.(3分)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事实 解释
五月槐花香浓郁,六月荷塘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不同分
清久远
子性质不同 缺少氮肥
B 家中绿植枝叶生长不茂盛,
叶色淡黄
C D
A.A
B.B
用洗洁精洗去餐盘上的油渍 常用醋酸或盐酸除水垢
C.C
洗洁精能溶解油渍 醋酸和盐酸中均含有H+
D.D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五月槐花香浓郁,六月荷塘清久远,是由分子在不断运动,才能闻到味,两种分子性质不同,味道不同,故A解释正确;
B、氮肥促进叶色浓绿;家中绿植枝叶生长不茂盛,叶色淡黄,缺少氮肥,故B解释正确;
C、用洗洁精洗去餐盘上的油渍是利用洗洁精的乳化原理,故C解释错误;
D、常用醋酸或盐酸除水垢,是因为醋酸和盐酸中均含有H+,用酸将水垢反应掉,故D解释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3分)近期,草地贪夜蛾虫害严重威胁我国玉米产区,农药甲维盐对其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已知甲维盐的化学式为C56H81NO15,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维盐由56个碳原子、81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15个氧原子构成 B.甲维盐中氮、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120 C.甲维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目前施用农药仍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 【分析】A、根据甲维盐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