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农村信用社必做习题(二)——金融知识(解析详细)
1.下列选项在金融市场中,既是金融市场中重要的交易主体,又是监管机构之一的是( )
A.证监会 B.政府 C.商业银行 D.中央银行
2.1999 年以后,我国金融债券发行主体主要是( )
A.中国银行 B.国家开发银行 C.中国农业银行 D.中国工商银行
3.在金融市场的各类主体中,主要以资金供应者身份参与金融市场的主体是( ) A.企业 B.家庭 C.政府 D.金融机构
4.下列不属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组织机构的是( ) A.理事会 B.执行董事会 C.临时委员会 D.股东大会 5.国际清算银行是根据( )在瑞士的巴塞尔联合成立的。 A.巴塞尔协议 B.海牙国际协定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 D.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6.凯恩斯认为,债券的市场价格与市场利率成( ) A.正比 B.反比 C.无关 D.不确定
7.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中,投资品货币需求主要受( )影响。 A.投机性 B.未来利率水平 C.国民收入 D.物价水平
8.某银行的核心资本为 300 亿元人民币,附属资本为 200 亿元人民币,风险加权资产为 1000 亿元人民币,市场风险
资本为 200 亿元,操作风险资本为 100 亿元,则其资本充足率为( ) A.8% B.10.53% C.38.46% D.50%
9.( )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第二支柱。 A.内部监管 B.外部监管 C.最低资本要求 D.市场约束 10.通常说的“挤兑”是指银行面临的( ) A.声誉风险 B.合规风险 C.市场风险 D.流动性风险 11.下列属于直接融资工具的是( )
A.企业债券 B.银行债券 C.可转让大额存单 D.人寿保险单 12.金融市场上最活跃的交易者是( ) A.企业 B.金融机构 C.政府 D.中央银行
13.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的区别在于( )
A.是否存在中介机构 B.中介机构在交易中的地位和性质 C.是否存在固定的交易场所 D.是否存在完善的交易程序
14.针对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大的风险简历以外损失基金,损失发生时用它补偿。但同时带来的问题挤占了企业的资金,
降低了资金使用的效率。这属于处理风险常用方法中的( ) A.转移风险 B.预防风险 C.自保风险 D.避免风险
15.( )年,中国人民银行放开了银行间同行拆借利率,为利率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A.1995 B.1996 C.1997 D.1998
16.( )以实际概念为基础,即经济主体和机构为预期的额外收益而承担额外风险。
A.纯预期理论 B.分隔市场理论 C.期限偏好理论 D.古典利率理论 17.债券当期收益率的计算公式是( ) A.票面收益/市场价格 B.票面收益/债券面值
C.(出售价格—购买价格)/市场价格 D.(出售价格—购买价格)/债券面值 18.在我国证券回购市场上,回购期限为( )
A.1 个月以内 B.3 个月以内 C.6 个月以内 D.1 年以内 19.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政策传导变量为( ) A.利率 B.货币供应量 C.超额存款准备金 D.基础货币 20.货币供给包括( )
A.货币供给行为和货币共给量 B.货币供给频率和货币供给政策 C.货币供给行为和货币供给频率 D.货币供给量和货币供给政策
21.一国在二级银行体制下,基本货币 100 亿元,原始存款 300 亿元,货币乘数为 4,则该国货币供给量等于( )亿元。 A.700 B.300 C.400 D.600 22.体现率越大,货币乘数则(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确定
23.中央银行宏观金融调控的中介指标是( )
A.市场利率 B.超额存款准备金 C.基础货币 D.货币供应量
24在金银复本制度下 A 国金银的法定比率为 1:15.5,B 国金银的法定比价为 1:16.5,那么将会出( )
[A]A 国只流通金币 [B]A 国只流通货币 [C]AB 两国都流通金币 [D]AB 两国都流通银币
25在中国若将 100 元人民币存入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账户,M1 和 M2 如何变化?若存到商业银行的活期账户里,M1 和 M2 又将如何变化? [A]M1 减少,M2 不变; M1 不变,M2 不变 [B]M1 不变,M2 减少; M1 不变,M2 不变 [c]M1 不变,M2 不变; M1 减少,M2 不变 [D]M1 不变,M2 不变; M1 不变,M2 减少 26按我国货币供给量的统计口径,准货币是指( )
[A]流通中的货币 [B]活期性质的存款 [C] M2-M1 [D]储蓄存款 答案解析:
1.D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既是金融市场中重要的交易主体,又是监管机构之一。
2.B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金融债券发行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1999 年以后,我国金融债券的发行主体集中于政策性以后,其中,以国家开发以后为主。 3.B 金融市场主体包括家庭、企业、政府、金融机构、中央以后及监管机构。家庭是金融市场上主要的资金供应者,他们以购买债券、股票、基金等金融工具的方式,将手中的闲置资金投入市场。
4.D 理事会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高权利机构,执行董事会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理事会下属的负责处理日常业务的工作机构,临时委员会是 1974 年 10 月成立的基金组织的重要决策机构,由 22 名执行董事相对应的会员国选派金组织的理事或同等级别的人员组成。股东大会不属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组织机构。 5.B 略。
6.B 凯恩斯认为,债券的市场价格与市场利率成反比,如果利率上升,则债券价格下跌;如果利率下跌,则债券价格上涨。
7.B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函数提出了投机性的货币需求,并认为这一需求受未来利率不确定性影响。
8.B 银行资本充足率=(资本—扣除项)/(风险加权资产+12.5 倍的市场风险资本+12.5 倍的操作风险资本)*100%=(300+200)/(1000+12.5*200+12.5*100)*100%︾10.53%。
9.B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了监管部分监督检查和市场约束的新固定,形成了资本监管的“三大支柱”。第一支柱为最低资本要求,第二支柱为外部监管,第三支柱为市场约束。
10.D “挤兑”是指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无法在不增加成本或资产价值不发生损失的条件下及时满足客户的流动性需求,从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11.A 直接融资是指政府、企业等直接从社会上筹资,故 A 选项的企业债券是直接融资工具;间接融资是以金融部门为中介,由金融部门(如商业银行,信用中介,储蓄机构等)以贷款等形式向非金融部门(如企业等)提供资本。 12.B 金融市场的主体包括家庭、企业、政府、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其中,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上最活跃的交易者,分为存款性金融机构和非存款性金融机构。
13.B 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的差别在于中介机构在交易中的地位和性质。在直接金融市场上也有中介机构,但这些机构并不作为资金的中介,而仅仅是充当信息中介和服务中介。
14.C 自保风险是指企业自己承担风险。途径有:1 小额损失纳入生产经营成本,损失发生时用企业的收益补偿;2 针对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大的风险建立以外损失基金,损失发生时用它补偿。但同时带来的问题是挤兑了企业的资金,降低了资金使用的效率;3 对于较大的企业,建立专业的自保公司。
15.B 1996 年 6 月 1 号,中国人民银行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为利率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奠定了基础。1997年 6 月,放开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
16.C 期限偏好理论假设借款人和贷款人对特定期限都有很强的偏好。但是,如果不符合机构偏好的期限赚取的预期额外回报变大时,实际上他们将修正原来的期限。期限偏好理论是以实际概念为基础,即经济主体和机构为预期的额外收益而承担额外风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