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说明
BLE/UART/USB三通芯片CH9143手册 版本:1C
1、概述
CH9143是一款BLE/UART/USB三通芯片,实现蓝牙、USB接口和串口接口之间数据互传。蓝牙支持主机模式、从机模式和主从一体模式,从机模式和主从一体下可对蓝牙通讯以及参数进行配置,支持BLE4.2。串口支持AT指令配置,支持MODEM联络信号,最高波特率1Mbps。同时可实现计算机USB接口、串口和蓝牙之间联机调试或数据监控。
USB和BLE虚拟化串口技术,电脑端提供虚拟串口驱动,屏蔽蓝牙和USB底层技术细节,无需二次开发,即连即用,兼容常规串口应用程序和串口调试工具,快速实现三路“串口”相互传输。
下图为CH9143一些应用方案框图: CH9143 CH9140蓝牙从机模式 USB主机 ~BLE蓝牙~ 芯片蓝牙 串口应用程序 USB 或CH9141蓝牙从机模式 主机模式 或 或主从一UART 串口调试工具 MCU或其他串口设备 体模式 图1 CH9143的USB接口与其他蓝牙从机或串口设备进行串口通讯框图
电脑、手机等 CH9143 USB ~BLE蓝牙~ 蓝牙主机 芯片蓝牙 (虚拟串口驱动)从机模式 串口应用程序 或主从一 UART 或APP MCU或其他串口设备 体模式 图2 蓝牙主机通过CH9143蓝牙与USB主机或者串口设备进行串口通讯框图
USB主机 串口应用程序 或 串口调试工具
CH9143 USB主机 USB主机 CH9143 蓝牙从机串口应用程序 USB 串口应用程序 USB 芯片蓝牙~BLE蓝牙~ 模式或 或 或 主机模式 主从一体 串口调试工具 串口调试工具 UART UART MCU或其他串口设备 MCU或其他串口设备 图3 两端USB主机使用CH9143蓝牙主从连接进行串口通讯框图
2、特点
● 蓝牙、USB接口、串口三接口数据互传。
● 蓝牙支持从机模式、主机模式和主从一体模式。 ● 提供电脑端USB和蓝牙虚拟串口驱动。
2 ● 兼容已有串口软件和工具,无需二次开发。
● 支持Windows/Linux/Android/iOS等系统蓝牙主机连接。
● 两种串口驱动程序模式:厂商驱动程序模式和免安装的USB-CDC驱动程序模式。 ● 蓝牙传输距离100m。 ● 蓝牙发送功率8档可调。 ● 支持3.3V和2.5V工作电压。
● 支持蓝牙传输配置,串口AT指令配置。 ● 异步串口最高通讯波特率1Mbps。
● 串口支持MODEM联络信号RTS、DTR、DCD、RI、DSR、CTS。 ● 串口支持5、6、7或8个数据位以及1或2个停止位。 ● 串口支持奇、偶、无校验、空白0、标志1等校验方式。 ● 全速USB设备接口,兼容USB V2.0。 ● 32K时钟源可选外部晶振。 ● QFN28_4X4封装。
3、应用领域
● MCU/DSP/嵌入式系统。 ● 工业仪器仪表。 ● 智能家居。
● USB、串口无线延长。
4、封装
封装说明 方形无引线28脚
订货型号 CH9143
封装形式 QFN28
塑体宽度 4*4mm
引脚间距 0.4mm
15.7mil
3
5、引脚
引脚号 0 1 2 3 4 5 6 7 8
引脚名称 GND X32KO X32KI VDD_D VSW VCC LED DSR# AT
类型 P A A P P P O I I
引脚说明 电源地
低频振荡器的反相输出端 低频振荡器的反相输入端
芯片内部电源输入,需外接2.2uF退耦电容 内部DC-DC电源开关输出与VDD_D、VDD_A连接
芯片电源输入,需外接2.2uF退耦电容 芯片状态和数据收发指示输出引脚,低电平有效
UART的MODEM输入信号,数据装置就绪 AT透传功能切换引脚:
低电平:AT模式;高电平:透传模式
芯片上电时为RELOAD恢复出厂设置功能输入引脚,
检测到连续2秒低电平后恢复出厂设置;
芯片上电完成后为BLESTA蓝牙连接状态指示信号输出引脚,未连接输出低电平,连接输出高电平。
CTS/RTS流控使能,低电平有效,内置上拉电阻
UART的MODEM输出信号,数据终端就绪
USB总线的D+数据线 USB总线的D-数据线 串口发送引脚 串口接收引脚 芯片复位引脚,低电平有效 串口发送数据状态引脚,高电平有效
高频振荡器反相输出端 高频振荡器反相输入端
内部模拟电路电源节点,需外接2.2uF退耦电容
RF射频信号输入输出
芯片内部电源输入,需外接0.1uF退耦电容 内部DC-DC电源使能,低电平开启,内置上拉电阻 蓝牙模式选择,内置上拉电阻
低电平:从机模式;高电平:主从一体模式 UART的MODEM联络输出信号,请求发送,低电平有效
UART的MODEM输入信号,数据载波检测 UART的MODEM输入信号,振铃指示
UART的MODEM联络输入信号,清除发送,低电平有效
9
RELOAD /BLESTA FCE DTR# UD+ UD- TXD RXD RST# TNOW X32MO X32MI VINTA ANT VDD_A SWREG_EN BLE_MODE RTS# DCD# RI# CTS#
I/O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I O USB信号 USB信号
O I I O A A P A P I I O I I I
注:P:电源引脚,A:模拟引脚,I:输入引脚,O:输出引脚
6、功能说明
6.1 从机模式
从机模式下芯片会发送固定广播数据,默认广播名称 “CH9143BLE2U”,广播间隔100ms。从机
支持四种基本蓝牙服务,其中透传服务UUID为0xFFF0。
4
通讯的UUID说明参考下面表格。 UUID 0xFFF1 0xFFF2 0xFFF3
属性 通知 只写 读、写
说明
串口接收数据将通过该通道发送给主机,主机需要开启通知,数据会以MTU大小封包,超过的将会被芯片分包发送。
主机发送数据通道,发送数据将会在串口发送出去。
配置通道,保留。
6.2 主从一体模式
主从一体模式为蓝牙主机与从机同时工作,当其中某一角色与其它蓝牙建立连接时,则会停止另一角色。需要注意的是,CH9143芯片作为蓝牙主机角色,仅能与我司其他蓝牙芯片建立连接。配对方法详见6.3 智能配对功能。
6.3 智能配对功能
当CH9143芯片处于主从一体模式时,无需通过AT命令输入MAC地址即可与指定CH914x芯片建
立配对,配对成功后二者建立绑定关系,再次连接时无需重新配对。其配对流程如下:
1) CH9143芯片处于主从一体模式,CH9140/CH9143芯片处于从机模式或者主从一体模式; 2) 欲建立配对双方在3s内完成上电; 3) 指示灯闪烁3下后常亮,配对成功。
若需要重新建立配对需要重新经过配对流程,区别在于步骤3指示灯会快速闪烁,此时将任意端重新上电则可重新建立配对。
6.4 数据传输功能
CH9143串口、USB和蓝牙三接口数据互传,任意接口接收到数据都会发送至其他接口。
串口接口使用异步串口,默认出厂115200bit/s波特率,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检验以及流控开启。由于蓝牙通信速率与其环境有关,所以在串口波特率超过9600bit/s,且蓝牙平均RSSI小于-70dBm时,建议使用CTS/RTS流控防止缓存区溢出。USB接口为USB2.0全速设备,通过模拟串口设备与PC通信,兼容常用串口软件。
串口接口可进行AT配置,将AT脚拉至低电平可进入AT模式。进行AT配置时建议保证数据传输结束,进AT配置时,当前接收到的透传数据没有保存会丢失,已经保存到接收缓存区的数据会在退出AT模式时继续发送。蓝牙接收到数据是会直接发送给其他接口,数据不会暂存,蓝牙数据多的时候会等待发送,如果当前已经进入AT模式,蓝牙接收到的数据直接丢弃。
6.5 指示灯功能
指示灯状态说明表 序号 1 2 3 4 5 6
状态
上电后单次快闪3下 上电后双次快闪3下 500ms间隔慢闪
常亮 连接状态快闪 配对过程中快闪
说明 当前处于从机模式 当前处于主从一体模式 当前处于广播状态 当前处于连接状态 当前正在数据传输
已与其他设备建立配对,需重新上电完成配对
6.6 外部32K自动检测功能
CH9143芯片支持自动检测外部32K晶体,若芯片外围不接32K晶体则使用内部32K时钟,否则使用外部32K晶体配合芯片内部的时钟振荡器提供输入时钟。
5
7、AT指令集
7.1 AT基本格式
AT模式下芯片作为串口从设备,与芯片相连的主控(主机)为串口主设备,AT命令由主机发送,芯片给出响应。
主机发送基本格式:
说明:基本格式是大部分命令码,部分命令有所区别,具体见下面的命令集。其中{CR}{LF}对应的是字符格式定义的“\\r”“\\n”,十六进制为:0x0D,0x0A即ASCII中的回车符和换行符,命令中{CR}{LF}作为一个分隔符和结束符使用。
芯片返回基本格式:
返回参数格式:<参数><{CR}{LF}>
错误状态返回:<{CR}{LF}>
说明:错误码是两个ASCII字符组成的一个HEX形式,如错误码为字符“01”即表示十六进制的0x01。目前的错误码及表示的含义如下表所示: 错误码 01 02 03 04
含义
缓存错误:当前芯片没有缓存来进行应答,可以稍后重试。
参数错误:发送的AT指令部分参数不符合规范,注意芯片不会对所有参数进行判定需
要外部保证基本的正确性。
命令不支持:命令在当前模式下不支持,比如在广播模式下发送连接命令等 命令不可执行:命令暂时不能执行,可以稍后重试,一般是没有足够的缓存处理这次
命令,芯片在忙。
7.2 串口配置命令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指令 AT... AT+MAC AT+CCADD AT+CONNINTER AT+TPL AT+UART AT+LSICALI AT+RFCALI
说明 AT模式测试 查询本地MAC地址 查询当前连接MAC地址
连接间隔设置 查询/设置发射功率 查询/设置串口参数 内部32K时钟校准设置 蓝牙RF校准设置
1.AT模式测试
指令:AT...{CR}{LF}
说明:检测芯片是否处于AT模式,若处于AT模式后发送该命令会给出响应。 返回:OK{CR}{LF}
例:主机发送:AT...{CR}{LF} 芯片应答:OK{CR}{LF} 2.MAC地址
查询指令:AT+MAC?{CR}{LF}
说明:读取芯片的蓝牙MAC地址,返回的参数格式xx:xx:xx:xx:xx:xx,MAC为小端格式即低字节在前,不支持设置MAC。 返回:蓝牙MAC地址
6
例:主机发送:AT+MAC?{CR}{LF} 芯片返回:05:DF:39:4C:99:B4{CR}{LF}OK{CR}{LF} 设置指令:AT+MAC=xx:xx:xx:xx:xx:xx{CR}{LF},参数以小端格式填入。
说明:MAC参数不建议修改,修改时,芯片不会对参数的合法性进行验证。该参数在下一次上电或复位生效。
例:主机发送:AT+MAC=05:DF:39:4C:99:B4{CR}{LF} 芯片应答:OK{CR}{LF} 3.获取当前连接MAC地址
指令:AT+CCADD?{CR}{LF} 说明:获取当前与芯片连接的MAC地址,MAC为小端格式即低字节在前,没有连接则返回空的MAC地址。
返回:连接的MAC地址。
例:主机发送:AT+CCADD?{CR}{LF} 芯片返回:05:DF:39:4C:99:B4{CR}{LF}OK{CR}{LF} 4.连接间隔设置AT+CONNINTER
查询指令:AT+CONNINTER?{CR}{LF}
说明:查询当前芯片的连接间隔参数,返回是一个区间数值,分别对应最小值和最大值,在连接时蓝牙协议会协商一个通讯的时间,如果参数不满足芯片将会发起重新协商。数值单位为1.25mS。 例:主机发送:AT+CONNINTER?{CR}{LF} 芯片返回:6-16{CR}{LF}OK{CR}{LF} 设置指令:AT+CONNINTER=<参数1>-<参数2>{CR}{LF} 说明:设置连接间隔参数,参数范围需要满足蓝牙协议的要求,同时设置的数值不应超过65535。 例:主机发送:AT+CONNINTER=6-160{CR}{LF} 芯片返回:OK{CR}{LF} 5.发射功率
查询指令:AT+TPL?{CR}{LF} 说明:查询当前蓝牙发送功率。 返回:功率等级。
例:主机发送:AT+TPL?{CR}{LF} 芯片返回:0{CR}{LF}OK{CR}{LF} 设置指令:AT+TPL=
说明:设置蓝牙发射功率,x支持的参数:0(0DB)、1(1DB)、2(2DB)、3(3DB)、4(-3DB)、5(-8DB)、6(-14DB)、7(-20DB),其他的参数不支持,设置参数会保存,并在下一次重启时生效。
例:主机发送:AT+TPL=1{CR}{LF} 芯片应答:OK{CR}{LF} 6.串口设置
获取指令:AT+UART?{CR}{LF}
说明:返回当前的串口参数配置。
返回:<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超时时间>{CR}{LF}
例:主机发送:AT+UART?{CR}{LF} 芯片返回:115200,8,1,1,50{CR}{LF}OK{CR}{LF} 设置指令:AT+UART=<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超时时间>{CR}{LF}
说明:该命令设置串口参数,其中波特率支持参数:9600bit/s、19200bit/s、38400bit/s、57600bit/s、115200bit/s、1000000bit/s;数据位支持参数:8、9;停止位支持的参数:1、2;校验位支持的参数:0(无校验)、1(奇校验)、2(偶校验);超时时间是透传模式下的数据超时时间,单位为ms。发送完该命令,芯片将保存该设置的参数并返回应答,5mS后将按该配置的参数重新初始化串口。
例:主机发送:AT+UART=115200,8,1,0,50{CR}{LF} 芯片应答:OK{CR}{LF} 7.内部32K时钟校准设置AT+LSICALI 查询指令:AT+LSICALI?{CR}{LF} 说明:芯片返回当前内部32K时钟校准参数,有三个参数域,中间使用逗号隔开,参数格式定义:<校准模式>,<温度差阈值>,<定时时间>{CR}{LF}。其中校准模式值定义:0:关闭校准,1:采用定时方式校准,2:采用温度差校准;温度差阈值:设定的值为温差变化差,该值设置后会在采用温度差
7
方式校准时使用;定时时间:以ms为单位,设置两种校准方式定时时间。
例:主机发送:AT+LSICALI?{CR}{LF} 芯片返回:2,7,5000{CR}{LF}OK{CR}{LF} 设置指令:AT+LSICALI=<校准模式>,<温度差阈值>,<定时时间>{CR}{LF} 说明:设置当前LSI时钟的校准模式,参数定义参考查询指令。
例:主机发送:AT+LSICALI=2,10,10000{CR}{LF} 芯片返回:OK{CR}{LF} 8.RF校准设置AT+RFCALI
查询指令:AT+RFCALI?{CR}{LF}
说明:芯片返回当前RF校准参数,有三个参数域,中间使用逗号隔开,参数格式定义:<校准模式>,<温度差阈值>,<定时时间>{CR}{LF}。其中校准模式值定义:0:关闭校准,1:采用定时方式校准,2:采用温度差校准;温度差阈值:设定的值为温差变化差,该值设置后会在采用温度差方式校准时使用;定时时间:以ms为单位,设置两种校准方式定时时间。两个设置校准命令格式一致。 例:主机发送:AT+RFCALI?{CR}{LF} 芯片返回:2,7,5000{CR}{LF}OK{CR}{LF} 设置指令:AT+RFCALI=<校准模式>,<温度差阈值>,<定时时间>{CR}{LF} 说明:设置当前RF校准模式,参数定义参考查询指令。
例:主机发送:AT+RFCALI=2,10,10000{CR}{LF} 芯片返回:OK{CR}{LF}
8、参数
8.1 绝对最大值
临界或者超过绝对最大值将可能导致芯片工作不正常甚至损坏 名称 TA TS VCC VIO
参数说明 工作时的环境温度 存储时的环境温度 系统电源电压 输入或者输出引脚上的电压
最小值 -40 -40 -0.4 -0.4
最大值 85 105 3.9 VCC+0.4
单位 ℃ ℃ V V
8.2 电气参数
名称 VCC VIL VIH VOL VOH IUP
参数说明 电源电压 低电平输入电压 高电平输入电压 低电平输出电压 高电平输出电压
内置上拉电阻的输入端的输入电流
最小值 2.5 0 2.0 0 VCC-0.4 25
典型值 3.3 0.3 VCC-0.3 60
最大值 3.6 0.9 VCC 0.4 VCC 90
单位 V V V V V u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