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学语文(本)第二次作业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 2:31:3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 ? C、七律 D、七绝

标准答案:b 说明:

题号:1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2

下列汉赋中属于抒情小赋的是:()。

? ? ? ?

A、《子虚赋》 B、《上林赋》 C、《西京赋》 D、《登楼赋》

标准答案:d 说明:

题号:16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4

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中“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两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有()。

? ? ? ? ?

A、夸张 B、比喻 C、排比 D、对偶 E、借代

标准答案:ad 说明:

题号:17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4

苏轼是宋代文学艺术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一位作家,他擅长的有( )。

? ? ? ? ?

A、诗词 B、散文 C、书法 D、绘画 E、戏曲

标准答案:abcd 说明:

题号:18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4

下列《前赤壁赋》的语句中,表现作者乐观情绪的有( )

? ? ? ? ?

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B、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C、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E、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标准答案:ade 说明:

题号:19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4

曹操《短歌行》(其一)中化用典故的诗句有( )。

? ? ? ?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B、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C、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D、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E、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标准答案:de 说明:

题号:20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4

下列作家中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有( )。

? ? ? ? ?

A、关汉卿 B、马致远 C、王实甫 D、白朴 E、郑光祖

标准答案:abde 说明:

题号:21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4

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有( )。

? ? ? ?

A、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标准答案:abcd 说明:

题号:22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4

《八声甘州》中反映借事抒情模式的诗句有

? ? ? ? ?

A、不忍登高临远 B、想佳人、妆楼颐望

C、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nèn)凝愁 D、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E、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标准答案:bc 说明:

题号:23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4

李白《早发白帝城》一诗属于( )。

? ? ? ?

A、古体诗 B、近体诗 C、七律 D、七绝

标准答案:bd 说明:

题号:24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4

盛唐时期重要的边塞诗人有( )。

? ? ? ? ?

A、王维 B、岑参 C、高适 D、孟浩然 E、王昌龄

标准答案:bce 说明:

题号:25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4

下列各项属于词牌的有( )。

? ?

A、《沁园春》 B、《念奴娇》

? ? ? C、《水调歌头》 D、《短歌行》 E、《山坡羊》

标准答案:abc 说明:

题号:26 题型:判断题 本题分数:3

在中国文学史上,常以“风”、“骚”并称,“风”指的是《诗经》,“骚”指的是《楚辞》。《楚辞》的作者是屈原。

? ?

1、 错 2、 对

标准答案:1 说明:

题号:27 题型:判断题 本题分数:3

《诗经·豳风·七月》:“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诗句中的“三之日”即我们现在的农历正月。

? ?

1、 错 2、 对

标准答案:2 说明:

题号:28 题型:判断题 本题分数:3

《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句中“既望”指的是农历每月的十六日。

? ?

1、 错 2、 对

标准答案:2 说明: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学语文(本)第二次作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2klo8p3qy3fmdy9ul8q7b8vd5385a00y2g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