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四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完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首先横越大西洋的是( )
A.哥伦布 B.达·伽马 C.麦哲伦 D.迪亚士 2.右图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向中国皇帝进献的《坤舆万国全图》。该图绘制的首要条件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早期的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3.汤姆同学惊奇地发现:欧洲的地名与其他地区的地名非常相似,如大洋洲有新西兰(New.Zealand),荷兰有西兰省(Zealand);美国有新奥尔良(New Orleans),法国有奥尔良(orleans)。对此,你对两者之间关系的合理解释是( )
A.地理形势相同 B.文化传统相同 C.关系世代友好 D.殖民活动影响
4.1851 年第一届世界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 , 英国展出的最新工业成果中可能包括( )
A. 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 B. 电灯泡、蒸汽织布机 C. 蒸汽锤、铁路设备 D. 电话机、水利纺纱机 5.“曼彻斯特棉纺织厂都是大建筑,这样建造是为了容纳最大量的人。为了尽量利用一切地方,工厂建成几层,各层尽可能不高,机器占了最多的面积。不少工厂往往昼夜开工,为了开夜工,要用大量的蜡烛。”以上现象最早发生哪个时期( ) A.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B.工业革命时期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6.1872年,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发表了著名作品《八十天环游地球》。在凡尔纳创作该小说的时候,尚未出现的交通工具有( )
①三轮汽车 ②内燃机轮船 ③蒸汽机车 ④螺旋桨飞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相对于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生产关系方面最大的特点是 ( )
A.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B.出现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 C.工厂规模不断扩大 D.垄断组织出现并发展
8.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美国经济的崛起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欧洲扩散
9. “最严重时,失业人数超过1500万,可能高达1700万……占了整个劳动大军的四分之一。农产品价格几乎降到最低点,……纽约股交易所的股票价格由崩溃前的87亿美元暴跌到19亿美元。……大批银行倒闭……” “无休止地寻找工作,……持续地节衣缩食使生活
变成苦难、……能卖掉的一切东西都被卖了。……城市里到处可见施粥站。……一位作家曾看到50名男子、妇女和儿童蜂拥着在抢芝加哥旅馆外面的一个垃圾桶。”这段材料说明1929-1933年经济危机( )
①涉及部门行业特别广②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③持续时间特别长④破坏性特别大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0.在1929-1933经济危机期间,美国修建的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该工程是一项水坝、水电站、航运、防洪兼有的水利系统。美国政府修建这一工程的直接目的是( ) A.该地区水患严重,根治水患迫在眉睫职 B.解决就业问题,从而扩大消费,刺激生产 C.国家在危机期间也不能放弃大型工程的修建 D.制造繁荣景象以增加美国人民反危机的信心 11.美国记者约翰逊在《罗斯福传记》中写道:“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然而正是他最深切地相信,美国这座建筑物从整个来说是相当美好的。”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罗斯福新政改变了资本主义的自由放任政策 B.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率先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C.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D.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2.1991年后的十年,美国经济出现了罕见的持续增长,出现这一局面的关键因素是美国政府( )
A.推行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 B.大规模兴办公共工程 C.减少政府干预,减少政府开支 D.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13.联邦德国成立初期,经济部长艾哈德说:“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但是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这表明联邦德国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
A.由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过渡 B.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 C.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D.政府主导并扶持经济发展 14.列宁在《19世纪末俄国的土地问题》一文中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并认为,“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主义都是可笑的”。下列哪一政策体现了列宁以上主张( )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土地法令》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5.读下表,苏俄(联)粮食作物耕作面积和产量得到发展主要得益于( )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9446 6620 7860 8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16.二战后,构成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是( )
①世界银行 ②布雷顿森林体系 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④《关税贸易总协定》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下图美国麦道飞机在美国以外的零件供应地示意图,它反映了( )
A.世界格局的两极化发展趋势 B. 世界经济的区域化发展趋势 C.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D.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18.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民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 )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19.某古代著名思想家,理学之大成者,其子早丧,儿媳年轻美丽而守寡,邻人劝之曰:“父壮叔大,瓜田李下多有不便,不若找好人家而遣之。”其人曰:“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三纲五常岂不守之?”终不嫁,儿媳郁郁而终。此思想家会是( ) A.孔子 B.韩非子 C.朱熹 D.陆九渊
20.他和一位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问他,山中美丽的花树,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并无关系,你认为呢?他却说:你来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是不存在的。在他看来,花树的存在与否,全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他”指的是( ) A.庄子 B.老子 C.程颐 D.王守仁 21.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及皇权的长期统治便凝聚成人们对皇帝敬畏的世俗宗教意识。农民战争并不反对这种意识,企图用一个“明君”去代替“暴君”。 较早对这种意识提出质疑的是( ) A.孟子 B.董仲舒 C.黄宗羲 D.孙中山 22.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思想进步性在于( ) A.反对君主专制 B.反对封建私有制
C.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 D.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 23.“中国古代某项发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下列图示与此评述最为相关的是( )
A.造纸工序示意图 B.司南
C.架火战车 D.转轮排字盘
24.今天象棋中有“炮”与“砲”二字。唐代的象棋中使用“砲”字,宋代的象棋中“炮”“砲”二字开始并用,这一变化说明( )
A.宋代火药广泛用于战争 B.中国象棋发明于宋代 C.宋代发明了火药 D.洋炮在宋代传入中国 25.下图出自柳公权之手的书法作品最有可能是( )
26.右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抒怀,孤芳自赏,清高拔俗的情
趣。该画属于( ) A.风俗画 B.宫廷画 C.文人画 D.山水画 27.在《诗经》中,你可能在以下哪部分看到有关董仲舒为汉武帝祝寿奏乐的情景描述( ) A.风 B.雅 C.颂 D.ABC三项都不能
28.“诗仙”李白的诗作风格豪迈、浪漫,语言明快生动,而“诗圣”杜甫的诗作则充满着沉郁、忧国忧民的感情,这主要是因为( ) A.李白性格豪放、杜甫性格沉郁
B.李白出生于大地主家庭,而杜甫出生于农民家庭
C.李白生活于盛唐时期,而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 D.杜甫的艺术技巧不如李白 29.“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披图当泛槎(木筏)”。这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这部著述是( )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变法通议》 D.《孔子改制考》
30.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相比,主要不同点是学习外国的(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