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三年级奥数第20次课:乘、除法的运算律和性质(教师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0 15:11:2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我深深地理解,耗费了多少时间,战胜了多少困难,你才取得眼前的成绩。请你相信,在你追求、拼搏和苦干的过程中,我将永远面带微笑地站在你的身旁。】

乘、除法的运算律和性质

一、考点、热点回顾

我们在第1讲中介绍了加、减法的运算律和性质,利用它们可以简化一些加、减法算式的计算。本讲将介绍在巧算中常用的一些乘、除法的运算律和性质,其目的也是使一些乘、除法计算得到简化。 1、乘法的运算律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其积不变。即

a×b=b×a。

其中,a,b为任意数。例如,35×120=120×35=4200。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后,再与后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后,再与前一个数相乘,积不变。即

a×b×c=(a×b)×c=a×(b×c)。

注意:(1)这两个运算律中数的个数可以推广到更多个的情形。即多个数连乘中,可以任意交换其中各数的位置,积不变;多个数连乘中,可以任意先把几个数结合起来相乘后,再与其它数相乘,积不变。

(2)这两个运算律常一起并用。例如,并用的结果有

a×b×c=b×(a×c)等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之和(或差)与一数相乘,可用此数先分别乘和(或差)中的各数,然后再把这两个积相加(或减)。即

(a+b)×c=a×c+b×c,

(a-b)×c=a×c-b×c。

2、除法的运算律和性质

商不变性质:(1)被除数和除数乘(或除)以同一个非零数,其商不变。即

a÷b=(a×n)÷(b×n)(n≠0)

=(a÷m)÷(b÷m)(m≠0)

(2)两数之和(或差)除以一个数,可以用这两个数分别除以那个数,然后

再求两个商的和(或差)。即

(a±b)÷c=a÷c±b÷c。

例如,(8+4)÷2=8÷2+4÷2,(9-6)÷3=9÷3-6÷3。此性质可以推广到多个数之和(或差)的情形。例如

(1000-688-136)÷8=1000÷8-688÷8-136÷8=125-86-17=22。

(3)在连除中,可以交换除数的位置,商不变。即a÷b÷c=a÷c÷b。

在这个性质中,除数的个数可以推广到更多个的情形。例如,168÷7÷4÷3=168÷3÷4 ÷7=??

3.乘、除法混合运算的性质

1

(1)在乘、除混合运算中,被乘数、乘数或除数可以连同运算符号一起交换位置。例如,

a×b÷c=a÷c×b=b÷c×a。

(2)在乘、除混合运算中,去掉或添加括号的规则去括号情形: 括号前是“×”时,去括号后,括号内的乘、除符号不变。即

a×(b×c)=a×b×c, a×(b÷c)=a×b÷c。

括号前是“÷”时,去括号后,括号内的“×”变为“÷”,“÷”变为“×”。即

a÷(b×c)=a÷b÷c, a÷(b÷c)=a÷b×c。

添加括号情形:

加括号时,括号前是“×”时,原符号不变;括号前是“÷”时,原符号“×”变为“÷”,“÷”变为“×”。即

a×b×c=a×(b×c), a×b÷c=a×(b÷c), a÷b÷c=a÷(b×c), a÷b×c=a÷(b÷c)。

(3)两个数之积除以两个数之积,可以分别相除后再相乘。即

(a×b)÷(c×d) =(a÷c )×(b÷d) =(a÷d)×(b÷c)。

上面的三个性质都可以推广到多个数的情形。

二、典型例题

例1、计算下列各题:

(1)17×4×25; (2)125×19×8; (3)125×72; (4)25×125×16。

分析:由于25×4=100,125×8=1000,125×4=500,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在计算中尽量先把25与4、把125与8或4结合起来相乘后,再与其它数相乘,以简化计算。 解:(2)125×19×8 (3)125×72 (4)25×125×16或 25×125×16 =(125×8)×19 =125×(8×9) =25×125×2×8 =25×125×4×4 =1000×19 =(125×8)×9 =(25×2)×(125×8) =(25×4)×(125×4) =19000; =1000×9 =50×1000 =100×500

=9000; =50000, =50000。

例2、计算下列各题:

2

(1)125×(40+8); (2)(100-4)×25; (3)2004×25; (4)125×792。

解:(1)125×(40+8) (2)(100-4)×25 (3)2004×25 (4)125×792 =125×40+125×8 =100×25-4×25 =(2000+4)×25 =125×(800-8) =5000+1000 =2500-100 =2000×25+4×25 =125×800-125×8

=6000; =2400 =50100 =1000 例3、计算:

(1)425÷25; (2)3640解:(1)425÷25 (2)3640=(425×4)÷(25×4) =1700÷100 =364=17; =52例4、计算下列各题:

(1)(182+325)÷13; (2)(2046-1059-735)(3)775÷25; (4)2275解:(1)(182+325)÷13 (2)(2046-1059-735)=182÷13+325÷13 =2046=14+25 =682-353-245 =39; =84

(3)775÷25 (4)2275=(700+75)÷25 =2275

; =50000+100 =(125×8)×100-1000 ; =1000×100-1000 ×(100-1)=9900 ÷70。 ÷70

=(3640÷10)÷(70÷10) ÷7 。 ÷3; ÷13÷5。 ÷3 ÷3-1059÷3-735÷3 ; ÷13÷5 ÷5÷13 3

=700÷25+75÷25 =455÷13 =28+3=31; =35。 例5、计算下列各题:

(1)136×5÷8 (2)4032÷(8×9) =136÷8×5 =4032÷8÷9 =17×5=85; =504÷9=56; (3)125×(16÷10) (4)2560÷(10÷4) =125×16÷10 =2560÷10×4 =256×4 =1024; (5)2460÷5÷2 (6)527×15÷5 =2460÷(5×2) =527×(15÷5) =2460÷10 =527×3 =246; =1581; (7)(54×24)÷(9×4) =(54÷9)×(24÷4) = 6×6=36。

三、习题练习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12×4×25; (2)125×13×8;(3)125×56; (4)25×32×125。答案:(1)1200;(2)13000;(3)7000;(4)100000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125×(80+4); (2)(100-8)×25;

4

三年级奥数第20次课:乘、除法的运算律和性质(教师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2x8o8pfg90vngl59eoh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