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区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同学学习了氧气的相关知识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下列四个图象是他总结反映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装有定量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木炭
B.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
C.用相等质量的氯酸钾来制取氧气
D.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答案】A 【解析】 【分析】
A、根据一定质量木炭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当木炭反应完后,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再增加分析; B、根据高锰酸钾分解后生成了锰酸钾和二氧化锰这两种固体分析; C、根据氯酸钾制氧气时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分析;
D、根据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分析。 【详解】
A、一定质量木炭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当木炭反应完后,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再增加,故图象反应正确,故A正确;
B、一定量高锰酸钾分解后生成了锰酸钾和二氧化锰这两种固体,所以最终质量不能为零,故图象反应错
误,故B错误;
C、氯酸钾制氧气时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不会改变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故图象反映错误,故C错误; D、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中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应该不变,故图象反映错误,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根据曲线的纵横坐标轴的说明,判断曲线所表示的变化关系,明确选项中的变化过程是正确答题的根本。 2.目前,大部分电动车使用的是铅酸电池,其中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芯中含有一定量的铅 C.铅的元素符号为P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B.铅原子中有82个中子 D.铅是金属元素
A、铅笔芯中没有铅,主要含有石墨、黏土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铅原子中有82个质子,中子多于82个,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铅的元素符号为Pb,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铅是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3.下列元素中,缺乏会导致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是() A.Zn 【答案】C 【解析】 【详解】
A、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A不正确; B、缺铁会患缺铁性贫血,故B不正确;
C、人体缺少钙元素会导致青少年患佝偻病、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等,故C正确; D、钠元素调节体内水分和体液恒定的pH,故D不正确。故选C。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
B.Fe
C.Ca
D.Na
B.硫酸用于除铁锈 C.干冰用作制冷剂
D.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答案】C 【解析】 【分析】
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详解】
A选项氧气用于炼钢,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B选项硫酸用于除铁锈,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C选项干冰用做制冷剂,不需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D选项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答案选择C。 5.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燃烧需要氧气,因此有氧气参与的反应一定属于燃烧现象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C.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因此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因此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答案】D 【解析】
A、有氧气参与的反应不一定属于燃烧现象,有氧气参加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属于燃烧现象,有氧气参与的缓慢的氧化反应不是燃烧现象,错误;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是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如果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则一定是催化剂,错误;
C、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氮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有机物,比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盐等都是无机物,错误;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因此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正确。故选D。 6.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钠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1
C.钠原子核外有11 个电子 D.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g 【答案】C 【解析】 【详解】
A、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不是1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则钠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D、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单位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点睛】
元素周期表中,每种元素占据的空格,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除汞外,金属元素的名称都带金字旁,非金属元素的名称不带金字旁;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单位不是g。
7.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被称为同位素。氘是氢的一种同位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元素符号为D,常用于特种灯泡、核研究、氘核加速器的轰击粒子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氘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 B.氘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 C.氘是金属元素
D.氘元素与氢元素属于不同种元素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氘相对原子质量为2,核内质子数为1,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知,氘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故正确;
B、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被称为同位素。氘是氢的一种同位素,氘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故错误;
C、氘是非金属元素,故错误;
D、氘元素与氢元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属于同种元素,故错误。 故选:A。 【点睛】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8.下列物质中只含有分子的是 A.食盐水 B.镁铝合金 C.酒精溶液 D.稀硫酸 【答案】C 【解析】 【详解】
A、食盐水是食盐的水溶液,食盐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B、镁铝属于金属单质,分别是由镁原子、铝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C、酒精溶液是酒精的水溶液,酒精和水均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分别是由酒精分子、水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
D、稀硫酸是硫酸的水溶液,硫酸是由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
9.品红是一种常用的染色剂,小雪同学把适量品红分别加到热水和冷水中,发现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快,从分子角度解释,主要原因是( ) A.品红分子在热水中的运动速率比在冷水中快 B.品红分子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容易分解
C.热水中水分子间有间隔,冷水中水分子间无间隔 D.热水中品红分子变大了,冷水中品红分子变小了 【答案】A 【解析】 【详解】
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 故选:A。
10.将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只有Y表面有气泡产生;再将X放入ZNO3溶液中,X表面有Z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