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死亡考虑在藏族丧葬中的体现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7 3:01: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死亡考虑在藏族丧葬中的体现

作者:贺立博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3年第06期

[摘 要] 人们对死亡的考虑并非非常简单,尤其是藏族人对于死亡的考虑包含了诸多的层面和极其复杂的因素,本文就死亡考虑在丧葬中的体现加以论述。 [关键词] 死亡考虑;藏族;丧葬

在中国历史上被认为是具有先进文化的民族,他们依然无法摆脱死亡给他们带来的无奈和焦虑,依然为了死亡做着一些既劳民伤财的工役。千年以前的藏族人在这一方面可是做足了文章。琼结藏王墓墓群上至今尚存的石碑、石狮、石人等等难道不正是这种心理在作祟吗?然而,人们对死亡的考虑并非如此简单,对于死亡的考虑包含了诸多的层面和极其复杂的因素。 一、哀伤与恐惧——看藏族的祭祀与沉尸

马林诺夫斯基曾经指出人们面对死亡时的态度是非常复杂矛盾的,其最基本态度是对死者的哀伤和对尸体的恐惧。一般而言,基于亲情和爱恋,人们在其亲属临终之时一定会围聚于逝者周围。临终一瞬间,要连续不断地在逝者头旁或者外面各处连续不断呼叫逝者的称谓,这种行为称为叫魂。亲属们也会像往常一样侍候逝者起居,以冀与逝者保持着联系。

这种心态走向极端的话,就表现在希望永远的保留尸体上。藏族喇嘛去世以后“不用天葬而用火焚,其焚余之尸灰,则宝藏于金银铜器中,其保存之法,如埃及木乃伊术。其弟子将藏尸灰之器,供于神位,如佛像然”[1]。

与之相反,在畏惧和厌恶的心理驱使下,人们不会将逝者的尸体长期停留在家中,有的则会立即移出尸体并将逝者生前所用之物一一烧掉。藏族谚语有云:“生子而不育者,白石女也;女而不育者,半白石女也;子女俱不生者,黑石女也。”[2]藏族人认为这类的妇女以及疯子的尸体都非常的不干净,所以这些人去世后不能够葬在本乡土境内,必须要及时的投掷于河内。然而这两种心态如果想把它们绝对的分开似乎是不可能的,在同样一件事情和同一个仪式中,这两种情绪会交织于一体,显得尤为错综与复杂。 二、过渡与转换——论藏族的待时而葬等问题

如果说有一种仪式是为由生及死、从阳界到阴界专门而设立的话,那么,这个仪式必然是属于丧葬仪式。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在世界上所有优秀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丧葬礼仪以礼仪最复杂、仪礼最多、禁忌无数、涵义最深刻而著称。

对于藏族人而言,停尸于家则是死亡关口过渡之开始,秃鹫食尽则是关口之结束。在此期间的待时而葬,可以说是过渡中之过渡。这个阶段在丧葬礼仪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搜索更多关于: 死亡考虑在藏族丧葬中的体现 的文档
死亡考虑在藏族丧葬中的体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36dg52sy455t2h95zzx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