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课时:单元整理和复习(三)
教学要求:
1、学会看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够根据图意写出算式,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口算
12-7 12-4 12-3 14-8 16-9 6+8 13-6 14-5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评讲:16-9=?你是怎样想的? 二、计算
17-8-3 9+4-6 11-6+7 5+9-8 5+4+6 8+7-9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比一比。
夺红旗,比一比,看哪个组能够最先夺到红旗
要求:选出8个同学分成二组,进行接力赛。对于做得又对又快的组给予鼓励。 1)11-8 12-6 13-7 14-9 2)12-7 13-8 11-6 15-9 四、看图
P26的第六题图。
1)让学生看图,同桌互说图意 2)指名说图意
3)学生列式解答,并与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再指名说
五、用数学
看第P26:8题图
问: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你解决图中提出的这个问题吗?试一试 你是怎样想的?说说你的想法。 六、思考:
我们一队有12个男生,老师让每两个之间插进一个女生的话,可插进多少个女生? (1)学生讨论
(2)根据题意进行实际的演示。
第十八课时:综合练习课
教学目标:
1、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能够根据图意写出算式,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十几减几的计算,掌握最简便的计算方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基础练习。
1、在○里填上“>”、“<”或“=”。
2、写算式。
二、计算。 1、算一算。
2、画线计算。
三、解决问题。
1、看图列式。
2、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
四、小结。
教师小结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单元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学会分同一类物品,并按照多种标准分类,感知分类的意义。 6、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7、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第一课时:单一标准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探究新知 1、感知分类 出示例1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