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本管理部工作的建议
通过一个月来对成本管理部以往工作及各项目现场情况的了解、与项目领导、现场管理人员以及成本部人员对以往成本工作的沟通,结合以往工作经历中成本管理出现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做好成本管理工作,特提出两点建议:
一、各项目增加专业造价人员对接成本部或者将成本管理部人员分解到各个项目,使成本管理工作全程跟踪项目。
1、项目各项进度款现状的报批流程为:施工单位申报工程进度节点及预算书→现场工程师审批→工程经营部经理审批→项目总、副经理审批→成本部计算审核结果→审核结果告知项目总、副经理→告知工程经营部经理→告知现场工程师→现场工程师发起付款申请→ …… →集团领导审批。在原本都需要一段时间的流程中,因报审人员造价知识的欠缺、资料对接不及时等因素,进度节点重复申报、报审节点不详细、欠缺复核依据资料等现象时有发生,每次成本部计算审核之前都要到项目复核进度节点的准确性及详细程度,致使进度款的审批时间加长,引起项目管理部门与施工单位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另外频繁的现场查勘也造成办公成本不必要的增加。
2、个别项目与成本之间变更、签证等过程资料的对接滞后,造成成本在全过程控制中,主要的计算依据是滞后的资料和图纸,成本工作就是纸上谈兵。如果成本全过程跟踪项目,就能及时的结合工程中发生的变更、签证等资料来调整合同价款及成本对项目的总控,避免出现合同款项的超付及付款不足引起的矛盾,更好的给项目提供服务
及监督。另一方面成本直接参与项目的管理,能够更好的结合现场各方面因素,给予项目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意见,避免成本管理以往的工作中出现的:成本部计算出的造价与市场行情存在偏差过大,导致项目按造价找不到施工单位分包;计算出的变更造价施工单位不愿意实施等现象,从而影响工程进度的情况发生,使工程能顺利的进行。 3、成本部参与工程全过程的跟踪,可以及时的对各施工单位的施工情况更加的了解、对于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工艺、所用材料等方面的违约现象能及时获取照片、记录等第一手资料,为工程结算能更加的贴合实际,减少公司损失提供依据。
4、成本部参与工程全过程跟踪,可以从造价的角度给予工程管理人员对签证变更资料的签署更及时的提供参考意见,对于影响造价变动的问题及时的指出并督促项目出具相关资料。对施工单位用于工程的材料来源、档次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使结算更加贴近实际。 5、成本部参与工程全过程跟踪,可以加强成本管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超前性,使其能够根据工程进展情况来安排自己的工作,及时调整工作计划,改变干了再算或边干边算的现状。
6、成本管理目标是合理的、最大限度的减低成本,要达到合理必须要大量了解现场情况、结合市场行情,其岗位就应该在现场和市场 二、在工程结算期间,建议成本部脱离财务部,成为一个能够独立开展工作的部门。
1、成本管理和财务管理从本质来说就是两个不同的专业。成本管理要求资金的支出必须合理,在合理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波动性;
财务管理要求资金的支出必须有充分的依据,具有绝对性和强制性;两个专业的不同、工作性质的不一致,就给成本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局限性。
因为成本和财务之间专业的不一致,向领导反馈、上报问题时,因为财务人员对成本工作的不了解,对事情的严重性分析错误,盲目的上报,就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给成本工作带来相应的阻力。成本部如果能够作为一个独立开展工作的部门,有问题直接上报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阻力出现,也会有利于成本与项目的对接沟通。
2、项目管理部是个资金支出的部门;财务部是个资金把控的部门,。两个部门之间本身就存在花钱与管钱的矛盾,而成本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在合理的情况下竟可能的少花钱,成本管理在花钱和管钱之间应该起到一个平衡的作用、一个缓解花钱与管钱矛盾的作用。成本部如果作为独立的部门,也能更好的、没有顾虑的来做好平衡和缓解矛盾的工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