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教案十: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3 18:58:5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教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认识元素周期律。

2.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和族的概念,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间的关系。

3.了解ПA族、VA族和过渡金属元素的某些性质和用途。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提高利用各种图表(直方图、折线图)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2.通过对获取的大量事实和数据等信息进行加工、分析,提高归纳、概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案例的探究,激发主动学习的意识。并且掌握从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中分析总结规律、透过现象看本质等科学抽象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学习元素周期律,要初步树立“由量变到质变”、“客观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和具有内部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学习化学史知识,能认识到:人类对客观存在的事物的认识是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不断发展的;任何科学的发现都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学习过程 第1课时

复习:1、原子是由什么构成的

2、画出原子序数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一.元素周期律

交流与研讨:(1)填写教材P11页表中所缺的内容;

(2)对表中各项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其中的规律。

填表:填写p11的表格

方法引导:为了更直观地观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随原子序数变化而变化的具体情况,在教材p12页画出以原子序数为横坐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纵坐标的直方图。 交流研讨:展示直方图。

引导:观察1-18号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我们发现从3号到10号,最外层电子由1增加到8,从11号到18号最外层电子数又由1增加到8。象这样每隔一定数量,又重现前面出现过的情况的变化称为周期性变化。

联想与质疑:通过直方图,对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随原子序数的变化情况,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总结:

方法引导:为了更直观地观察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在教材p12页画出以原子序数为横

坐标、原子半径为纵坐标的折线图。对于原子半径的变化,你的结论是什么?

交流研讨:展示其折线图,交流观点。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总结:

讲述: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教材中没有列出,它跟邻近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相比显得特别大,这是由

于测定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的根据与其它元素的原子半径不同。

讨论:影响原子半径的因素:w.w.w.k.s.5.u.c.o.m (1)电子层数相同时,影响原子半径的因素是什么? (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其影响因素是什么? 总结:影响原子半径的因素:

电子层数相同,质子数越多,吸引力______,半径_________;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越多,电子数越多,半径_________。 1、原子半径大小的比较

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 。 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 。 2、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

(1)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

电子层数相同,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 ,半

径 。

(2)同主族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

元素周期表中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 ,离子半径逐渐 。 (3)同一元素的不同离子的半径大小比较

同种元素的各种微粒,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 ,高价阳离子半径 低价离子半径。

方法引导:在教材p11页画出以原子序数为横坐标、元素的主要化合价为纵坐标的折线图。对于元素主要

化合价的变化,你的结论是什么?

交流研讨:展示其折线图,交流观点。

总结: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且有以下量的关系:

│最高正价│+│负价│=_______ 引导探究:综合以上的事实,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家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总结: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 的变化。

原子序数变化(量变) 引起 元素性质变化 (质变) 探究:元素的性质是由元素原子的哪一部分决定的?那么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出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总结: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小结:

以1-18号元素核外 分析归纳 最外层电子数随原子序数

原子结构即电子排布 决定 元素的 性质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电子排布为例 递增呈周期性变化

决定 ①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总结归纳 元素周期律

②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元素周期律实质

达标检测:

1、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2、下列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A、Li B、F C、Na D、Cl 3、下列各组元素中按微粒半径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A、Li Na K B、Ba Ca Mg C、Ca K Cl D、N O F 4、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用编号回答): ① ② ③ ④

+11 2 8 1 +16 2 8 6 +14 2 8 4 +9 2 7

?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_ ?具有最低负化合价的是___________ ?只有还原性的是______ ?只有氧化性的是_______

5、某元素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为H2R,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 作业:

2+

2+

2+

2+

+

-

第2课时 二 元素周期表

复习: 1、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w.w.w.k.s.5.u.c.o.m 2、元素的性质是由元素原子的哪一部分决定的?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出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思考:元素周期律使人们认识了杂乱无章的化学元素之间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如何把这种规律具体地表

现出来呢? 二 元素周期表

阅读思考:阅读教材P14页,第3行。思考周期表中周期和族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总结:编排原则:

同一周期:________相同,原子序数递增的元素从左到右为同一周期; 同一族:__________相同,原子序数逐渐增大的元素从上到下为同一族。 阅读思考:阅读教材P14页15行,思考周期表中有多少周期?每周期有多少种元素? 概括总结: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1周期,共____种元素 短周期 2周期,共_____种元素 周期 3周期,共_____种元素 (七个横行) 4周期,共____种元素 长周期 5周期,共_____种元素 6周期,共______种元素 不完全周期 7周期,目前已发现____种元素,如排满则有___种 阅读、思考:在周期表中有两个特殊的位置,镧系和锕系,阅读课文P14倒数第二段,说出这些元素在周期

表中什么位置?结构上有何特点?

总结:在第六周期中,从57号镧(La)到71号元素镥(Lu),共____种元素,它们的最外层和次外层电子层

结构及元素的化学性质十分相似,这15种元素总称为镧系元素。排在周期表第六行,第三列。 与此类似,在第七周期中,89号元素锕(Ac)到103号铹(Lr)这_____种元素总称为锕系元素,排

在第七行,第三列。

观察与思考:在周期表中共有多少列?分为哪些族? 概括总结:

主族(A):共___个主族,包括___和___周期元素

族 副族(B):共___个副族,只包括___周期元素 (18个纵行) 第VIII族:包括________三个纵行的元素

0族:稀有气体元素

观察与思考:在周期表的18个纵行16个族中,各族从左到右的排列顺序如何? 总结:在元素周期表中,各族从左到右的依次是:w.w.w.k.s.5.u.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与思考:在所有族中,元素最多的族是哪一族?共有多少种元素?

结论:在所有族中,第______族包括____和_____元素,因此元素最多,共有_____种元素。 练习:据周期表结构,推测原子序数为87号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哪一周期?哪一族?

阅读思考: 阅读教材P13页倒数第一自然段,通过周期表,我们还可以了解元素的哪些信息? 总结:

(1)通过周期表,我们可以了解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的位置、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元素的类别、相对原子质量、价层电子排布、是否人造元素、是否放射性元素等信息。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教案十: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3bfy8kbh51cf865cb4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