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资料 【进行实验】同学们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方法,用三朵由紫甘蓝的汁液染成蓝紫色的纸质干燥小花进行如图1的三个实验:
【实验现象】Ⅰ和Ⅱ中小花不变色;Ⅲ中小花变红色。 【査阅资料】图2是同学们査阅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的示意图。 【实验结论】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 【交流反思】
(1) 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
(2)小明向实验Ⅲ中变红的小花上喷足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发现小花最后变成黄绿色,写出相关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紫甘蓝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_______色;
(4)下列实验可以用来说明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测试盐酸的导电性,盐酸能导电
B.干燥的碳酸钠粉末放人氯化氢气体中,不反应 C.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 D.干燥的碳酸钠粉末放入盐酸中,能反应
【拓展应用】
同学们为探究分子的运动情况,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人蘸有试剂的棉花,做了如图3所示实验,发现在玻璃管内形成了白色烟环(成分为氯化铵)且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
① 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的原因是_______; ②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答案】.H2SO4(浓)+2NaCl △ Na2SO4+2HCl;(1)在氯化氢气体中氯化氢气体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没有
部编本资料欢迎下载! 最新人教版小学资料 解离出的氢离子,所以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2)NaOH+HCl=NaCl+H2O;(3)红;(4)B;①氨分子的运动速率大于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②NH3+HCl=NH4Cl
26.【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3分)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验证CO2与NaOH能够
发生反应,某同学按右图组装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
(1)有时药品滴加顺序会影响实验现象。如果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先膨胀,后变瘪”,则加入试
剂的顺序应该是________(填序号)
A.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盐酸 (2)请解释气球“先膨胀”的原因:______________。 (3)写出气球“后变瘪”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 (2)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使广口瓶内气压减小
(3)Na2CO3+2HCl= 2NaCl+H2O+CO2↑
【解析】 (1)CO2+2NaOH=Na2CO3+H2O,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气球膨胀,当滴入稀盐酸后,
Na2CO3+2HCl==2NaCl+H2O+CO2↑,瓶内气体增多,压强变大,气球变瘪,故选B。(2)气球“先膨胀”的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使广口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3)气球“后变瘪”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2HCl= 2NaCl+H2O+CO2↑
27.【2017年湖南省长沙市】现有 H2SO4、 NaOH、 Na2CO3、 Ca(OH)2、 BaCl2五种溶液和 CO2 一种气体(用
A、B、C、D、E、F 各代表这六种物质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请分析后回答:
部编本资料欢迎下载! 最新人教版小学资料
(1)C 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B 和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H2SO4; ⑵Na2CO3+Ca(OH)2=CaCO3↓+2NaOH
28.【2017年江西省】(9分)为了解甲酸的分解产物,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甲酸(HCOOH)的熔点为8.6℃,能分解生成两种物质。 【提出猜想】 实验小组对甲酸的分解产物提出了猜想:
猜想1.H2和CO2;猜想2.CO和H2O。
【设计实验】20℃时,甲酸的状态为______;从图一装置中选择合适的装置______(填序号)对甲酸进行
加热。为了加快分解速率,实验小组加入了催化剂,反应后将分解产物通入图二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预测】若猜想l成立,则D中的实验现象应为______。
【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C处瓶内出现大量水珠,F处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_,甲酸分解的化学方
程式为______。
【交流拓展】资料表明,不同条件下,甲酸的分解产物不同,猜想1和猜想2均能成立。据此小新对甲酸
的分解产物又提出新猜想:猜想3.H2O和CO2;猜想4.CO和H2。经讨论认为无需进行实验就能确定猜想3和猜想4都错误,理由是______。
部编本资料欢迎下载! 最新人教版小学资料 【答案】【设计实验】液态;A;【实验预测】溶液变红;【进行实验】红色物质变成黑色;HCOOH
【交流拓展】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相等)
CO+H2O;
29.【2017年广州市】(6分)向K2CO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1)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2)右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写出每种图形代 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3)下列物质能与K2CO3溶液反应产生类似上述实验现象的是 。(双项选择)
A.Ca(OH)2
B.HCl
+
C.BaCl2
2--
D.(NH4)2SO4
【答案】(1)有白色沉淀生成。(2)K、CO3、OH(3)AC
【解析】(1)K2CO3 + Ba(OH)2=BaCO3↓+2KOH,BaCO3↓是白色的。(2)K2CO3 = 2K+CO3,反应后的溶液是KOH
溶液,KOH=K+OH,反应前后都存在的离子是K。(3) K2CO3 + Ca(OH)2 = CaCO3↓+ 2KOH , CaCO3↓是白色的。K2CO3 + BaCl2= BaCO3↓+2KCl ,故选AC。
30.【2017年安徽省】(7分)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已知A是一种单质,B为红
棕色固体,D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F与B属于同类物质,其相互反应情况如下图所示(短线“一”相连的物质间能反应,箭头“→”表示能生成)。
+
-
+
+2-
部编本资料欢迎下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