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概论》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 2002年6月29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员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职责”。 2. 国务院发布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 县 级 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综合工作的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其他有关部门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报社区的 市 级 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
3. 对现场中受到暴露污染的人员必须进行清洁净化,净化的主要方法有稀释、处理、物理去除、中和、吸附和隔离等。
4. 消减火灾热辐射的最小安全距离是100m。
5. 气体泄漏的驱散和吸收方法有:蒸汽幕 、水幕 、水喷淋 6. 常见的火灾模型主要有: 池火灾 、 喷射流火灾
7. 工厂应急计划小组的任务可分为三大类:信息收集和评价,应急反应研究,应急计划编制
8. 化工厂常见风险:火灾、爆炸、毒气或有毒液体泄漏 9. 辨识常见的风险状况方法:检查表、危险预分析方法
10. 资源有效性和利用要从以下三个部分进行评价:人力,设备,供应 11. 应急行动级别:全体应急,预警,现场应急
12. 应急反应培训主要培训形式: 课堂讲座 、 观摩演示 、参加训练 。 13. 训练和演习类型:定向训练、桌上训练、功能训练、全范围训练 14. 控制泄漏经常使用的化学药剂有以下几种:抑制剂、中和剂、吸附剂
15. 应急计划的基本程序主要有:报警与警告、通讯、管理者的职责、疏散、紧急停车、警
1
戒、特别通知、报告要求
16. 风险分析的三个步骤:风险辨识、事故后果分析、风险分析
17. 完整的风险分析包含三部分: 风险评估 、 后果分析 、 风险评价 。 18. 风险辨识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原则: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预测性. 19. 火灾三要素:助燃剂、可燃物、引火源
20. 火灾控制和抑制系统主要包括:水喷淋系统、泡沫灭火系统、水炮或者喷枪、干化学灭火系统。
21. 事故隐患的早期标志有:泄漏、振动、开裂、腐蚀、运动件和设备的磨损、工艺或者是工程条件的改变。
22. 常见的工艺风险分析方法:相对等级划分、危险评价、检查表分析、危险预分析、“什么——如果”分析;危险及可操作性研究、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事件树分析、事故树分析。
二、名词解释
1、应急救援
事故的应急救援是指通过事故发生前的计划,在事故发生后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能够迅速控制事故的发展,保护现场和场外人员的安全,将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2、本质安全化
就是将本质安全的内涵加以扩大,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生产系统具有完善的安全防护功能,系统本身具有相当可靠的质量,而在系统运行中也具有相当可靠的质量。 3、运行本质安全
运行本质安全是指设备的运行是正常的、稳定的,并且自始至终都处于受控状态。 4、设备本质安全
设备本质安全是设备在设计和制造环节上都要考虑到应具有较完善的防护功能,以保证设备和系统能够在规定的运转周期内安全、稳定、正常地运行。这是防止事故的主要手段。 5、人员本质安全
人员本质安全这是指作业者完全具有适应生产系统要求的生理、心理条件,具有在生产全过程中很好地控制各种环节安全运行的能力,具有正确处理系统内各种故障及意外情况的能力。
6、沸腾液体扩展蒸汽爆炸
是快速相变过程,通常当容器超压或由于其他原因造成容器强度弱化而使容器失效、破裂而导致容器内液体大量泄漏时,液体迅速气化并与空气快速混合,遇到货源,易燃物质即燃烧并爆炸
2
7、非受限的蒸汽云爆炸
易挥发易燃的物质泄漏并积聚到大气中发生闪火,因达到燃爆范围而发生爆炸。8、受限爆炸
当点燃易爆的粉尘或蒸汽和空气混合后,或在一个受限空间发生迅速的放热反应时,会产生受限爆炸。 9、喷射流火灾
易燃的液体或者气体从压力容器中喷出来并被点燃 10、池火灾
燃烧发生在易燃液体池表面,后果比较容易预测 11、风险
风险是危险、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综合度量。它有两个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程度。风险用风险率来表示,风险率等于事故发生概率与事故损失严重程度的乘积。 12、危险源及重大危险源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根源或(和)状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13、应急行动
指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发生紧急情况时为及时营救人员疏散撤离现场,减缓事故后果和控制灾情而采取的一系列营救援助行动 14、存量消减
减少化工厂有害原料的存量是实现工厂本质安全普遍使用的方法,也是工艺本质化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 15、基本应急培训
指对参与应急行动所有相关人员进行的最低程度的培训,要求应急人员了解和掌握如何辨识危险、如何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如何启动紧急情况报警系统、如何安全疏散人群等基本操作。
三、简答题
1、应急救援计划主要内容是什么
指导应急准备、训练和演习,快速高效的采取应急行动,主要内容包括:可能发生的事故灾害的预测和评价,人力、物质等资源的确定与准备,明确应急组织成员的职责,设计行动战术和程序,制定训练和演习计划,制定专项应急计划,制定事故后清洁和恢复程序
3
2、应急训练和演习主要包括哪几方面内容
把应急计划加以验证和完善,确保事故发生时应急计划可以实施和贯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检验计划和程序的充分程度,检验应急装置、设备及物质资源供应能力,促进现场内外应急部门的协调,判别和改进计划的缺陷,提高公众应急意识 3、应急指挥中心必备的软配备、硬配备包括哪些 应急指挥中心必备的软配备包括以下内容: 针对不同事故类型而制定的各类应急计划 以往事故的报告和检查表
公路交通、工厂、城镇、乡村等的地图和图表 物质安全数据 社会信息材料
应急指挥中心必备的硬配备包括以下内容:
计算机管理系统、应急动力系统、车载电话或移动电话、传真机、无线电、收录机、扫描仪、投影仪、电视和监控摄像机、钟表或其他计时仪器、用于书写的工具或材料 4、减少化学品泄漏事故的工艺设计原则有哪几个方面 设计时使用规定的安全法规和标准; 设计中采用特殊工艺; 风险分析;
吸取以往事故的经验教训; 5、减缓火灾和爆炸的设计
避免火灾三要素同时存在,努力消除工作区内易燃性混合物;
消除火源,如热控制开关、防静电装置、阻火器、闪火保护装置等的使用;
消除工艺过程中存留在容器中的高于物质闪点以上的氧气,可采用充装惰性气体的方法; 把易燃材料控制在闪点以下并低于自燃点;
防止粉尘爆炸、使用爆炸抑制装置、增加设备的限制等。 6、完整的风险分析包含哪几部分 (1)风险评估——会出现什么事故? (2)后果分析——谁会受到影响? (3)风险评价——发生的概率有多少? 7、后果分析一般分为两歩并举例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