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区:梅溪湖国际功能区在8月底前完成12000亩土地的拆迁;洋湖垸总部经济和湿地公园片区在9月底前完成一期4000亩的拆迁腾地工作,12月底前完成二期4000亩的拆迁腾地工作;滨江新城片区完成5500亩土地整理,协助做好片区路网道路建设工作。完成金融中心的征地拆迁、土地整理工作;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先行启动天马山风景区整治前期工作,完成桃子湖、天马山、凤凰山范围内的拆迁移民,完成东、西大门规划设计。 望城县:抓好长沙航空工业园、湖南晟通科技有限公司、英博雪津(湖南)啤酒有限公司、有色总公司产学研基地、金龙铜业二期、中南珠宝交易中心、湖南美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美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奥特莱斯、航天科技工业城新材料基地等重大项目的开工、续建、竣工和投产工作。白箬铺镇10000亩土地整理工作,在先导区6月份完成前期工作基础上,年底完成土地整理工作。
宁乡县:抓好三一(宁乡金洲)产业园一期、长高高压开关、圣得西时尚工业园、湖南中财化学建材、银太纺织、凯瑞重工、巨星基地等项目续建、竣工和投产工作,做好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生产项目等重大项目的落地、开工建设工作。完成长花灰韶公路的全线路基及部分路面工程。
七.优化空间布局 提升整体实力,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建设“两型社会”纪实
2009年03月26日15:01
一条湘江穿城而过,将长沙一分为二,一边是河东,一边是河西。
在长沙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功能布局长期以来聚集在河东地区,由于受湘江阻隔影响,过江交通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河西地区的发展步伐一直相对较慢。
现在,机遇正在降临河西地区。2008年,“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管委会”挂牌成立,长沙市“两型社会”建设的突破口选准河西地区;2009年,长沙地铁2号线项目启动,从西到东,连接一江两岸。地铁将成为改变长沙城市格局的重要因素,原先聚集河东的经济要素有望搭上地铁快车飞速跨越湘江,聚集河西。
“打造先导区、建设大河西,是长沙优化空间布局、提升整体实力的战略选择,是长沙探索改革路径、创新发展模式的当务之急,是长沙推进城乡统筹、实现一体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长沙整合资源要素、强化聚集效应的客观要求。”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
说,根据规划,到2020年大河西先导区建成区面积达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0万人左右,核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3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300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新长沙”。
优化布局的战略选择
作为长沙城市中心区的河东地区,环境容量接近饱和,发展空间受到限制,而河西地区还有广阔的空间。长沙要科学发展,关键点在河西;要统筹发展,切入点在河西;要带动发展,支撑点在河西。
建设大河西先导区,对长沙来说是城市空间布局上一次根本性的优化调整。
按照长株潭城市群整体发展规划,2020年长沙市城区人口将达到500万、生产总值将突破5000亿元。新增100多万城市人口的空间在哪里?新增2000多亿元生产总值的载体在哪里?这是长沙必须思考的战略问题。
长期以来,长沙发展重心放在河东地区,中心区48.19%的土地面积集中了72%的人口和74%的就业岗位,环境容量接近饱和,城市运转压力加大,发展空间受限,建设成本大幅提高。
“一江之隔的河西,环境容量大、生态条件好、聚集辐射能力强,科教资源丰富,承载功能配套,但生产总值仅为大河东的四分之一。”长沙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管委会主任谢建辉说,长沙要科学发展,关键点在河西;要统筹发展,切入点在河西;要带动发展,支撑点在河西。
跳出长沙,从长株潭城市群来看,三个城市的主城区都坐落在湘江以东,不利于拓展经济腹地、带动区域发展,亟须拓展湘江以西地区。和国内其他城市群相比,长株潭城市群总体规模偏小,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偏弱。作为湖南重要的经济增长极,长株潭城市群首先要做大自身规模,省会长沙的“担子”自然更重。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2008年,长沙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建设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的战略决策。大河西先导区规划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约570平方公里,起步区
面积约230平方公里。他们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把先导区建设成为“两型社会”的示范区、高新产业的集聚区、城乡统筹的样板区、生态宜居的新城区、支撑发展的增长极。
长沙市市长张剑飞说,跳出老城区,打造先导区,建设大河西,不仅由此将展开长沙建设发展的东西两翼,构筑科学的空间体系、功能分区、建设框架和发展秩序,真正使长沙成为一座滨江之城;而且通过大河西改革优势、功能优势、区位优势、科教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叠加聚变,必将显著提升长沙的产业支撑力、要素转化力、市场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
长沙,对大河西先导区寄予了厚望。
体制创新的探索之路
“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要建立一套协调运行、相互促进、持续发展、富有活力的经济社会体系,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探索一条科学发展之路。大河西先导区正在体制机制方面着力探索。
大河西先导区的设立,本身即体制创新的成果。
从地图上看,长沙市湘江以西,以绕城公路为轴线的区域,包括岳麓区、长沙高新区以及望城县、宁乡县的部分乡镇,都属于大河西先导区。这样一个“跨区域”的先导区如何管理,几乎无先例可循。
“2008年6月,大河西先导区党工委、管委会挂牌成立以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坚持先行先试、敢闯敢试、边干边试,从创新行政管理体制破冰,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陈润儿说。
据介绍,大河西先导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为长沙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经授权行使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并着力破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城市发展模式过程中的体制弊端,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制”,下设综合管理部、国土规划部、项目建设部、投融资部和纪工委“四部一委”,以50人的人员编制,行使11个市直部门的44项行政许可,承担1200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的体制改革、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任务,而社会事务则交由区县管理。
“先导区要占据优势,首先必须有体制的优势。管委会大胆创新体制,努力从制度层面建立一个节约型社会。”长沙市副市长、大河西先导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赵文彬认为,这次改革的力度很大,以国土规划部为例,其职责覆盖了过去的国土、规划、建委、房产、林农、水利、环保等多个部门,是名副其实的“大部”。
“大部制”架构下,不仅人员大大精简,而且事权高度统一。管委会对国土、规划、房产等审批事项进行了有效整合,实行集中办理、并联审批,最大限度减少审批环节和自由裁量空间。
“实行审批流程的改革,就是希望最大程度节约投资者时间。”谢建辉说,过去牵涉多个部门、需盖多个公章的事项现在可以在一个部门办结;过去牵涉多个部门、多项收费的事项现在实行一次性收费、一个部门收取;凡是市场能够提供的公共服务,现在全部向社会中介机构购买,先导区不再设立服务性事业单位;牵涉收费、需要中介服务的事项,由企业自主选择中介机构购买,先导区不以行政手段干预。
通过审批流程再造,大河西先导区审批时间平均缩短了50%以上。长沙市麓山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军告诉记者,他们承建的后湖路项目,原审批法定时间为35个工作日,现在通过将建设项目选址、规划调查蓝线、国土调查红线合三为一,承诺审批时间为12个工作日,而实际办理时间只有6个工作日。
除此之外,先导区在建设模式和投融资机制上也多有创新。在项目建设上,实行项目法人制、项目代建制、项目回报制“三制合一”新模式。在投融资机制上,将原先分散的国有经营性资产进行战略重组,成立了注册资金100亿元的先导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作为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的融资载体和投资主体,承担城市建设综合运营商的角色。
“我们所要进行的\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不仅仅是一般意义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而是要建立一套协调运行、相互促进、持续发展、富有活力的经济社会体系,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探索一条科学发展之路。”赵文彬说,先导区在体制机制方面的探索,对于长沙市乃至长株潭城市群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重构的美好蓝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