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逻辑层面
主要按理论和实际数据之间关系来区分研究方法。研究开始便有设想(假设)然后用数据来检验此假设,属演绎法。另一种是开始没有提出假设,先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属归纳法。
演绎法即先有假设后找实际数据,归纳法则是对实际数据进行分析。 实际上这两种思维方法不能截然分开。在提出假设以前不可能没有先前
的实际经验和数据,一般都是按照实际→理论→实际的认识过程形式。不过就论文撰写而言,前阶段是“实际”数据往往是以直感的形式在研究者的脑海中起作用,而后阶段的“实际”,数据收集则要研究者清晰设计,按研究者的意图即假设去收集数据。
2) 论证层面
从论证的方法来划分,一般可分为案例法、实验法、社会调查、现有统计数据法等。不同论证方案决定各种数据收集方法和内容。
3) 数据收集层面
指数据收集的方法,如访谈、问卷、观测、统计等方法 4) 数据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的系统方法,数据分析方法总的可以分成定性和定量两类,定量数据要进行定量分析亦即统计分析,定型数据相当一部分可转化为定量数据(如问卷和访谈数据)
论文第一张绪论的内容包括上述问题阐明和研究方案设计中逻辑及论证
层面方法的说明,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则在后面的各论证章节中叙述。
第四步 数据收集
论文后续的各章则是描述步骤四、五的工作内容,数据收集的内容要回答下述问题。
是否说明了数据来源?数据收集方法是否有交代?数据收集中碰到哪些困难,如何解决的?数据表述是否可读易懂?数据是否和研究问题(假设)密切关联,这些数据支持论文中的何种理论?所选择样本是否正确?
第五步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的出发点是,数据包含有某种次序和规律,因此数据分析内容是发现这些数据的趋势、规则、聚类等状态,数据分析过程本身是一种归纳方式。分析得出规律或趋势以后,在和论文作者原先提出的假设比较,看是否支持原假设。
定量数据产生的统计性质需要用常识语言来概括和表述,有时统计表述
太专业,模糊了所要表述信息的含义,统计检验等是专家文本话语,论文应用管理专业语言表述清除。
数据表输入图的形式(曲线、散点图、直方图、圆饼图等,应该因可能简明规范,是论文的论证过程更清晰。表格不能包含太多数据。如数据来源复杂,则正文中
包括简表而在附录中列出详细数据。图标的制作看似“琐事”、“小事”,实际上反映作者的研究基本功和思维的严谨性,切不可随意。
人和图表都应该在论文中有相应的文字解释,说明这些图表中数据的含义遗迹在论文论证过程中的作用,数据不可能无所不包或完整无缺,应说明数据不足之处。
数据分析方法却绝育数据的类型,无论选择什么方法,都只能是分析其最重要最相关的方面。
四、应避免的集中偏离MBA毕业论文要求的写法
MBA学员由于入学前的背景不同,容易沿用习惯思维来撰写论文,下列几种类型的文章在毕业论文中不时见到,但不符合MBA毕业论文质量要求。
1. 企业工作总结或工作报告
工作总结的内容一般是提出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问题产生背景和原因遗迹解决问题的对策等。
这类工作总结或报告从企业实际出发,问题导向,这是与MBA毕业论文的要求相同。不同的是,工作报告无须或很少去引用过去的研究成果和文献,特别是不讲求研究和论证方法,一般也缺少方案的比较分析。
2. 教材式或综述文章
这类文章将现有文献或教科书上的知识汇总而成,缺少自己研究工作的结果。 论文工作需要阅读文献和书本知识,但表述许多书本知识和综述别人的工作而没有自己的新发现,就不能成为MBA论文,所有引用的文献和前人知识都要围绕着衬托和说明自己的新知识。
3. 说明书
这类说明书式的文章起内容往往还比较充实,包括某个系统构成及其运作和计算过程的描述,也有流程和软件代码的说明。
有些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或评估指标体系一类的研究题目容易写成此类文章。例如有的论文以企业MIS,ERP和DDS为论题,描述工作系统的总体框架和硬件及软件配置,介绍各个模块和功能。这些内容的确反映出作者的工作,但不符合论文问题导向要求。作者要回答在系统研发过程中解决了什么问题,怎样应用理论知识来解决此问题的。其实,并不需要完整地介绍此系统,只要抓住研发过程中一二个问题,深入论证即可。风险评估、绩效评估、竞争力评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等这类文章甚多,往往出现一种情况,只提出一套几十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个指标的权重,然后给出数据算出个层次指标并汇总得出总指标值。这种写法篇幅可观,但往往忽略了“问题导向”这个原则,是针对现存什么问题来建立这套指标体系的,现有指标体系问题在哪里,所构建的体系为什么能克服这类问题。要用实际数据来显示这两种体系的差异在哪里,并论证本指标体系的优越之处。
4. 研究工作过程记录
这类文章将某项研究工作从头到尾一一道来,研究过程中每一步碰到那些困难和问题,自己是如何认识而后又是如何处理的,对问题的认识是怎样深化等,都按时间顺序汇总在一起。这些写法看似很详尽,但最容易让读者抓不住要领。研究论文中影响张五常所说“写学术文章要开门见山,在第一、二段中要单刀直入,说明写该文章的目的何在,自己在思想上和研究上的贡献是什么。”
论文撰写目的主要在于表述自己对新知识的发现,并让读者相信有科学依据。所为撰写技能就是善于取材和筛选。该写什么,不写什么。哪些该重点突出,哪些可一带而过或省略。按过程记录来撰写,使得有意义的结果引不起人家注意。论文写作和取材的思维与研究过程的思维相反,将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工作结果提炼出来,以此为主线来取材。(待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