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插接式智能型组合电器在国外称为PASS(PlugandSwitchSystem)西方一些国家已经开始采用,国家电力公司正在积极地推广该系列产品,并在500kV变电站进行工业性应用试验。这些户外高压和超高压组合电器共同特点是以SF6断路器为核心,与其它高压电气设备进行组合,形式繁多,从较简单的145kV户外断路器与电流互感器及隔离开关组合在一起的小车式组合电器,到550kV户外设备本体(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与接地开关、光电式电流电压互感器等设备的组合),通过插接式复合光缆,与就地布置的控制保护智能柜连接在一起的完整超高压开关系统。这些设备运行可靠性高、节省占地面积和空间、施工安装简单、运行维护方便,价格介于常规电气设备与GIS之间,是电气设备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符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和技术发展方向。 3.变电站占地及建筑面积减少
变电站接线方案的简化,组合电器、管母线及钢支架等的采用,使变电站布置更为简单,取消站前区和优化布置使变电站占地大幅度下降。据有关资料介绍,采用GIS的配电装置和敞开式配电装置相比可节省占地80%以上。采用PASS 的配电装置和敞开式配电装置相比可节省占地40%-60%。即使同样敞开式配电装置,由于简化接线(比如取消旁路母线等)也会减少变电站占地面积。随着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市区的用电负荷增长迅速,而城市土地十分宝贵,地价越来越昂贵。新建的城市变电站必须符合城市的形象及环保等要求,追求综合经济、社会效益,所以建设形式多采用地面全户内型或地下等布置形式,占地面积有效减少。有数据统计表明全户内型变电站一般用地仅为同类型、同规模户外常规站的25%左右。我国一些大城市已明确提出对主城区的终端220kV站110kV站、35kV站必须采用全户内型,对于边缘城区有条件的也要采用全户内型。分散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采用,电缆大量减少,主控楼在活动地板下敷设电缆,取消电缆夹层,主控楼建筑面积减少。另外,针对一些110kV及以下变电站实现无人值班,设计中取消了与运行人员有关的建筑和设施,建筑面积更是大为减少。配合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搞好电网建设尤为重要。其中,变电站设计是电网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研究和分析国内外变电站技术的发展,把握其趋势,对变电站设计是很有必要的。 我国电力工业2个方面的任务:
1、首先是电力工业要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以足够的电力来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任何国家在工业化时期,电力都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保证,是基础。
2、电力的发展促进电力市场的形成,特别是电网的建设与发展,将为电力市场的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也只有发展了电力市场、完善市场机制,才能进一步促进电力的健康、快速、高效的发展。 我国电网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实施的步骤是:
1、要以三峡电网为中心,推进全国联网,三峡电网先向北与华北的联网,以及与西北的联网,向南与华南的联网,向西则随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电力外送,使三峡电网继续扩展并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2、要配合大型水电站和火电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加大“西电东送”和“北电南送”的力度,实现以送电为主的“送电型”联网;
3、在不断加强各大区自身电网结构的基础上,在适当的时机和地点按照利益均沾、互惠互利的原则,采用交流或直流,实现以联网效益为主的“效益型”联网,并把“送电型”联网与“效益型”联网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全国联网与加强各地区电网自身网架的建设结合起来,最后推进全国联网的形成和发展,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发展我国电网与周边国家电网的互联。
现阶段我国主要进行的变电站典型设计,是通过对现有变电站样本进行评估、类比、组合, 形成典型化设计方案, 并以新技术为依托, 不断优化, 形成一系列定制化产品,满足城市、农村电网建设需求。通过变电站典型设计, 归并工程流程, 统一技术标准, 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项目实施不确定性, 加快工程建设进度, 降低将来运行成本。变电站典型设计是将技术与管理相结合, 通过典型化、标准化, 提高工程整体效益。在过去十多年来.110kV电力网络和变电站在系统中的地位和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1l0kV电力网络已下降为配电网络,大多数l10kV变电站也沦为负荷型的终端变电站。现在国家正在重点发展电网,形成全国统一的联合电网。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电能极度紧缺,电力资源紧缺是制约他们发展的一个重要因数。为了满足需求这些国家通过各种方式来降低电能的损耗,比如说增高电压就是一种比较方便、实用的方法,这些国家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变电设计理
论。比较完善的变电站设计理论是真正做到了节约、集约、高效等特点。总之,发达国家通过改善变电站结构,降低变电站功率损耗,尽可能地提高变电所的灵活性,最终达到提高经济性的目的。
三、毕业设计(论文)研究方案及工作计划(含工作重点与难点及拟采用的途径)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变电所的总体分析 2、负荷计算
3、选择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型号、参数 4、电气主接线设计 5、计算短路电流 6、高低压电气设备的选择 拟采用的研究方案:
了解并掌握220kV降压变电所的国内外现状特点和发展前景,查阅资料,结合电力系统方向所学专业课程以及他人的设计、研究成果, 掌握变电所设计的过程和方法,并归纳、创新出自己的研究方案。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在借鉴已建220 kV降压变电所设计经验的基础上,对220 kV降压变电所所址的选择、电气主接线、电气设备的平面布置、电气设备选型、防火、防雷、接地、防电磁辐射、防噪声等方面提出一系列设计思路。
1)主变容量和型号的选择是根据负荷发展的要求。包括主变压器型号的选择,冷却方式,有无励磁,有载还是无载调压方式。
2)电气主接线的设计确定主接线的形式对变电站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供电可靠性、运行灵活性、检修是否方便以及经济性等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变电所的主接线应根据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回路数、设备特点及负荷性质等条件确定,并且满足运行可靠,简单灵活、操作方便和节约投资等要求,便于扩建。主接线必须满足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三项基本要求。供电可靠性是指能够长期、连续、正常地向用户供电的能力,我们可以进行定量评价。灵活性的基本要求是满足调度时灵活性的要求,满足检修时灵活性的要求以及满足扩建时灵活性的要求,大的电力工程往往要分期建设,从最初的主接线过渡到最终的
主接线,每次过渡都应该比较方便,对已运行部分影响小,改建的工程量不大。 3)短路电流的计算及电气设备的选择根据电力系统接线图及本所电气主接线图,制定短路计算等值网络图,拟订必要的短路计算点,用实用计算法或上机计算出选择电气设备所需的各组短路电流。并将计算值列表备用。所必须的知识点包括:a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b设计中通常以三相短路作为电气设备的选择方法;c根据短路计算网络的具体情况,可按同一变比法或按个别变化法计算短路电流。应选择的电气设备如下:各电压等级的母线、绝缘子、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压及电流互感器。按正常情况下选择电气设备,按短路情况下校验电气设备的动稳定,热稳定等。对于软母线来说不用校验其动稳定,对于开关来说不用校验其开断能力。 工作计划:
第1周:查阅资料,熟悉毕业设计课题所涉及内容。
第2周:回顾《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分析》相关知识。 第3周:根据资料,学习变电站设计总体方法、思路,制定出设计计划。 第4周:完成开题报告。
第5周:学习任务书指导书、变电站总体分析、负荷分析。
第6周:根据资料,学习变电站设计总体方法、思路,制定出设计计划。 第7周:选择变压器的台数、容量等参数。 第8周:设计主接线方式。 第9周:计算短路电流。
第10周:选择电气设备并校验短路电流计算,选择各级导线型号和截面,选择
一次电气设备。
第11周:选择电气设备并校验。 第12周:总体设计论证检查优化。 第13周:翻译外文文献 。 第14周:撰写毕业论文。 第15周:绘制电气主接线图。 第16周:毕业论文修改。
第17周:答辩准备,撰写答辩提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