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客运专线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简支箱梁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指标,适用于铁道部审查批准的有碴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简支箱梁的制造。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铁科技[2004]120号 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 科技基[2005]101号 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
科技基[2005]101号 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 科技基[2005]101号 客运专线桥梁盆式橡胶支座暂行技术条件 科技基[2005]101号 客运专线桥梁伸缩装置暂行技术条件
铁建设函[2005]285号 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 铁建设[2005]157号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 TB10002.1-2005 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
TB10002.3-2005 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铁建管[1998]279号 时速200公里新建铁路线桥隧站设计暂行规定 TBJ2-1996 铁路桥涵设计规范 TB10203-2002 铁路桥涵施工规范
TB10210-2001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 GB50119-2003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JG/T3064-1999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28-1986 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 GBJ146-1990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铁建设[2005]160号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铁建设[2005]160号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TB10415-2003 铁路桥涵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4-2003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5-1994 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JGJ18-200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T5224-200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1499-1998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GB13013-1991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 GB/T701-1997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 GB/T700-1988 碳素结构钢
GB/T14370-2000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GB175-1999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TB10210-2001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 JGJ52-1992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3-1992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GB8076-1997 混凝土外加剂
GB/T18736-2002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 GB/T18046-2000 用于水泥中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碴 GB1596-200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JGJ63-1989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科技基[2005]101号 客运专线桥梁砼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 GB/T19250-2003 聚氨脂防水涂料 JC/T894-2001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JC840-1999 自粘橡胶防水卷材
GB/T10002.1-1996 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
GB/T10002.3-1996 埋地排污、废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 GB/T5836.1-1992 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管件 JG/T3013-1994 预应力混凝土金属螺旋管 GB/T228-2002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238-2002 金属材料、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方法
GB/T232-1999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JGJ/T27-2001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 GB/T230-1991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231-1984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1345-200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μm筛筛析法) GB/T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GB1346-200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2419-2005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GB/T8077-2000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剂技术条件 GB/T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J82-85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 TB/T2922.1-1998 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 岩相法 TB/T2922.2-1998 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 化学法 TB/T2922.3-1998 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 砂浆棒法 TB/T2922.4-1998 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 岩石柱法 TB/T2922.5-2002 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 快速砂浆棒法 TB/T3054-2002 铁路混凝土工程预防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件 GB/T16777-1997 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 GB/T18244-2000 建筑防水材料老化试验方法 GB/T2791-1995 胶粘剂T剥离强度试验方法
3 原材料技术指标
3.1. 钢材
3.1.1钢材进厂时均应附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及进场复验报告单。无出厂证明书,材质报告单和复检报告单不得入库。 3.1.2.Ⅰ级钢筋技术要求
3.1.2.1 Ⅰ级钢筋力学性质和工艺性能分别见表1《热轧光圆钢筋性能》。
表1 热轧光圆钢筋性能 表面 型状 光圆 屈服点 强度公称 钢筋 σs 等级直径a (Mpa) 级别 代 号 mm I Q235 8~20 235 抗拉强度σb (Mpa) 不 小 于 370 伸长率 δ10 (%) 25 冷弯 d-弯芯直径 180°d=a 3.1.2.2 热轧光圆钢筋的直径允许偏差和不圆度应符合表2《光圆钢筋的直径允许偏差和不圆度》的规定:
表2 光圆钢筋的直径允许偏差和不圆度 公称直径 直径允许偏差 不圆度不大于 ≤20 ±0.40 0.40 3.1.2.3 热轧光圆钢筋的长度及允许偏差:
通常长度:钢筋按直条交货时,其通常长度为9或12m,其中长度为9m的钢筋不得超过每批重量的3%。
定尺、倍尺长度:钢筋按定尺或倍尺长度交货时,应在合同中注明。其长度允许偏差不得大于+50mm。
热轧光圆钢筋的弯曲度:钢筋每米弯曲度应不大于4mm,总弯曲度不大于钢筋总长度的0.4%。 3.1.2.4 表面质量
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钢筋表面凸块和其他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尺寸的允许偏差。 3.1.3 Ⅱ级钢筋技术要求
3.1.3.1. Ⅱ钢筋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应符合表3《热轧带肋钢筋性能》中规定,当钢筋进行冷弯时,弯心直径弯曲1800后,钢筋弯曲部位外表面不得产生裂纹。
表3 热轧带肋钢筋性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