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小组合作:提出一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3)结合学生举的实例来回忆总结这类题的计算方法。 二、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1、基本练习
(1)完成91页第一题。(完成后,同桌开火车对答案) (2)完成91页第二题:分蛋糕。(做完后举手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综合练习:课本91页第三题
(1)观察水上巴蕾舞,看问题,小组讨论,独立完成。 (2)展示时说解题思路。 (3)独立分析完成四题 3、课本91页第4题。
自己看图编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
第十四课时 实践活动 看一看 摆一摆
教学内容:课本P92、93页。 教学目标:
1、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动手操作,巩固对所学平面图形的认识,感受图形变化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使用数学工具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正确的观察物体的方法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是重点。 2、培养学生使用数学工具的能力和思维能力是难点。 教学准备:小棒、直尺、三角板、硬纸条、六个图钉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
1、生:让学生观察自己喜欢的物体,说一说一样吗?
(1)展示卡车模型的前面、后面、侧面情况让学生辨认。 (2)再展示椅子的前面、侧面、后面情况再来让学生辨认。 2、小组讨论,并说一说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后的感想。
(引导学生理解从不同角度去看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不同,所以不能从一个侧面去断定一个物体的形状,要全面的观察物体。) 3、师:讲《盲人摸象》〉的故事。听完故事,小组讨论汇报。明白了什么道理。 4、小结:观察物题时要做到从不同角度,全面的观察物体。 二、动手拼摆 1、拼摆基本图形
(1)用桌上的学具摆出学过的图形。 (2)介绍自己拼摆的图形。
引导学生在小组里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的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拼摆组合图形
师 :出示范例,摆出一个图形,(课本93页图案) (1)生认真观察发现。
(2)小组合作用最少的小棒,摆出最多的图形,看谁的办法最巧妙。 (3)展评学生作业。 3、量一量、画一画
(1)学生制作活动角。同时玩一玩,玩时能发现什么? (2)按要求转出角。小组讨论用测量的方法来验证。 (3)让学生用活动角画出大小不同的角。 (4)用自己喜欢的工具画出自己喜欢的角。 三、课堂总结
让学生谈一谈玩的收获。 教学反思:
第7单元:统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4~97页内容.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在调查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 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的方法。 教具准备:动物图片、统计图、统计表,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小动物吗?
师:谁想告诉大家,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 生1:我最喜欢小白兔. 生2:我最喜欢小狗. 生3:我最喜欢熊猫.
师:老师知道,大家喜欢的小动物都是非常可爱的.
今天,李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几只可爱的小动物,想知道它们是谁吗? 师逐个板贴:小猫、小鸡、小狗、小兔。 师:大家喜欢它们吗?
现在老师非常想了解,在这4只动物里面,咱们班喜欢哪只动物的同学最多,喜欢哪只动物的同学最少,你们想不想知道?
师:那我们就来统计一下,咱们班同学喜欢这几只动物的情况. 板书课题:统计 二、过程体验
1、个人选择,组内收集.
师:这4只动物的卡片,都装在每组的信封里,组长拿出这些卡片以后,每位同学把你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最喜欢的那只动物卡片挑选出来,交给组长。收集完以后,组长要数一数手里的卡片数和你们组的人数是不是一样多,开始吧! (学生操作、活动.) 2、汇报、记录.
师:现在各组的卡片都已经收集完了,接下来,我们应该把喜欢各种动物的人数记录下来,用什么方法记录最好呢? 生1:用画O的方法最好. 生2:用画正字的方法最好.
师:在许多的记录方法中,画“正”字是人们经常使用而又非常方便的一种方法.请大家伸出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写一个“正”字.(师生共同书写“正”字,写时师强调笔顺.)
师:下面,我们就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喜欢每种动物的人数,谁愿意当记录员?(师指4名学生到前面,分别记录喜欢每种动物的人数.)
师:各组组长,声音响亮地,念得慢一点,来汇报你们组同学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学生操作:组长汇报,记录员记录) 3、完成统计表. 4、填写统计表.
师:喜欢每种动物的人数究竟是多少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学生数人数,师分别在“正”字下面板书出喜欢每种动物的人数.) (出示统计表.) 5、汇报结果.
师指一组学生,到前面展示汇报统计结果,分别说出喜欢每种动物的人数. 6、完成统计图.
7、讨论涂格方法,并操作.
师:如果把统计的结果做成统计图,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出示:1格表示2个人的统计图.)
师:这就是需要我们完成的统计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 三、完成练习
独立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题 四、小结:
统计我们在一年级已经学过了,这次你又有什么不同的收获吗? 教学反思:
第8单元:数学广角 课题:排列与组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9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学具准备:每生准备3张数字卡片,学具袋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师:森林学校的数学课上,猴博士出了这样一道题,用数字1、2能写出几个两位数?问题刚说完小动物们都纷纷举手说能写成两个数:12、21。接着猴博士又加上了一个数字3,问:“用数字1、2、3能写出几个两位数呢?”小猪站起来说能写成3个,小熊说5个,小狗说7个,到底能写出几个呢? 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1、试一试
师:请同学们也试着写一写,如果你觉得直接写有困难的话可以借助手中的数字卡片摆一摆。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学生所写的个数可能不一样,有多有少,找几份重复的或个数少的展示。) 2、发现问题
学生汇报所写个数,教师根据巡视的情况重点展示几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的重复写了,有的漏写了。 3、小组讨论
师:每个同学写出的个数不同,怎样才能很快写出所有的用数字1、2、3组成的两位数,并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 4、小组汇报
汇报时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1、无序的。
2、先写出1在十位上的有12、13;再写出2在十位上的有21、23;再写出3在十位上的有31、32。
3、用数字1、2能写出12、21;用数字2、3能写出23、32;用数字1、3能写出13、31。 引导学生及时评价每一种方法的优缺点,使其把适合自己的方法掌握起来。 5、小结 三、练习 1、拓展应用
数字2、3、4、5、出个两位数?写完交流。(或者也可用这样一道题:用△○□能摆成6种排法,例如:□○△
请你试着摆出其他几种排法。 2、拓展应用
小狗要参加学校的时装表演,妈妈为它准备了4件衣服(出示2件上衣、2件裤子的图片),请你帮小狗设计一下共有多少种穿法。如果需要的话可以用学具摆一摆。 交流想法。
4、完成课本99页的第2题 四、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 教学反思: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课题:简单推理
教学内容:教科书100页例2、例3。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 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用途,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 教学难点:推理依据的叙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新学期开始班里来了一对双胞胎兄弟,哥哥叫大壮,弟弟叫小壮,(出示图片)你能分出谁是哥哥谁是弟弟么?为什么?(学生可能回答不能,因为他们长的一模一样) 二、探索新知 1、做出判断
师:现在其中的一个说:“我不是哥哥。”现在你能指出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吗? 2、说明理由
你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判断?
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班内汇报。 3、小结 师:(小结同学们推理的过程)刚才同学们根据双胞胎兄弟中一人的话,判断出了谁是哥哥,谁是弟弟。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简单推理(板书课题)。 4、找气球
师:推理在生活中有非常广泛的用途,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根据已知的条件对事件进行推断。为了庆祝元旦小明、小红、小芳每人从家里带来了一个气球,(出示三位小朋友及红、黄、蓝三个气球)小明说我的气球是红色的,小红说我的气球不是蓝色的。根据他们的对话你能说出小明、小红、小芳各拿来了哪一个气球吗? 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三、拓展应用
1、可以在完成课本101页的第3、4题的基础上完成下列有趣的题目。 2、这三组影子分别是哪组积木的投影?请连线,并说明为什么?
3、红圈中的积木和哪块积木拼合,才能成为一个和左图一样的正方体?
4、小熊、小狗、小兔的箱子分别装有相同大小的铁块、木块、棉花。你在看过跷跷板之后,能说出每人的箱子里都装有什么吗?为什么?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有意思吗?为什么呀?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