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第一节 中东
第2课时
课型:新 授 课 授课教师:武 东 燕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中东地区石油资源数量、分布、生产等情况。 2.说出中东气候的特点和水资源匮乏的原因。 3.了解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 教学重点: 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中东地区石油资源数量、分布、生产等情况。 2.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 教学难点: 正确看待和使用资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方法: 指导读图法、引导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东是一个长期的热点地区,这与它所处地理位置有关外,还有其它的原因,如因石油而战,因水而战,或因教文化差异而战,今天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来了解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 二、新授: 活动一 匮乏的水资源 教师布置任务 1.PPT展示图片、漫画和文字材料。思考:有人说“在中东地区,水比油贵”,对吗?你能说明为什么水比油贵吗? 2.PPT提供中东气候分布图及麦地那的气候资料,找到中东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特点。 3.PPT展示沙特阿拉伯的位置,分析其地表水资源的特点。思考:沙特阿拉伯应该如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请提出你的建议。(提示: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4.PPT提供中东的水资源和中东人口分布图,说一说中东的河流在利用上有何特点?中东人口与河流的分布有何关系?这种关系及多国共用河水的情况会引发什么问题?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学生从PPT展示的材料中感受中东水资源的匮乏。 2.根据PPT中提供的中东气候类型图和麦加气候资料进行分析,明确中东主要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沙漠气候和亚热带沙漠气候,麦加的气候特点是全年炎热干旱。 3.根据PPT展示的沙特阿拉伯地表河流概况,可知沙特阿拉伯地表没有一条
1
常年流淌的河流,通过PPT提示可知,整个阿拉伯半岛上也没有一条常年流淌的河流,位于阿拉伯半岛上的七个国家被称为“无流国”。根据提示思考,可以通过淡化海水来扩大淡水的来源(开源);通过PPT链接查看沙特阿拉伯的海水淡化工程,还有利用高效节水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例子,体会淡水资源的开源与节流。 4.根据中东的水资源图可知,中东河湖淡水资源的利用特点是多国共用,结合人口分布图可知,人口沿水源分布,从而理解水资源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仅有的一些水资源,各国都在努力争取,其中的矛盾也很难调和,产生了水资源争端。 5.通过“拓展阅读”内容,了解争夺水资源是阿拉伯各国与以色列之间矛盾的焦点之一。 设计意图:提供漫画和情景图片,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对中东地区水资源匮乏有了第一印象;运用中东气候分布图和气候资料,分析水资源匮乏的主要自然原因;引导学生从开源与节流两个方面,思考中东地区水资源匮乏的解决方案。 活动二:多元的文化 教师布置任务 1.PPT提供世界人种分布图和世界语言分布图,引导学生思考:中东地区主要的人种是什么?哪个民族的人口最多? 2.阅读教材49页内容并思考:中东地区是哪些宗教的发源地,多数人信奉什么宗教?有哪些重要的宗教城市?PPT提供中东地区的主要民族及其宗教信仰,引导学生思考中东宗教的复杂性。 3.PPT展示耶路撒冷的城市景观,并依次列举宗教建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耶路撒冷同时被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称为圣城? 4.PPT展示阿拉伯人、犹太人的生活习惯等资料,让学生感受中东地区人们的文化差异。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读图思考,回顾旧知识,明确中东地区主要人种为白种人,主要的民族为阿拉伯人。 2.读书后思考可知,中东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发源地,目前大部分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少部分人信奉基督教、犹太教。通过浏览PPT提供的图片,学生感受中东地区宗教信仰的复杂。 3.根据PPT展示的耶路撒冷城区图片和各宗教代表建筑、遗址,得出“耶路撒冷被称为三教圣城”的结论。 4.感受中东地区人们的文化差异。 5.通过拓展阅读,明确宗教文化上的巨大差异也是造成地区动乱的重要因素,同一宗教,不同的派系也可能产生宗教矛盾,从而爆发宗教冲突。 活动五:合作探究 自然环境往往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请根据材料分析:中东地区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师布置任务 阅读教材51页的三段材料和下面的材料四。 材料四: 将全班同学分成四组,探究自然环境对中东人们生活的影响。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2
第一组 探究自然环境对中东服饰的影响 阿拉伯人喜爱白色。很多建筑的外观是白色的。男人的传统服装是白色的缠头巾和宽大的白色长袍。其主要原因是:当地气温高,太阳辐射强,白色服装对太阳辐射的反辐射作用强,吸热较少。 第二组 探究自然环境对中东传统民居的影响 中东很多地区的传统民居屋顶是平的,夜晚人们常把床铺安放在屋顶上。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中东地区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干燥,极少下雨,把床铺放在屋顶上,无防雨之忧愁,且夜间比较凉快。 第三组 探究自然环境对中东传统交通工具的影响 骆驼是中东地区常见的牲畜,也是传统的交通工具。其主要原因是:这一地区气候炎热干燥,沙漠广布,而骆驼特殊的生理结构能够忍耐饥渴。 第四组 探究自然环境对中东饮食的影响 土耳其烤肉是人们喜爱的食品之一。其主要原因是: 气候炎热干燥,降水稀少,部分地区适合牧草的生长,可以发展畜牧业,乳肉是其主要食材。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世界热点地区──中东。通过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中东之所以成为世界热点地区,是“三洲五海之地”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复杂的宗教文化、背后大国的博弈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还通过探求自然环境对中东文化现象的影响,加深了对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增强了地理思维的能力。 三、教学反思 中东是世界热点地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已经有所关注。用最新的图文资料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根源的热情。然后教师给学生提供以感性材料为主的富含情感色彩的地理图文资料,创设学习情境,设置导学问题,引导学生从地理位置、石油资源、淡水资源、宗教文化等方面去了解中东的特征,并利用与争端有关的时事资料给予实证。通过对如何解决石油资源危机和淡水资源的匮乏等问题的讨论,加深了学生对资源、能源有限性的认识,增强了学生合理利用能源、节约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最后,通过对学生进行有效分组,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探究自然环境对生活的影响,从而加深了对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