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改革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按照自己的发展目标,有计划和目的地对员工进行合理的配置和管理。在现代经济和科学快速发展的时期,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生产和技术的竞争,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人才的竞争。本文主要探讨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发现主要有六个问题: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落后;人力资源管理脱节于企业的发展目标;选拔用人机制不合理;行政管理体制不完善;忽略企业文化建设。针对于此,笔者提出了六个相应的解决措施,即转变观念,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建立公平、平等的选拔用人机制;完善人才培训机制;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制定有效激励措施;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等。希望以此能够对国有企业资源管理起到一点帮助,从而焕发国有企业新的活力,促进国有企业长远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改革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依据自己的发展战略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企业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然后企业对员工进行招聘和选取,培训和任用、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员工关系管理、流动管理、安全与健康管理等管理活动和政策,让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积极性大大地提高,从而给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人力资源管理得好,企业员工积极,上下一心,企业就能得到和谐、平稳地发展;但如果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得不好,员工散漫,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非常重要。尤其是现在这个全球化、信息化飞速发展的社会里,人力资源的开发也是企业的一种生产力,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人力资源管理如此重要,但在我国的一些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却令人堪忧,大部分的国有企业到现在还是运用五十到八十年代所使用的那一套计划经济体制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尽管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经历了几次改革,但都是小修小改,没有触及到人力资源管理的真正内涵,因此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还是停留在传统,方式基本都是工资分配和人员培训、晋升、调配等。在人才自由流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力,这种方式很难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因此,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改革势在必行。
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1)落后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在传统的观念中,人力资源管理等同于传统的人事管理,其管理的内容就只有简单的员工培训、升职、调配,还有就是制定工资分配方案。其次,在企业传统的管理观念中认为,企业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只注重企业的物质财产资源,忽视了人才资源。于是,在这种环境下,员工受不到重视,积极性下降,员工对企业没有认同感和归宿感,因此很多员工纷纷跳槽下海。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企业效益下降,很难得到长远发展。
(2)人力资源管理脱节于企业的发展目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