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公路工程监理工程师考试《道路与桥梁》258
题(含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路堤基底原状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换填,换填深度应不小于Cm,并予以分层压实。 A.15 B.30C.45
2.市镇混合交通繁忙处,桥上纵坡和桥头引道纵坡i均() A.i?4%B.i?3% C.i?5% D.i?6%
3.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板跨中截面的主筋应放在()。 A.上面B.中间C.下面
4.土石混填路堤施工过程中,石块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 。 A.分层松铺厚度的1/2; B.分层松铺厚度的2/3; C.分层压实厚度的1/2; D.分层压实厚度的2/3
5.以下几种岩石中, 轧制的集料最适合于用作沥青砼表面层的原材料。 A.玄武岩; B.石灰岩; C.花岗岩; D.片麻岩
6.桁架拱桥的总体受力图式是()。 A.两铰拱B.无铰拱 C.三铰拱
7.计算横隔梁时采用的计算图式是支承于主梁上的() A.简支梁 B.连续梁 C.弹性支承连续梁
8.常用的地面排水设备有 。
A.边沟; B.盲沟; C.渗沟; D.跌水。
9.为减少水泥稳定基层收缩裂缝应采取如下措施( )。 A.控制集料中细料的含量和塑性指数B.控制水泥剂量不超过6% C.增加粗集料的含量 D.控制施工碾压时的含水量
10.不同类型土分层填筑时,一种土最小填筑厚度为( ) A.30Cm B.40Cm C.50Cm D.60Cm
11.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的路堤施工,通常要对以下项目进行观测: 。 A.路中心线地面沉降; B.路堤坡脚水平位移; C.边坡坡率; D.地基的分层沉降。
12.开级配沥青混合料与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相比,具有 等特性。 A.热稳定性好; B.透水性小; C.抗水损害能力强; D.构造深度大; E.耐久性好。
13.当使用间歇式拌和设备施工时,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包括 。 A、
计算分析阶段; B.试配阶段; C.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 D.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 E.生产配合比的验证阶段。
14.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过程中,在摊铺现场应随时监测 。
A.混合料摊铺温度.碾压温度; B.松铺厚度和松铺平整度; C.松铺密实度;D.路拱横坡度; E.马歇尔稳定度; F.压实后的平整度;G.压实后的密实度。
15.预制桩用锤击打入法施工时,在软土中宜选择的桩锤是() A、 落锤; B.柴油锤; C.蒸汽锤; D.液压锤。
16.斜拉桥斜索的立面布置形状有() A.辐射式B.竖琴式C.扇式D.星式
17.地下土层构造为砂土和淤泥质土,地下水位线距地面0.7m,采用桩基础,不对的有()
A.套管成孔灌注桩;B.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 C.人工挖孔灌注桩;D.干作业成孔灌注桩。
18.后张法预应力筋,采用钢筋时的张拉程序为: 。 A.0→初应力→1.05σCom(持荷2min) →σCom (锚固) B.0→初应力→1.10σCom(持荷2min) →σCom (锚固) C.0→初应力→1.15σCom(持荷2min) →σCom (锚固)
1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预应力是通过( )来传递并保持的。 A.锚具
B.张拉
C.预应力筋与砼的粘结
D.控制
20.桥梁全长(总长度)的计算规定是,有桥台的桥梁为()。 A.各孔桥跨标准跨径之和
B.两岸桥台的侧墙或八字墙尾端之间的距离
C.两岸桥台前墙之间的距离 D.桥面系行车道的长度
21.石灰稳定土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在( )℃以上,并应在第一次冰冻到来之前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完成。 A.0 B.5 C.-5 D.10
22.波形梁护栏板的镀锌量一般要求得大于-----------克/平方米。 A.425 B.500 C.600 D.650
23.若某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的针入度为61,则该沥青应属于( )。 A.AH—50B.AH—70 C.AH—90
24.滑模摊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基准线设置,宜采用( )。 A.基准线B.滑靴 C.多轮移动支架
25.需要进行反复冷弯试验。 A.高强钢丝B.钢绞线C.细钢筋 D.粗钢筋
26.贴式防水层是()
A.防水砼B.环氧树脂涂层C.“三油二毡”D.“三油三毡”
27.对路基压实度进行验收评定时,采用的标准试验方法是( )。 A.灌砂法 B.环刀法C.核子密度仪法
28.路堤填土高度为75Cm,其基底压实度需满足( ) A.80% B.85% C.90% D.95%
29.涵洞完成后,应在涵洞砌体砂浆或砼强度达到设计标准的( )时方可填土。 A.60%
B.70%
C.80%
D.85%
30.下面哪种类型立交属于完全互通立交()。
A.环形立交 B.菱形立交 C.部分苜蓿叶立交 D.喇叭形立交
31.含水量较大粘性土最适合的压实机械为()。
A.振动压路机 B.小型振动夯 C.凸块式振动压路机 D.轮胎压路机
32.重交石油沥青AH-70,“70”指沥青( )。 A.延度B.针入度 C.软化点 D.闪点
相关推荐: